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语言:虚拟现实环境下的神经网络动觉型交互语言学习系统

来源 :美术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33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动态语言(Words in Motion),虚拟现实语言学习系统,它通过人工智能手势识别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展示的动作和呈现目标语言中所执行动作的相应名称来加强单词—动作对之间的联系。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利用动觉元素影响语言学习。
其他文献
《百问千里》一书是当下关于《千里江山图》研究的转折点与标志性成果—从众声喧哗的零散讨论到画卷全方位的系统阐释.作者以问答的形式,从九个方面展开辨析和论述,运用图像
进入21世纪的今天,美育建设与文明发展之间的关联变得愈加关键,美育乃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因素,以大众生活审美化为旨归的“生活美育”由此方兴未艾.①无论是对
期刊
现代绘画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呈现出“扁平化”的倾向.本文以“扁平化”画面在艺术创作中应用的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讨论当代架上绘画在面临“扁平化”倾向时的问题,并思
一、美育曲线的升高rn一位艺术教育界颇有影响的学者,通过我的朋友让我对一种突发的现象发声,对之正名.近期很多校外美术或音乐培训机构,将自己的课程称谓改成了美育课程和教
期刊
依据常言常理,满族的书面文学,就应该是满人用满语满文留下的文学作品才对.这也体现着一般人们看待民族文学的习惯性思维.rn因于这一想法,便会有人出来说,满族好像是没有什么
期刊
李贵君,1964年出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8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画室,获学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专职画家,有着扎实的艺术功底。他被评论界誉为新古典绘画的代表。1985年创作的《140画室》在“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奖,成为85美术新潮时期最有影响的美术作品之一。1995年参加“当代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展览(比利时布鲁塞尔),1998年参加“东方遇到西方”展览(德国柏林)等,1996—2003年先后在香港和曼谷举办过五次个人画
1958年,晁楣奔赴北大荒,此后成为北大荒版画的开创者之一.本文试以《荒原春夜》和《第一道脚印》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1960年前后的创作背景试论晁楣早期的版画艺术与北大荒版
赌 徒  天空中的群星——珍珠  秋风里的落叶——钱币  河床里的卵石——银锭  一败涂地的那人  走在一无所有的尘世上  像一张巨额的欠条,不停颤抖着  恒河沙  恒河沙不可数  恒河水不可饮  而彼岸有一个僧人  一生都在数着沙子,一生都在  饮着恒河的水。天快黑了,太阳  靜静地伏在对岸。月亮在此岸,缓缓升起  我的身边,有人冥想,有人乞讨,有人  兜售着不知名的东西。有人撑着船  去葬另一
期刊
本文以苏鲁豫皖地区东汉石室墓中出土的仿木作浮雕石柱为依据,提出汉代地上建筑中应该已产生了宋代以后盘龙柱的初步雏形,但其形制和装饰工艺尚未完全定型,仍处于多样化发展阶段。同时,汉代中国本土艺术中的龙蛇之类神兽形象以及编带包覆柱体的装饰工艺皆与后世盘龙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在滕州发现的螺旋柱实例,则表明当时地中海地区建筑文化的输入性影响,也可能是盘龙柱形式的潜在来源之一。
徐渭和陈洪绶、赵之谦、任伯年被称为“越中四家”.我在《越中四家》的前言中说:“'越中四家'不仅是越中的四大画家,更是中国的四大画家,也是世界级的四大画家.”中国历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