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的读书生活》一书署名龚育之、逄先知和石仲泉,三位作者都是常年研究毛泽东的专家,同时也都是多年的文献工作者,都曾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或比较近距离的接触过,对毛泽东的读书情况非常熟悉,保证了本书的真实性和严肃性。书中内容既生动又不失严谨,是一本可以让我们很好了解伟人生活的书。
本书浮现出一代伟人毛主席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读书之广,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国外,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毛主席读书面之广令人惊叹;毛主席读书不但广而且精,在学习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他真正做到了钻进去,有思考,有所创,但他从不迷信,毛泽东读书已经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境界了;毛主席善于读无字书,把时代当书,把形势当书,把群众当书,他读书很讲究实效;更为可贵的是该书披露,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毛主席仍然在读书。
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毛泽东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些,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这一点,凡是与毛泽东作过长谈的人,包括外国的一些学者、记者和政界人士,都表示钦佩。
毛泽东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或许是他的经验之谈吧!
【荐书人语】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他博览群书,又不唯书;他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他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通过朴素的叙述,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我们在学习毛泽东同志经典著作的同时,看看这本书,了解他的读书生活,学习他读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很有益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
《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
新华社总编室 编
新华出版社
2010年3月
该书收入温家宝总理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与人民进行在线交流以及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泱泱大国总理的风范和亲民爱民的情怀。
《中国向何处去》
周天勇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年3月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政府新闻发布》
曹劲松、庄伟伟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政府新闻传播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构建与公众良性关系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政府常态工作机制下不可或缺的内容。作者曹劲松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
本书浮现出一代伟人毛主席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读书之广,从古代到近代,从中国到国外,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毛主席读书面之广令人惊叹;毛主席读书不但广而且精,在学习马列主义、哲学、中国古典文学等方面,他真正做到了钻进去,有思考,有所创,但他从不迷信,毛泽东读书已经到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境界了;毛主席善于读无字书,把时代当书,把形势当书,把群众当书,他读书很讲究实效;更为可贵的是该书披露,1976年9月8日,也就是临终前的那一天的5时50分,毛主席仍然在读书。
读书,使毛泽东具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毛泽东所以能够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战略眼光宽广一些,成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战略家,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他有渊博的学问和丰富的知识。对于这一点,凡是与毛泽东作过长谈的人,包括外国的一些学者、记者和政界人士,都表示钦佩。
毛泽东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这或许是他的经验之谈吧!
【荐书人语】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立了不朽功勋。他博览群书,又不唯书;他重视书本知识,也重视实际知识;他提倡读有字之书,也提倡读无字之书。《毛泽东的读书生活》通过朴素的叙述,展现了毛泽东同志孜孜不倦的读书侧影。我们在学习毛泽东同志经典著作的同时,看看这本书,了解他的读书生活,学习他读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很有益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
《信心与希望:温家宝总理访谈实录》
新华社总编室 编
新华出版社
2010年3月
该书收入温家宝总理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与人民进行在线交流以及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的内容,充分体现出泱泱大国总理的风范和亲民爱民的情怀。
《中国向何处去》
周天勇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0年3月
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向哪里去?所走的道路选对了,我们就可以避免发展中的陷阱;走错了,我们就可能跌入社会政治动荡、经济低速发展、人民长期不富裕、国家竞争力不强并下降等发展的“中国陷阱”之中。
《政府新闻发布》
曹劲松、庄伟伟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4月
政府新闻传播是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构建与公众良性关系的主要方式,已经成为政府常态工作机制下不可或缺的内容。作者曹劲松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