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成功的路上有老爸相伴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l1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出演电视连续剧《武林外传》中的大嘴巴女侠郭芙蓉,姚晨一夜成名。接着,她出演了《炊事班的故事》、《潜伏》、《我的长征》、《追爱总动员》等影视作品,荣获了福布斯最具潜力的中国名人奖。然而,姚晨的“星光大道”并非一路坦途。谈起自己走过的“星路”,姚晨深有感触地说:“成功的路上多亏有老爸相伴。”
  自卑时,爸爸给我自信
  姚晨祖籍福建泉州,不过,她的童年是在福建南平度过的。姚晨的爸爸是一名铁路干部,妈妈是一名邮局职工。姚父从来不以父亲的权威管束女儿,而是以平等的身份来引导、鼓励她。姚晨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小时候的大嘴巴事件。
  小时候,姚晨因为嘴巴大常常遭到同学们的嘲笑。为了不让同学们叫她大嘴巴,她经常撅着嘴。因为她发现自己撅嘴的时候嘴巴最小。同学们看到她整日撅着嘴,以为她不高兴,便不敢靠近她。但也因为她老撅着嘴,同学又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老猫”。姚晨因此自卑得要死。
  此后,姚晨开始逃学。她常常一个人偷偷跑到南平郊外的铁路上玩耍。一次,她背着书包在铁路上玩得正欢,被父亲逮了个正着。在铁路上玩耍是很危险的,一不小心就会被飞速驶来的火车碾得粉碎。身为铁路干部的姚父当然知道其中危险,但是,他没有训斥女儿。他知道女儿逃学一定是有原因的,作为父亲,他最先要做的是搞清楚原因。
  姚父蹲下身子,问:“晨晨,你为啥没有上学?”姚晨撅着嘴看着父亲,生气地说:“我不想上!”姚父问:“这是为什么?你能告诉爸爸吗?”姚晨说:“他们都喊我‘大嘴巴’!还叫我‘老猫’!”姚父蹲下身子,仔细地看了看撅着嘴的女儿,一下子笑了起来,说:“你整日撅着嘴,还真像一只小猫呢!”姚晨站起来,大声说:“爸爸,我恨你!”
  女儿生气了,当爸的一点也不着急。他不慌不忙地在女儿面前坐下来,点了一支烟,吸了几口,给女儿讲了一个“大嘴巴”的故事。他说,美国好莱坞有一位电影明星叫索菲亚·罗兰。索菲亚·罗兰跟姚晨一样,也有一张大嘴巴。她刚到好莱坞发展的时候,别人都质疑她的形象。可是,索菲亚·罗兰说:“我知道我的长相与众不同,但我为什么要与其他女明星长得一样呢?”就这样,索菲亚·罗兰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世界瞩目的电影明星。父亲的话对姚晨很起作用。姚晨说:“爸爸,你不要骗我!”姚父说:“我要骗你是小狗!”姚晨笑了。于是,父女俩手拉手,回家去了。
  自此,姚晨扔掉了自卑,开始变得自信起来。她开始学习跳舞。初中没有毕业,姚晨就被福建歌舞剧院看中,随后被保送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
  失败时,爸爸给我勇气
  姚晨到北京舞蹈学院上学的时候,虽然只有14岁,却是班里年龄最大、基础最差的。因为那个班全是各省歌舞剧院保送来的舞蹈尖子,许多同学在两三岁时就开始练习舞蹈了。同学们一开始就能学习舞蹈动作,而姚晨只能从基本功练起。压腿、倒立、下腰,搞得姚晨一点兴趣都没有。
  不仅如此,姚晨浓重的福建方言也处处让她难堪。一次,她去食堂打饭,对打饭的师傅说:“给‘俄’来两个‘漏包’馍!”打饭的师傅故意逗她,问:“你说的啥?”她又说了一遍:“给‘俄’来两个‘漏包’馍!”打饭师傅大声说:“我的耳朵不好,你再大声一点!”姚晨再次大声说了一遍。打饭的师傅说:“对不起,小同学,只有肉包,没有‘漏包’呀!”食堂里,同学们早已笑倒了一大片。姚晨气得一下子哭起来。
  这还不算严重。最严重的是姚晨把人丢到了舞台上。有一次,学校搞文艺汇演,让她报节目。姚晨大大方方地走上舞台,大声说:“请听女声‘额’重唱!”听众愣了半天,也没有搞明白她说的“额重唱”是啥!直到节目开始,人们才明白她说的是“二重唱”。自此,在校园里有人见到姚晨,总会老远就喊:“额重唱,来一个!”姚晨气得眼泪汪汪的,有苦没处诉。
  基础差,不会说普通话,被人耻笑。这些困难让姚晨一蹶不振。她打起了退堂鼓,不想再学舞蹈了。她想,自己也许天生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儿。姚晨收拾好行李,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爸爸,我不想在北京上学了,你快点来接我回家吧!”姚父一听,急忙问:“为什么?你的书不是念得好好的吗?”姚晨说:“你不要问了,快点来吧。我真的在这里待不下去了!”姚父说:“晨晨,你听爸爸说,你先在学校里待着,不要做傻事。爸爸马上就赶过去!”
