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与身心修养——以“龙溪”、“近溪”的易学思想为例

来源 :中国哲学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明后学中的中坚人物“二溪”(王龙溪、罗近溪)论《易》是他们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都以万物一体论《易》,体现了《易》心学派的共同特点。龙溪以《易》证心,以《易》证良知,承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而来;近溪论《易》重生生之道,多得之于程明道。二溪论易,体现了泰州、龙溪两大阳明支脉的学术特征。“二溪”与易道有关的修养论对文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思想史的影响也同中有异。
其他文献
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家乡固有的人文环境资源,运用当地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教学。启发学生学会结合乡土文化学习,与课堂教学资料进行有机结合,丰富美术课堂的内容,
采用射频溅射方法在Si基片上制备出AZO掺杂薄膜,对薄膜进行了XRD和AFM分析,并对其电性能作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量低于15%(原子分数)时,AZO薄膜结构为纤锌矿结构,呈c轴方向择优生长,
空心玻璃微珠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后,可以作为复合导电填料用于制备电磁屏蔽材料或吸波材料。采用无钯活化工艺在空心玻璃微珠表面实施了化学镀镍磷合金,对影响镀速和镀液稳定性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退火工艺制备了Nd9.5Fe81-xCoxZr3B6.5(x=0、2、5、8、10)纳米晶合金条带,研究了Co的添加对快淬合金磁性能和居里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Co元素的添加能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