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及青少年单侧髁突骨折保守治疗的影像及咀嚼生理学疗效评估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影像及咀嚼生理学检测手段评价儿童及青少年髁突骨折保守治疗疗效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的8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年龄5~13岁。根据患者年龄、牙弓发育状况、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制作不同厚度的全牙列

垫。患者按照医嘱戴用

垫1~3个月,配合早期功能训练。检测指标: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曲面体层X线、颞下颌关节锥形束CT)、咀嚼肌肌电图。复查时间:伤后1、3、6个月,之后为每年复查1次。每次复查均行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为初次就诊以及伤后半年进行,之后每年1次。

结果

8例单侧髁突骨折患者临床检查疗效满意;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髁突骨皮质光滑连续,患侧髁突短粗且升支高度小于对侧,下颌体长度大于对侧。咀嚼肌肌电图检查显示:患侧咀嚼肌肌电活性低或高于对侧,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 AI)咬肌:(15.0±16.9)%、颞肌前束:(21.5±15.9)%、二腹肌前腹:(11.9±10.7)%。

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髁突骨折保守治疗后临床疗效满意;颌骨发育受到影响,但程度较轻;健侧与患侧咀嚼肌肌电活性差异较大,不对称指数离散。咀嚼肌肌电图可客观反映儿童髁突骨折后的功能恢复情况。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HPS)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收集1996年11月至2008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22例HPS患者,对其CT表现、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1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4±17)岁,平均病程(54±52)个月.22例患者均行胸部CT扫描,其中10例肺血管束远端分支明显增粗、增多,表现为胸膜下小结节、网格状或片状影;3例仅见双肺基底部段及亚段肺动脉分
近年来,以车联网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不断推进.本文对自动驾驶技术的控制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着重对自动驾驶技术中的自适应巡航控制技术进行了介绍.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的关键时刻,(以下简称于2008年5月29日,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高票通过.这个的颁布和实施必将促进江西省
将PET图像与CT或MRI图像融合,既可优势互补,又可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笔者对此进行了尝试.
20年里,理光公司执行董事国井秀子每天要奔波于三个地方:位于东京的理光复印机研发大本营“大森事业所”、设在横滨的“新横滨事业所”(该所集中了一支理光办公系统销售队伍
期刊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的发展,其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注重技术的革新,为社会经济贡献巨大的力量.本文主要对计算
期刊
弥漫性肺疾病是指肺部病变弥漫分布的放射学术语,本身并没有关于疾病性质的明确意义.我们目前常用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的概念是指一组以肺脏问质受累为主的弥漫性肺疾病,其中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为代表.
期刊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互联网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其中在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方面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个人信贷评级更加精准,能为金融机构提供可靠的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