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个性为基础,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从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教师适当指导、适时点拨、适时引导,追求课堂的“乐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和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理念。
  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教师的职责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基础上有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时代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这个理念。
  一、学情分析,课前准备阶段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教师教学必须充分备课,一方面是备教材,吃透教材,思考如何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吃透教材,对一个有着扎实专业知识的语文老师来说应该不是难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图书室等资源去查阅资料,辅助自己研读教材。另一方面是要备学生,充分了解学情,学生的作业一定要收上来看,或抽查。否则很有可能会高估学生,学生往往会犯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错误。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一种态度。我在备课过程中,时刻从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来安排课堂结构,设置教学环节。如:每篇课文的导入环节我总是尽量从和学生的亲切对话中不知不觉地引入文本。再如初读课文结束之后,我常常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或者收获,让他们从整篇文章上去把握、理解,而不去关注哪个字不认识、哪个词不理解,努力顺着学生的思路安排课堂结构。
  二、听说读写,课堂教学中心中始终装满学生
  “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本,让学于生。从表面看,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有兴趣学,主体学习,这就是生本。从实质看,生本教学是基于学情,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充分的阅读过程,让学生经历从不会到会、不懂到懂、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而获得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本着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原则,来寻找文章的突破口。
  我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的教学中,在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体悟如何描写景物。首先,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其次,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葚,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第三,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学生在分组研讨的过程中对文章主旨理解得更透彻,感悟得也更深刻。
  让人文精神渗透课堂。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充满人文精神的课堂。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之间的学习研讨是双向互动的,只有这样,也才能达到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知识的交流、情感的交流。
  在教学《陋室铭》一文时,我按照备课前所设计的问题向学生提问:
  师:陋室陋吗?
  生1:不陋。
  生2:陋。
  ……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明确正确的观点,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丽堂皇,而在于它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说,尽管这房子的确是个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觉得陋,反而处处可见其高雅明亮。
  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我笑了。其实,在他们争执的过程中,我也在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在整理自己的思路,怎么样水到渠成的结束这场“战争”。说真的,从学生们的脸上露出的释然表情,那几位争辩的学生也都露出了笑容。这样的课堂不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吗? 目前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及主动作用,注重发掘、培养、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追求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习主体的人文关怀。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始终认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接的作文资源。作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使学生把对作文的苦思冥想转为对生活经历与经验的书写,让无话可写胡编乱诌的任务写作变为生活表达的需要,让写作能够表达学生生活的经历、体验和感悟。这样做,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主体,有着自己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他们认知上差异性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并且伴随认知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教师不能用一种主流的理解或者自己的感悟来考量学生的认知与体验。
  其实,正是这些认知与表达的差异才构成了我们作文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这种生命个体与主体的差异性,并且要努力培育这种差异性,引导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张扬个性,把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都释放出来。”
  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们一定要更科学有效地践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俗话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我们教师自身就要去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以此来感染学生,使他们成为新时代的骄子。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去,但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对学习并不上心,或者说,并不发自内心,在他们眼里美术学习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外加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师的,设法将美术学习由外加的学习行为变成一种内在的学习行为,让更多的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华罗庚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造优质的学习氛围  新的美术课
【摘 要】高中数学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对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对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没有任何的帮助,但数学的探究性学习却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亲身感受数学的学习体验。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进一步讲解,从而使探究性教学能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促进良好学习效果的取得。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性学习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正向着一个有效稳定的阶段逐渐过渡,而小学数学教育作为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素质教育推行的重要性则更为显而易见。本文主要阐述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的内容、作用以及应用和策略,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1.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目标及作用  1.1根本目标  小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让学生以最优的状态,扎实地接受和掌握基础知识,在这个过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侧重的是语法教学。但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英语老师在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指导下,非常重视英语听说教学。高中英语的写作教学日渐成为老
我相信在每一位教师的从教生涯中,都会收到莘莘学子的无数问候与祝福,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书信和贺卡。而在我收到的书信贺卡中,有这样的一封学生来信,一直珍藏至今。仔细想想,我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关键。目前,对于物理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讨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也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问题教学法  一、问题教学法概述  (一)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法概念界定  在我国,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应用的年代比较广,最早可
高中学生,是明天社会的有生力量,我们理应重视。但从他们对语文这一工具性的运用———书面表达,仅站在生活和时代的立场上来反观,就不容乐观。近年来,高中作文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内容上的唯我意识和唯我精神的诉求,语言上的空灵机巧和恣肆纵横的铺陈,基调上的或轻松或愉快或抑郁沉静的单一,结构上、思维上的唯美色彩和纯情感受。其他暂且不论,只就内容来看,好像生活是“唯我的”,世界是“唯我的”,其目光中缺少了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