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63742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是中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且即将面临高考,这就使得保证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变得特别重要。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一、课前导入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不同思维聚集起来,从而使学生都能够关注本堂课的内容。它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通过这个信号使学生认识到,即将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并使其能够快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之中。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为学生迅速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通过这个氛围在课堂中持续性地对学生产生作用。
  开展课前导入的方式有很多,而教师则应当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选择导入方式。比如在《兰亭集序》这堂课中,由于此篇文章是古文,学生在面对文章时往往会由于枯燥无味而不能产生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中向学生讲一些与作者相关的趣闻,如“东床快婿”的故事。小故事、小趣闻往往是最吸引人的,通过这种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过程中对王羲之这个人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再次面对文章时就不会感到那么枯燥无味了,而是能够带着一定的新奇性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开展课文的学习,从而为课堂后续内容的讲解打好基础。
  二、创造氛围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正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可以借助先进设备和软件开展教学。其中,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手段的多样性以及直观的特点能够为语文教学课堂带来许多新的活力。
  比如在《江南的冬景》这堂课中,教师在学生简单阅读文章之后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江南的相关图片、视频,使学生能够以图片、视频的形式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我国江南的风光。而当相关材料展示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示文章中江南雪景的图片以及视频,并使学生感受到江南冬天的不同风光。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到江南之美,并仿佛跟随视频音乐来到了江南,从而能够在江南的氛围中开展课程的学习。而在不同季节的江南景色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印象对平时江南风光和冬天江南风光进行对比、分析,更有利于其对于课程内容的学习。
  三、课堂提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的本质意义正是一个教师同学生开展对话的过程,而这种对话之所以能够开展,则离不开问题的存在。提问能够有效地使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方式,将课堂有效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课堂,也能够使学生在问答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同时,问题的提出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设计不合理、问题过于重复,那么不仅会浪费语文课堂宝贵的时间,降低课堂的效率,对于教学效果也有负面的影响。
  教师要想以良好的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以以下方式开展教学提问。
  1问题难度要适中
  在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出问题时,首先应当保证问题难易适中。如果问题过于简单,是学生一看就会或者已经掌握的,那么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而如果问题过难或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够获得答案,也过于浪费课堂时间,且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提问时,应当保障问题难度的恰到好处,并且需要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思考之后才能回答的。
  比如在《琵琶行》这堂课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文章后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文中的“沦落人”,指的是作者还是琵琶女?通过这样的问题,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的思考之后得出答案,并且还能够在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沦落人”融二为一的写作特点,能够有效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2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切忌马上让学生作答或者由教师给出答案,虽然说语文课堂的时间非常宝贵,但还是应当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学生通过简单的思考之后,才能够提出更为清晰的观点以及论据,有时间有效梳理杂乱的结论,从而使思维更具有层次性。而当学生回答出有效答案时,才真正体现出了问题的意义,取得了应有的效果。
  3提问应当关注全体学生
  目前,绝大多数的高中语文课堂还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虽然学生数量多、课堂时间短,但是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还是应当尽可能将问题覆盖面扩大,尽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之中。对此,小组讨论是一个能有效提高参与度的讨论方式,通过教师事先将学生分为4到6个人的小组,给出问题,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互动的过程中都能够参与其中,并在课堂中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而当学生讨论出结果之后,教师则可以要求每个小组都派代表向全体学生展示讨论结果,对于正确、内涵丰富的回答,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表扬,而对于错误、有所缺陷的回答教师则应当指出不足之处,并予以鼓励,之后再根据各小组间的回答情况展开评比,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答案、获得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自身学习热情。
  四、课堂小结
  当课程讲解完毕时,教师可以就本堂课的开展情况面向学生进行总结。同课堂开始之前的导入环节一样,课堂小结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能够在课堂结束之后同学生一起对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回顾,使学生在回顾的同时经历一个简短复习的过程。同时,师生共同总结课堂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锻炼学生总结、归纳能力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语文教师高度重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探索,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以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为语文高效教学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21354)
其他文献
第一次看到康熙《龙藏经》是2008年在台北故宫“龙藏──院藏大藏经特展”暗沉的展间里,这部用泥金抄写在深蓝磁青纸上的经典,在投射灯下闪闪发光,深邃的蓝上如符咒的金色藏
满天神佛,色彩斑斓,从名字上去想象源于“唐”朝的“卡”片。老实说,对于唐卡,笔者只觉得神秘又古老,但从来没有认真去看它的内容,除了整体感观震撼外,画意为何却全然不知。  自从去MECC(绿野展览厅,位于荷兰东南部城市马斯特里赫特)走了一轮,对于唐卡的认知多了一点,原来很多唐卡都是佛像的卷轴。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著名的表现艺术,它是密宗和西藏古老本教相结合的产物,以唐卡记载下来的神佛形象如繁星一般多
潍县石佛寺,俗称南寺,位于山东省潍县城南门以北处(今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处附近)。石佛寺传为宋代所建,历史悠久,旧时为潍县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自清末开始逐渐荒废,直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体外培养的不同阶段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昆明健康小鼠的晶状体前囊膜取出,做体外培养并传代.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FGF在体外培养的不同阶段LECs中的表达情况,并利用流式细胞法检测相应阶段LECs的细胞周期情况.结果bFGF蛋白在LECs的原代、传第1、2代中明显表
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带着“真”字研究作文路数,借助真实情境,关注真实生活,关注学生本真情感,多给他们搭建自由抒发的平台,可以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一、真实情境:身临其境激发火花  真境才能有真感,真感才能有真情。让学生走出课堂,多到生活中体验,多去观察一草一木一花,多揣摩一言一行一举,定会有不一样的感知体验。在身临其境中挖掘值得探究与回忆的往事,让学生自由想象,迸发出的思维火花定会更加耀
双眼先天性虹膜缺损伴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的家系发病在临床上很少见,我们遇到一家系,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