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最重要的环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同时,由于初中的英语基础和学习习惯等原因,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比较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学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能使得全体学生都能得到语言的发展与提升。因此,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做到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互动活动,因材施教既是提升中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英语新课程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浅谈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一、分析学生的学情,找出学习困难的原因
  学生学习存在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笼统的归结为智力因素是不科学的,非智力因素在学习差异的成因中作用更大。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强烈,课堂参与度高,思维活跃,学习效果明显;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则表现为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容易走神,需要老师不断地加以提醒,参与课堂互动的欲望薄弱,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评价中错漏现象严重,可以用掉队来形容这部分学生的学情。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导致掉队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够准确,加上学习习惯比较差,长期得不到成就动机的刺激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不良学习心理,在班上被边缘化,进一步丧失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现象。而出现这一心理特征也不是偶然的,许多学生是因为在学习上确实有困难,基础差、积累少、语感差,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不能融入到英语涉及的文化环境中去,加上性格内向,不喜欢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导致学习是孤立的个人活动。
  二、根据学情合理分层,提高每一个学生课堂参与度
  1.注意分层的艺术
   由于学生间存在着较大的学习差异,要想因材施教,首先,就必须将学生按照学习习惯和语言能力进行分层。如果直接分层,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心理上容易产生消极情绪,效果适得其反,如何做到有效分层?要意识到真正有效的教育必须认识到智力的多样性和广泛性,教师应该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和可取之处,成绩不好不能等同与差生。教师的积极心态和对学生的友好的态度可以感染到学生的心理,学生对教师就有了亲切感,再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具体学情,将学生分成强、中、弱三个层次并建立对应的学习小组,此时当学习能力强和习惯较弱的学生被分到一组后,他们会意识到教师是为了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而作出的举措,而不会在心理上产生消极的影响。
  2.课堂教学中注重分层提问、分层评价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反复提醒自己的一句话,这里的平等指的是什么?是不是统一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笔者认为这里的平等指的是在课堂上平等的被老师关注的机会,比如课堂提问和被老师表扬的机会,而做到这一平等,首先教师心里的平衡点就要找准了,情感的天平应该适当地向着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倾斜。
  教学实施前,教师认真分析教材,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以备课堂提问,设置简单些的,直接来源于教材的问题,让学习能力较弱学生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借助成功的案例激发其成就动机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设置有一定挑战性的综合问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回答,增强其应用英语的能力,充分挖掘学习潜能。在学习评价方面,也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对待成绩好的要帮助他找学习的漏洞,期待学习成绩有进一步的突破;对待学习英语有困难的学生,要求尽可能放低点,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给予鼓励,哪怕再小也将是推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在具体的分层提问和分层评价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学习的作用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缺乏丰富且积极的学习情感,哪怕他具有很好的语言学习天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得起来。因此,课堂提问和评价时,要隐性地把学生按情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实施不同的情感策略,使他们获得需要的情感归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对于学习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要表露对他们的信任和更高的期待,让其感受到并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中等层次学生,这一部分学生是主流,教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接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及时给他们打气,同时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努力可以变成优秀的信念;对于学习能力薄弱层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大力表扬,时常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励他学习,要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借此重拾学习的信心。
  总之,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是一个值得长期思考的课题,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让我们的英语教学既面向全体,又要注意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保证每一个学生的语言学习都能有进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
其他文献
生本教育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所孕育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最大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突出探究和合作,高度尊重学生。生本教育的课堂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规定每堂课老师讲解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其余时间都交给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上台发言、交流体会、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生本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强化预习,鼓励学
【摘要】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及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功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实验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充分利用已学的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研究性学习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及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  一、增设研究性实验 开展研究性学习
全面介绍21世纪的大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质的标准以及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应对措施.
培养高中生文言文的猜读能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同时也是语文应试的需要。要善于根据字形结构、语法结构等方法推断词义。
本文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抢占网络制高点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适应网络社会发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研究了影响腐乳毛霉AS3.2778产蛋白酶的一些因素,包括培养基的组成、发酵温度、pH以及发酵时间等.结果表明,毛霉蛋白酶是一种诱导酶,较合适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8℃,pH5~6,发酵时
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主动探索;而且有助于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使学生通过感知感悟,体验学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