  第二天早上,姚晨刚起床,姚父就赶来了。原来,姚父放下电话,东西也顾不上收拾,连夜坐火车来到了北京。姚晨见到父亲,一下子扑到他怀里放声大哭。姚父问:“究竟出了什么事?”姚晨不说话,只是哭。姚父没办法,任女儿在自己的肩膀上哭。等姚晨哭够了,姚父才让女儿坐下来,细细说明她要退学的原因。
  听完后,姚父说:“就为这不上学了?”姚晨点了点头。姚父说:“基础差,咱可以多练习。别人练一分钟,咱练十分钟。方言重,咱学习普通话!一切从头开始!”姚晨说:“我努力了,可是,真的不行呀!”这时候,姚父又给女儿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是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时候,爱因斯坦跟随父母从德国的乌尔姆城搬迁到慕尼黑,在慕尼黑一所小学插班就读。也许,小城市的孩子与大城市的孩子基础不一样,爱因斯坦从原来的尖子生一下子变成了全班的最差生。他常常因为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而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不仅如此,爱因斯坦还常常问老师一些奇怪的问题,搞得老师很尴尬。老师在班上讽刺爱因斯坦说:“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只能到大街上捡破烂!”面对这些失败和压力,爱因斯坦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用比别人多十倍的努力去学习。到了学期结束,爱因斯坦的各门功课都得了优秀。爱因斯坦长大后,也没有成为捡破烂的,而是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学家。当初讽刺爱因斯坦的那位老师,每次见到爱因斯坦,心里便惭愧得要死。
  姚父讲完这个故事,对姚晨说:“你只要像爱因斯坦那样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姚晨问:“爸爸,我真的能行吗?”姚父说:“你能行,爸爸对你有信心!”姚晨说:“爸爸,你可不要忽悠女儿!”姚父说:“我女儿是天底下最优秀的舞蹈家!”父女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开心地笑了。
  不过,姚父也不是简单地鼓励女儿,为了让女儿能够学好普通话,他带着姚晨找到牛娜老师,拜她为师。牛娜是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授,名气很大。得到名师的指导,姚晨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
  危机时,爸爸给我力量
  1999年,姚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可是,姚晨是由福建歌舞剧院保送到北京舞蹈学院的。福建歌舞剧院好不容易培养了一棵好苗子,当然不肯轻易放手。眼看开学的日子已经来临,姚晨急得哭了。
  姚父看到女儿着急,自己更着急。姚晨对爸爸说:“牛娜老师说我是块表演的料儿,我要学表演!”姚父明白,牛娜是艺术界的专家,专家的话一定没有错。如果女儿错过了这个机会,可能一辈子就与表演无缘了。姚父说:“晨晨,你不要着急,一切都交给爸爸!”
