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至2017年解放军总医院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基因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hiiu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解放军总医院沙门菌流行情况及耐药基因特征,为沙门菌的感染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78株2015至2017年沙门菌临床分离株,患者年龄(49±21)岁,以中青年为主,临床样本主要来自粪便和静脉血,分别占44.87%(35/78)和33.33%(26/78)。对其进行血清型鉴定、体外药敏试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后,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携带耐药基因分型,对耐头孢噻肟或环丙沙星沙门菌聚类分析。

结果

沙门菌血清型以D群沙门菌(53.85%)和C群沙门菌(21.79%)为主;ST分型以ST11型为主。体外药敏试验显示沙门菌多药耐药率为64.11%(50/78),全部敏感率为25.64%(20/78)。对萘啶酸耐药率最高,为65.38%(51/78)。沙门菌最常携带的耐药基因为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基因,占78.21%(61/78)。

结论

本院分离的沙门菌ST型与携带耐药基因呈多样性,多数沙门菌对抗菌药物呈现多药耐药。对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耐药基因分析及构建耐药菌进化树对确定耐药沙门菌间的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结合术中超声引导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81例采用荧光染色结合超声引导下完成的腹腔镜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和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ICG荧光染色采用术前静脉注射和术中正染法。结果原发性肝癌36例。其中20例为肝内病灶,荧光染色不显影,在术中
目的探讨荧光腹腔镜在肝细胞癌(HCC)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13例HCC患者资料。113例HCC患者腹腔镜肝切除(LLR)46例,荧光引导腹腔镜肝切除(FLLR)67例。结果LLR组和FLLR组年龄、男性比例、肝功能分级、手术切除方式、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LR组的标本切缘阳性比例明显高于FLLR组,1
患者男性,53岁,腹部CT、超声造影以及MRI检查均提示肝Ⅷ段(S8)占位,考虑肝癌。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解剖性肝S8段切除术。游离韧带、第一肝门阻断、术中超声定位、显露肝中静脉、显露S8肝蒂、显露肝右静脉、完成肝切除、标本取出、止血、放置引流。术后病理学检查(右肝)中分化肝细胞癌,患者于术后7天顺利出院。
期刊
肝细胞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伴有较高的术后复发及转移率,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最初研究发现天冬氨酰-(天冬酰胺酰)β-羟化酶(Aspartyl/Asparaginyl beta-hydroxylase, ASPH, AAH)在肝癌和胆管细胞癌中表达增加,且与肝细胞癌的多种生物学行为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ASPH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以期为其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肝泡型包虫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总结术中使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术中均注射吲哚菁绿,通过荧光采集系统收集图像,且术后进行随访。结果13例患者中女性7例,男性6例,年龄(37.9±14.7)岁,体重(57.4±11.3)kg。除1例患者为汉族,其余均为藏族。泡型包虫病灶不显影,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前列腺癌病理评分及分期等的相关性,探讨CTC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的16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癌症组,同期入院的35例前列腺良性病变患者作为良性组以及42例非前列腺疾病男性作为对照组,238例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采用免疫荧光CD45吸附白细胞以及染色体8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富集、鉴
医学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生物安全、第三方认可等管理要求的不断强化与推进,实验室内外环境本身成了检验质量全面控制的重要内容。所以,实验室的管理实际上从其规划和设计开始。为此,本文提出了医学实验室在规划设计中以规范、安全、实用、方便、环保、美观等六大理念为先导,注意和完善诸多细节。通过规范划分清洁区、缓冲区和污染区,合理布局人流、物流、气流和信息流,集中安排供电、供水、供气、供冷/供热和监控,从而
遗传代谢性肝病患儿因基因缺陷导致体内代谢紊乱,反应底物或异常产物积蓄造成肝损。由于该类疾病临床症状复杂,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其诊断需依赖于实验室特殊检查。早期治疗与患儿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遗传代谢性肝病的早期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3种常见的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实验室诊断及儿童代谢性肝病的筛查。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