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性质乳腺病灶弹性大小与组织胶原纤维形态排列特点的关系,探讨形成病灶不同硬度的可能原因。方法选择54例经过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乳腺良恶性实性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每一个病灶间质胶原纤维形状和排列特点,并给予分类,总结各类别病灶的最大弹性值与胶原纤维形态排列的关系。结果 54例乳腺病灶,良性18例,恶性36例;从胶原形态上来看,恶性病灶中有35例表现为长直,良性中有8例表现为短弯;45例表现为长直的平均Emax为(109.2±62.4)kPa,9例表现为短弯的平均Emax为(23.9±20.9)kPa,二者差异显著(P=0.000);从胶原排列上,36例恶性表现为蜂窝、成片、分层和无特定等多种方式,其中无特定方式9例,18例良性中表现无特定方式的有16例;胶原纤维表现为蜂窝状的弹性值高于其他排列的弹性值(P<0.05);同为恶性病灶的病例中,每种排列方式的平均Emax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乳腺病灶间质内不同的胶原纤维形态排列形成病灶不同的硬度,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硬度相近是胶原纤维形态排列交叉混组导致;长直形态、蜂窝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明显变硬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