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使“原生态”遭遇了尴尬?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九百多名选手参加、一亿多人收视的央视2006年青年电视歌手大奖赛,由于新增了原生态唱法而备受关注和质疑。遭到质疑的并不是央视的初衷和唱法本身,而是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所遭遇的尴尬。不管怎么说,“原生态”进大赛,多少表明了“青歌赛”主创人员和专家们对文化多样性有了新的认识;再说,让上亿观众通过电视荧屏欣赏到此前几无所知的原生态民歌和唱法,并为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而由衷赞叹,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也许是应了“好事多磨”这句话,要把这件好事办好,不仅需要良好的动机,更要对赛事有清醒的理论头脑和科学合理的设计。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遭遇的尴尬,恰恰暴露出大赛组织者在文化多样性认识上的缺欠和操作上的失当。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樊祖荫对原生态唱法有如下界定:1.用民族原始的声音展示各民族的风采;2.用民族的语言或地方语言;3.传统的表演形式;4.传统的伴奏形式。由此可见,所谓的原生态离不开“民族”和“传统”这两个限定。
  在我看来,“原生态”无非是指在原在性文化生态中土生土长、原汁原味、天然去雕饰的东西;所谓“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唱法”,应当是指那些植根于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依然存活于当代生活、其本体形态未受任何外来因素影响的民间歌唱艺术。对原生态歌手而言,唱歌主要是他们自娱自乐的“自然”表现方式。他们有各自独特的传承方式,因此并不需要学院式的专业化训练;除了本民族的赛歌会之外,也未曾想过以此参加任何其他形式的比赛。
  诚如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说:“没有一个文明可以以它的风俗习惯来充分发挥人类行为的整体潜能领域。每一个带有各种不同倾向的社会,将其偏好代代相传,愈来愈完整地将自身整合在它选择的基础上,并抛弃那些气味不相投的行为类型。”①这段话指出了这样一个事实: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一个完满
  自足的系统,各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性和价值标准;这种独特性的文化基因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与“气味不相投”的异族文化的平行发展中才得以保持传承。因此,世界上不可能有统摄一切的文化类型存在。
  可惜,“青歌赛”综合素质测试的设计思路恰恰就是建立在这种统摄一切文化类型之上的;或者说,大赛组织者想当然地用当代汉族文化人的综合素质标准和知识体系作为普适性标准来衡量“原生态”歌手——这样,严重的文化错位及其所遭遇的尴尬便成为不可避免。事实上,“我们”的喜好(西方音乐文化和中国古典汉文化)未必为来自不同文化的原生态歌手所了解和喜好。
  当原生态歌手用自己的歌声向我们传达自身文化的悠远与隽永时,我们有什么理由用多半是夹生的、中体西用式的文化大餐去衡量原生态文化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小吃?
  对原生态歌手要否以及如何进行综合素质测试?其中既有理论认识问题,也有实际操作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探讨,一时难有定论。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就是像本届青歌赛这样来对原生态歌手进行综合素质测试是牵强附会的。道理很简单:正是原生态造就了原生态歌手,更确切地说,是原生态的文化造就了原生态民歌和歌手,可是他们在央视却被进行异文化的综合素质测试,其中许多试题连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的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歌手都难以回答,却让来自边远山寨的苗族女歌手面对三个不同英语单词,找出哪个代表“数码影像制品”;让来自四川阿坝的两位羌族歌手说出凡尔赛宫、白金汉宫、克里姆林宫分别属于哪个国家。这种试题设计和考核标准之明显错位,不妨用换位测试法便可印证——如果让美声唱法及民族唱法歌手说出《格萨尔王》是哪个民族的史诗、或某段口弦音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恐怕大多数选手同样会一脸茫然。
  当然,我们在强调原生态歌手及其文化的特殊性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不能脱离现代化条件来谈原生态歌手的综合素质——他们今天所处的中国经济文化环境已大不同于解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原生态歌手首先是一个现代中国的公民,文化身份的识别与认同,不仅包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且也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国旗、国歌正是这种国家识别与认同的标志。因此,原生态歌手不认识英国和澳大利亚国旗尚在情理之中,但把这两个国家的国旗说成是中国和日本的国旗就的确“让人痛苦”(综合素质评委余秋雨语)了!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个案所遭遇的极其特殊的尴尬。不幸的是,一些人对它的判读却在无意中将它放大了,甚至误读为整个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无知”。实际上,人们对“原生态”的理解和联想往往与“无知”相伴而行。
  当那些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原生态歌手登上舞台,评委和观众的眼前即刻会浮现出诗意的蛮荒和贫穷。而贫穷意味着难有机会广泛接触现代大千社会、接受良好和完备的教育,因此也就意味着“无知”。大赛的综合素质测试无疑助长了这种错觉。近闻央视欲改变对原生态综合素质测试方式、方法,根据对原生态歌手的学历的调查统计,他们的平均学历是小学,央视将用“符合其平均学历的题目”来测试原生态歌手。笔者认为,此举欠妥,可谓一错再错,央视因此会陷入更大的尴尬。试想,原生态歌手对这些小学水平加日常生活常识的测试题目,答上来如何,答不出来又会怎样?很明显,两种结果都会再一次印证整个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方面的“无知”。
  由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今的主流话语里,“原生态”确是非主流与边缘的隐喻。事实上,我们把与之相关的东西发掘出来,不仅仅是为了猎奇或尝鲜,而是通过不同民族艺术奇葩的展示,尊重并认识其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原有的文化艺术传统都应得到有效保护、精心珍存并将之发扬光大。何谓“歌是穷乡好”?如果没有原生态民歌和歌手,非但中国的音乐文化不能显示其本有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就连当代主流和学院派的音乐也将会失去创作的动力和活力。
  显然,这里存在一种文化上的话语霸权。在任何意义上,我们都不能认为西方文化、汉族文化或中西合璧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更为优越或合理。而那些所谓综合素质测试题却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一种对少数民族文化诉求的忽视、冷漠甚至是拒斥。
