职业素养培养背景下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ning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该文主要对当下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教学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公共体育基础课程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推进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中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 体育基础课程 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38-02
  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传统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新常态下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正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线,在既符合体育课程的专业特点,也能满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体能需求,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的。
  1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以及体育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只是围绕体育专业的本身,并没有很好的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融入,导致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有点脱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大方向。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停留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下,尽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较多,但是大多数和中小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没有过大的差别,以至于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习兴趣不大。另外,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也较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基础课程与职业素养的融入还有待提高。
  2 职业素养融入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途径
  2.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体育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和行业技能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是技术性和操作性强,在不同的专业技能中需要学生具备不一样的职业身体素质。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基础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根据不同职业的职业素质需求制定出有助于提高自身职业体能的体育教学内容。
  首先,将高职院校内开设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将具有同样职业体能要求的专业课进行合并和统计,在了解相同类别专业课的职业体能需求后,将具有同样职业体能需求的专业进行划分和归类。其次,根据不同的职业体能需求制定符合其特点的体育课程。如,会计和计算机类的久坐和用脑较多的专业,可以采用瑜伽来改善背部和腿部肌肉的柔韧性,以及通过瑜伽来预防久坐产生的腰部、肩部和脊椎的肌肉劳损。
  2.2 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丰富
  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是以技能学习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的设置可以根据高职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项目模块,因为长时间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也会使学生的审美出现疲劳,特别是以高技能和高素质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可以结合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如,健美操的项目模块内容可以从“单一的学”到“如何编排”再到健美操规则要求的引领下延伸出不同技术类型的编排特征等。健美操套路动作创编需要健美操基础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学生主动的获取外界有效的信息,最后在反复的演练中才能形成最后的完整的套路动作。这一创编的过程不仅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健美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引领着学生走出课堂主动的发掘外界的关于健美操的信息资源,从而既促进了学生能动性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方式。多样化的教学项目模块,不仅使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了递进的层次感,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从“会做”到“会编”到“会欣赏”的过程。
  2.3 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全方面的发展,在具备了良好的操作能力的前提下还要具备优秀的个人素养。所以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只是对单个技能动作的掌握,还可以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相结合,建立多远化的评价体系。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从个人单项和团体协作两个方面入手。个人单项的评价考核可以分为学习态度评定和单个技能评定,团队协作的评价考核可以在课中和最后考试时均可体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制作专门的教学手册,记录学生的课中表现,以便于期末结束后给予合理的教学评价。
  2.4 教学方法手段的开发和运用
  2.4.1 合作教学方式的运用
  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中可以采用单人、双人或多人合作的团队项目。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多个方面的同时发展,增加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中穿插多人合作的教学方式,加强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配合的默契程度,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2.4.2 自主學练法的融入
  自主学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自练-自编3个环节,主要为了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从单一的服从式的“学”中提升到自主的有思想的“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自主的学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格局,开发学生的能动性,逐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4.3 诱导式教学的开发
  诱导式教学主要是在保证学生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创建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抛出一个问题,唤醒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的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发现—解决”这一反复的循环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结语
  职业素养教育已经是高职院校较为重视的一个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体育基础课程可以采用其独特的方法和手段来提高不同专业特点的体能和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融入高职公共体育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不单单是公共基础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体能和职业素养的一个突破点。从提高学生职业教育和职业素质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职业素养在融入常规的体育教学模式中,也融入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体系中。只有明确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并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目标的调整,不断的提高和优化公共体育基础的教学模式,才能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魏赤文.基于职业素养教育的高职课程反思与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4(33):138-140.
  [2] 沈铁.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创新[J].学校体育学,2014(24):81-83.
  [3] 杜新安.高职生职业基本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1(17):181-182.
  [4] 刘兰明.基于职业基本素养的高职课程考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56-59.
  [5] 黄海波,周文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2):81-84.
  [6] 王凤仙.职业教育导向下高职体育教育创新策略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9):163.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及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深基础的应用也广泛起来,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尤其是深基坑施工中的安全工作亦越来越重要起来.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模板
安全教育系统是安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安全工程中,所有系统都存在着一个本质安全化的问题,这里既包括人、机、环境三大系统的本质安全化,也包括生理、心理、文化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日趋增高,且随着年龄增长,许多患者出现慢性并发症,使生存质量下降。本文对1200例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2006年1—6月,我们检测了10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血清可溶性CD14(sCD14)的水平。现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前言混凝土的收缩、膨胀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形导致混凝土开裂,是工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在大体积结构中,为了避免和减少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所导致的裂缝出现,
开发区在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点、亮点的同时,也成为建筑施工管理的热点.随着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项目的逐渐增多,建设规模也必然水涨船高,特别是开发区建设项目中普遍
目的:建立一种直接向脊髓给药的途径,减少药物经过体循环所致的多种器官功能的影响,以便获取药物对脊髓影响的直接证据。方法:在脊髓蛛网膜下腔插管并留置体外备用。结果雄性
分别检测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24例健康查体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G)、尿微量白蛋白(ALB)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各亚组CRP、FG均明显
一、工程概况: 中海名都花园一期工程由A1~A4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4栋塔楼组成,地下一层,地上33层,结构高度108.1m。1~4层框剪结构,4层以上筒剪结构。外墙采用玻璃幕墙和条形釉磁
基于GDH签名方案,结合可验证承诺签名体制,提出了可分密钥的可截取签名体制,并证明了该体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安全的.在此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一对多的、可以同时对不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