  姚父开始不停地找歌舞剧院的领导。可是,姚父好话说了一大堆,领导就是不松口。最后,领导急了,说:“不想在这儿干?那好,你们按照合同交10万元违约金吧!”其实,领导说的是一句气话,因为,他认为姚晨家一定拿不出这么多违约金,等到开学的日子一过,姚晨的思想稳定了,就还是剧院里的台柱子。可是,姚父什么也没有说,转身离开了领导办公室。
  姚父回到家,就开始打电话借钱,他问亲戚借。亲戚们有钱的并不多,你一千他五百地凑。亲戚借遍了,就向朋友借。朋友借遍了,就向同事借。同事借遍了,就向邻居借。凡是认识的,姚父都借遍了,但钱还是不够,姚父急得上火。姚晨的妈妈见丈夫着急,就把结婚时买的首饰拿出来,递给了他。
  姚父接过姚晨妈妈手中的首饰,一下子流了泪。姚父是一位豁达开朗的人,从来不知道忧愁。结婚20多年,这是姚晨妈妈第一次看到丈夫流泪。姚父说:“这是咱们的结婚纪念物呀!”他含着泪水,拉着妻子的手说:“等咱以后有钱了,我一定给你买一个新的!”就这样,姚父七拼八凑,终于凑够了10万元。
  第二天,姚父来到姚晨的单位,叫上女儿,一起来到领导办公室。姚父从提包里取出一个大纸包,放在领导的面前。领导打开纸包,里面是一沓子钱。其中,有许多毛票。领导震惊了,只好同意姚父把姚晨领走。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姚晨看到父亲的头上白乎乎的,以为是落了一层灰。姚晨用手去帮父亲弄,可是,怎么也弄不掉。姚晨仔细一看,原来,父亲的头发竟然全白了。可是,昨天他的头发还是黑的呀。
  姚晨伏在父亲的肩膀上,放声大哭。
  受伤时,爸爸给我温暖
  2011年阴历年前,因为感情纠葛,姚晨与老公凌潇肃正式办了离婚手续。离婚后的姚晨情绪一直很低落,她心情忧郁地回到父母家过春节。
  姚父看到姚晨不高兴,心很痛。当时,姚晨出演的《武林外传》、《潜伏》正在电视里热播,姚晨在电视里欢笑,却在家里哭。姚父知道女儿的心里是爱那个人的,她割舍不下那份培育了七年的感情。可是,这是女儿自己的事,父亲再着急也没有办法。不过,姚父想,失去就失去了,重要的是未来。作为父亲,他得想办法让女儿重新站起来,再次扬起生活的风帆。
  姚父给女儿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牛肉,可是,女儿吃不下去。姚父说:“晨晨,爸爸活了60多岁,还没有坐过飞机。这个春节,咱们全家去海南旅游吧!”姚晨一想,可不是,这些年自己只顾打拼,欠爸爸妈妈的实在是太多了。姚晨同意了父亲的提议,于是,一家三口飞往海南。
  在海南岛的沙滩上,姚父用沙子为女儿建了一个城堡,周围还栽上了珊瑚树。然后,他把女儿请了进去,说:“晨晨,你现在是全世界最快乐的公主了!”姚晨穿着泳衣,躺在城堡里,高兴地说:“老爸,我看这有点不像城堡,倒像是猪圈呀!”老爸说:“我就是要把你当猪养,谁让你那么瘦呢!”姚晨追着父亲打。姚父跳进了海水里。
  父女俩闹够了,躺在沙滩上。海水上来把城堡吞没了。姚晨伤感地说:“爸爸,城堡没了!”姚父说:“没了可以再建呀!”姚晨说:“可是,感情没有了,就没法儿再建了!”姚父说:“感情是啥?感情就是用沙做的城堡!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的!”那一刻,姚晨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她躺在那里,任泪水沿着眼角淌下!
  春节过后,姚晨重新扬起了事业的风帆。2011年,姚晨不仅出演了电影《搜索》,还为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2》配音,并接受了电视连续剧《新花木兰》导演的邀请。
  在姚晨光辉灿烂的星光背后,姚父给了她自信、勇气、力量和温暖,使她一直保持精力充沛,勇往直前!
