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很“甜”的人吗?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ZeDongDaShaBi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人喜欢用“sweet”来形容一个人亲和友善,在汉语里也有用“笑容甜美”之类的说法来赞美友好可爱的人。近年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们似乎会对喜欢甜食的人更有好感,而偏爱甜食的人对待他人也的确更加友好、乐于提供帮助。
  喜欢甜食的人给人感觉更可爱?
  一篇发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从自身认知的角度讨论了对甜味的偏好与亲社会型人格之间的关系。实验者将一百张从“Yale Face Database”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面孔图片与一些味觉偏好的描述相联系。比方说,在圖片A下面写上描述“她喜欢吃辣的”(实际上这是随机的描述,与实际情况无关)。被试者要求看这些图片,并对图中人物给别人的宜人性的感觉程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被标记为喜欢吃甜食的面孔,在宜人性上获得的评价普遍比较高。
  研究者认为,人们可能倾向于将喜好甜食与“甜美”“sweet”等词相联系,因为这些词给人“可爱”“易亲近”的感觉,从而主观地认为爱吃甜食的人较为友善亲和。
  甜味可能使人更乐于助人
  上述实验的研究者在之后进一步探索,是否偏好甜味的人的确会更加亲和、友善。实验者先让被试者填写有关自身甜味偏好程度的量表,并报告此刻的情绪状况,之后被试者会完成一些无关的任务。在被试者以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主试询问说现在有另一组研究者在招募志愿者,不知他们愿不愿意帮忙。结果发现,对甜味有更多偏好的被试者中有更多的人同意帮忙。甚至,如果主试在实验中给被试者甜味的糖果,之后被试者也会更愿意帮忙,而当主试给的是酸味的糖或是咸味饼干,愿意提供帮助的人则明显不如给甜味糖果的一组。
  神经生理学上的研究发现,甜味能够激发有关动机与奖赏的神经回路,从而促使小鼠为了甜味(哪怕只是单纯的人工甜味剂)而更加卖力地完成任务。学者们推测,人们或许也能够通过甜味的摄取来感受到奖励与赞赏,因而变得更加积极乐观,对待他人也就更为友善。
  待人太严苛?可能是由于糟糕的味觉体验
  如果说甜味会让人表现得更具亲社会性,那么苦味是不是会有相反的作用呢?美国新奥尔良州的Kendall教授对味觉体验和人们的社会行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糟糕的味道会降低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在道德判断上也变得更加严苛。
  实验中被试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饮用一定份量的水果汁、瑞典苦味剂(一种草药汁)或是白开水。之后让被试者阅读一些故事片段,这些故事都是关于主人公犯下的各种过失(比如一个学生偷了图书馆的书),被试者被要求对故事中的人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实验结果发现,之前饮用了苦味剂的被试者做出的判断比另外两组明显要更严厉。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我们在饮食、味觉上的偏好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我们的身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处或彼处的微小差异或许都会牵引出意想不到的变化。
  而这些研究也给很多想要杜绝甜食却欲罢不能的姑娘一个好借口:爱吃甜食?这说明你是个好姑娘。
其他文献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你是否总是犯迷糊,经常走到教学楼门口才发现自己找不到要上课的教室?甚至会出现走错教室的尴尬?你是学霸,想要蹭其他学院的课,却无路可寻?现在有一款叫“超级课程表”的手机APP能让你的这些问题迎刃而解,而“90后”男孩余佳文就是这款软件的創始人。  余佳文出生于广州的一个普通家庭,考上重点高中那年,父母给他买了一台电脑作为奖励。然而吸引余佳文的不是网络游戏,而是计算机编程,他利用一