  很多评委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认为不同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歌唱艺术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比赛的目的只在于展示。是的,原生态唱法的不可比性源于其文化的多元性,央视和专家们如果在赛前能够从综合素质测试上充分考虑到原生态歌手的这一特点,凸显原生态歌手在本民族文化上的优势和长处,那岂不是一种更好的展示?央视青歌赛的综合素质测试忽略了原生态歌手的固有特点,这显然有失公平。原生态无意间再一次被边缘化,只不过这一次是在尊重的名义下。
  实际上,原生态歌手在综合素质测试中所遭遇的尴尬,也是青歌赛评委的尴尬,更是央视策划者文化理论缺欠的尴尬。这种尴尬之得以在当代文化多样性语境下发生并至今没有消解的方法和迹象,说明尊重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倡导平等的文化价值观依然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命题。
  
  南鸿雁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博士研究生、杭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30年来,她扎根乡村教育,无怨无悔;  30年来,她坚守三尺讲台,无私奉献;  30年来,她潜心教书育人,孜孜不倦;  30年来,她为了心中的梦想脚踏实地不懈奋斗,从一名代课教师成长为“名师”“特级教师”。  2019年全国第35个教师节之际,她又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是继宋国珍、乔永斌之后,保康这个秦巴山区贫困县又一位获此殊荣的老师。  翻开她的荣誉簿,“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师德标兵”
春蚕破茧成蝶,雄鹰蜕变重生。适度的磨砺、挫折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更加饱满和坚韧。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幼教工作者,我们意识到,在幼儿园实施淬砺教育,势在必行。自2013年开始,湖北省实验幼儿园开启了淬砺教育之旅。  淬砺教育又称挫折教育。淬砺是指制造刀剑必需淬火和磨砺,以增加锋度和硬度,常比喻人的刻苦锻炼。淬砺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抗挫能力,增强其社会适应性,使其获得受益终生的意志品质。  经过多方学习
曾有一段时间,在不少地方都出现过这样的一种现象:当某同学过生日的时候,该同学的家长会邀请其他同学和家长参加生日聚会。受邀家长参加聚会时,免不了要带上祝福的礼品、礼金。而自己的孩子过生日时,又要讲一讲礼尚往来,回请对方的家长。这样来来往往,既给大家带来了负担,又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甚至还出现了炫耀、攀比等不良现象,让大家都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小朋友过生日希望得到同伴的祝福本无可厚非,但有的家长做
党的十九大以来,荆门市东宝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引领全区广大教师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增强师德底线意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修炼教师职业形象,夯实立德树人根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突出“师德第一”
日前,保康县4个督学责任区督学、督导干部及中小学校长通过进校园、进寝室、进教室、进食堂、进办公室,现场观摩视导,听汇报、提建议,围绕生本教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安全管理3项重点工作进行交流研讨,以进一步凝聚共识,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夯实基础,推动落实。  据悉,该县建立了4个督学责任区,覆盖全县每一所中小学(幼儿园),每个责任区配备3名责任督学,并在每所学校大门外显著位置悬挂公示牌,公布责任督
读完《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最大的感触,就是明白了教育的目的是快乐,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也应该是快乐的,快乐与教育相伴相随。斯宾塞的教育理念中传递着爱的情感,渗透中快乐的音符。这让我想起曾经写的一篇博文《Education就是“爱到开心”》。  此时此刻,我陷入了对一个问题的沉思,什么是教育?卢梭曾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卢梭提出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
2017年,薛峰小学与东城垸学校(中、小学)组建第12学区,也叫“薛东学区”。2018年,为进一步推进学区制建设,薛东学区与汉南区第4学区的育才中学、黄陵中学、乌金中学联合成立了一个学习、研究、发展的共同体。从两校牵手到五校协奏,“12-4”学区共同体建立了“名师研学”这一品牌项目。“名师研学”是根据该区干部教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量身打造的与名师“高位对接”,融“学、思、议、悟、行”于一体的专业
2014年8月,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集合三中、四中两所学校成立了区第一学区。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生、共同发展、彰显特色”的发展目标,从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校本研训、教育科研、德育活动、教学评价、教师激励、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学区化办学探索。经过为期三年的学区探索,第一学区运行良好,初步实现了学区内学校协同共进的目的。此时,在整个区域全面推
山东济南五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級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今年开始取消中小学校干部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级制。  校长职级制实行后,中小学校长不再有類似处长、副处长等行政级别,而是启用校长职级序列,分四级九等,分别为特级校长、一级校长(一、二、三等)、二级校长(一、二、三等)、三级校长(一、二等),3年评定一次。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每2年认定一次,有效期4年。  校长每个聘期为3年,聘
寒假前夕,孝昌县丰山镇中心小学从“德、仁、礼、智、信”五个方面为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七个一”寒假作业。“七个一”是指一份强化防范的安全作業、一份增进情感的亲情作业、一份感恩教育的体验作业、一份感悟文化的寻访作业、一份启迪智慧的閱读作业、一份提升素养的实践作业、一份强身健体的运动作业。特殊寒假作业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旨在丰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