  【编辑:花洁】
其他文献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经常会看到学生在进行途中跑练习时出现“坐着跑”的现象,就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身体重心的问题。上体后仰重心偏低,极容易产生“坐着跑”的错误动作。  2)后蹬发力效果不好的问题。后蹬发力动作和角度不对使后蹬发力的效果不好也是产生“坐着跑”的原因。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训练,归纳起来有以下一些纠正和改进的练习。    方法:  1.进行上坡跑的练习,选择坡度稍微大一点的地方进行练
关键词:校园足球;学校体育;突破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12-0008-02  11月26日,全国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刘延东同志出席并讲话,此次会议也被看作是教育部主导的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启动的标志。为此,记者就校园足球开展的意义,如何解决师资、场地、经费等现实问题,下一步将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等一系列问题采访了教育部体育卫生
立足资源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立足园区抓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既要壮大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也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既要做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还要谋划一批有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决策》:皖江地區发展存在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格局,请问在新一轮皖江开发中,这种局面会不会发生改变?    宋国权:安徽最早提出沿江开发战略是上世纪90年代,由于诸多历史因素,确实呈现
问鼎巅峰 KAILAS凯乐石斩获北京ISPO两项重量级大奖  2019年1月16日,全球三大全系攀登品牌之一,亚洲唯一拥有攀登器械的全系品牌KAILAS凯乐石携众多新品亮相ISPO Beijing展会,并带来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现场活动。每年KAILAS凯乐石展区有众多大牛“撑场”,今年一如既往,众多攀登界“大牛”莅临凯乐石展区分享,将展区气氛带向一轮轮高潮。KAILAS凯乐石致力推动高海拔登山及全球
洋山深水港的建成,为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摄影/ 王雨青  7月11日,上海作为主办城市迎来了第16個中国航海日,这一天,也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15周年的纪念日。航运,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上海的城市发展也与航运带来的全球化密不可分。  2020年,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的目标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上,今年中国航海日上所透露的信息令人振奋——上海首度跻
家庭教育是一门复杂的学问,有些貌似正确的道理,细究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意思是说,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孩子在追赶中能进步更快。但是,许多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却适得其反,不仅对孩子没有帮助,还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顾中和先生,与家长一起探讨榜样的作用,检讨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时容易犯的错误。  孩子不可能成为别人  楼先生(初二
18年前,种下梦想  刚刚过去的世界杯足球赛让足球迷们过了一把瘾,也让我想起18年前的奥运会。  18年前,也就是2000年。当年9月,悉尼举办了第27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要打开电视,无论哪个频道都在说奥运谈奥运,大家也每天都在关心金牌榜的变化。  当年,我儿子马烁6岁,也感受到了大家观看奥运会的热情。他手握遥控器,按一下是奥运会,再按一下还是奥运会,不由得感慨道:“哇!全是奥运!”  一天晚
一、 主导作用争论的时代性    教师主导的提法,最早源自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俄国(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提出的矫正时弊的口号。经过理论家的论证,才把当时体现这个口号的经验形式绝对化。我国早就接受了这个口号,不过后来对俄国经验发生怀疑,并把这种经验武断地概括为“三个中心”,即:“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接着试图反其道而行之,提出“实践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1]
语里形容一个人胆小,多用老鼠作比喻,例如胆小如鼠,一般不说胆小如鸡,只有草鸡才可以用来形容某人胆小怕事。英语国家人不知为什么对老鼠比较偏爱,说某人是个mouse‘老鼠’或某人mousy‘像老鼠’,是说他安静、害羞,没什么不好;说某人是chicken‘鸡’、chicken—hearted‘鸡心’或chicken—livered‘鸡肝’,才是说他胆小懦弱,说某人chicken out‘草鸡出来’,是说
别看我瘦瘦弱弱,却是一个从小练到大的“运动老手”。在我四五岁时,我那不爱坐车的老妈便对我开始了疯狂训练——走路。  我呢,自然是极不情愿,但在老妈的威压逼迫之下,只能迈起小短腿,开始了我的走路新篇章。距离从三四公里慢慢地走到十几公里。这一走,便走到了现在。  有人要问了:“这老簡单啦,走路有什么艰难的啊。”  在我迈出第一步时也是这么想的,但事实并非如此。老妈的要求也日益严苛,她对我的千锤百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