一直关在房间里开发软件的哥们儿柳子,数月前突然不干本职,跑到纽约街头卖肉夹馍去了。你绝对想不到,从没做过生意的他,居然卖肉夹馍卖发了!到现在为止,柳子的生意一直都比开在他摊位对面的汉堡店强。  身边朋友都赞柳子太牛了:“一个软件呆子,居然一下就把生意做到国外去了,还做得红红火火!”柳子说:“没有两把刷子,我哪敢下手?我只不过从朋友那里学了一点做生意的思维——露一半、藏一半。”  原来,是有高人指点
这是全英中学生足球大赛的最后一场资格赛,拉格比中学和巴德明顿中学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离比赛结束只剩下十分钟的时间,格拉比中学暂时落后2分,教练约翰亮起了暂停牌,将一名16岁男孩换上了场。  上场后,男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比分拉上去!”终于,在最后一分钟里,机会来了,对方球员起脚一记劲射,很好的一个弧线球被同学拦住后发生侧转。看着滚到自己身边的足球,男孩忘记了一切规则,抱起球拼尽全力跑向
如果要评选“史上最牛网站”,Groupon(团购网)恐怕会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因为它成立虽然仅仅2年,但估价就已经达到13.5亿美元。在历史上,从创立到估价10亿美元,只有YouTube花的时间比Groupon短,然而它至今仍在翘首期盼自己的首次盈利。而Groupon成立后仅7个月就扭亏为盈,2010年盈利超过5亿美元。在它之前,没有哪个互联网企业能获得如此的发展规模和速度,Ebay、亚马逊、雅虎
人总有点自己的爱好,当这种爱变得愈来愈深的时候,我们说,高贵的埃及王后有一只金丝猫,于是,那只猫成了王后的宠物,关于宠物的某些观点,需要从这里开始说起。  好像是一位学生的提问,引起苏格拉底的思考,我的宠物是什么?答案经過许多次的修改,最后停留在一个非常抽象的名词,或者说动词上,思想,思想是苏格拉底的宠物,这个答案没有人反对。  所以,后来的解说,便是关于思想的话题。思想作为宠物,经常往外跑,这是
多年前,我住在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一座两层的步梯楼的小公寓里。一天,我的冰箱停止工作了,但它仍然能够存放食物,只不过它是保暖,而不是冰冻。  我打电话到维修店,他们说仅派人来检查就需要50美元。当时,我只是一个穷大学毕业生,收入很低,没有能力支付这笔钱,所以我决定自己修好它。  首先,我去找卖给我这台冰箱的旧家具店老板。根据我对故障的描述,他说应该需要换一个电气部件,大概只需几美元,他还告诉我去哪
人要是没啥可惦记了,那活著也就没啥劲了。  有一个老文青说:中国人劣根的主要表现,是喜欢惦记别人的东西。就是俗话说的: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的;吃着锅里的,惦记着没下锅的;惦记着没下锅的,想着冰箱里的;想着冰箱里的,惦记着超市里的;惦记着超市里的,想着地里长的……没完没了!  这通言论的贬义不言自明。特意拿出来掰扯的原因,是我一直喜欢“惦记”这个词,逮着机会就喜欢拿出来用用。我查了字典,“惦记”的
这些年,“神马都是浮云”这句话的流行度很广。所谓的“神马”,其实是“什么”的谐音,而“浮云”则意为缥缈虚无犹如天上的云,全句的意思是“什么都缥缈如云”,是一种在嘲讽、抱怨或感叹时的诙諧式话语。  很多人觉得这只是一句新近出现的网络用语,其实,“神马都是浮云”的首创者应该是西汉时期的老百姓,而现在的网民只是沿用罢了!  汉武帝在位时,开创了察举制选拔人才,开疆拓土,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据
公元1887年,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省遭受了三百年来最大的一次旱灾。其中,山西灾情最为严重,家家户户不仅颗粒无收,还因为这次灾荒死了近三分之一。  发生这样严重的灾情,商人的损失当然也不可幸免。在离太原市不到50公里一个名叫车辋的村子,住着一位名叫常威的商人。常威的家族非常庞大,常家的宅院坐落在村子中央,占地150亩,共有房屋1500多间。未发生灾情前,常家宅院住着3000多号人,其中,常氏家
自从儿子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我总是为儿子担心,怕这怕那,总怕他多走弯路,总想告诉他一些我的人生经验。  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有没有发现,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我先是愣了一下,再仔细想想,好像真是这样的。  在你小学四年级时,我送你去学游泳,想让你学习一门技能,可你学会了游泳,我的担心又来了。每次你去海边玩,我都要说几句,大海和游泳池不一样,让你别到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