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字当头 妙趣横生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e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自我识字能力,增强识字效果,一直都困扰着广大教师。几经斟酌与实践,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一种趣味教学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学习汉字。
  
  一、融入生活, 兴趣盎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想,学生的姓名是他们最熟悉的语言因素,每个人的名字也都是他们愿学、愿认的,何不把本班56位学生的名字收集起来作为识字的材料,相信学生一定会兴趣十足。于是,我就布置教室,把全班56位学生的名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了56颗闪烁的星星里,并把它们张贴在宣传栏里。学生一下课就蜂拥而上,大声地读着小伙伴的名字。碰到不认识的字时,同学间还会相互帮忙、相互提醒,利用名字的读音来认识生字。当找到自己的小星时,学生会兴奋地用小手指点着自己的名字,开心地告诉大家:“我叫某某某,我的名字是这样写的!”在名字魅力的吸引下,在这种“奔走相告”的氛围中,那些原本十分枯燥的汉字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像一颗颗种子一样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有了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所以,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汉字的学习中。
  
  二、引进猜谜, 津津有味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有好多学生明明开始时还认识某个生字,可是只要把这个生字挪个位置,他们又不知该怎么念了。看来,学生没有真正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只是根据生字固定的位置、大体的形状强迫自己硬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5时学到了一首谜语:“言来互相尊重,心至令人感动,日出万里无云,水到纯净透明。”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一改平时无精打采的样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不仅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还理解了“请、情、晴、清”的意思。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那我们何不多创设一些猜谜游戏呢?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如在学习“苦”字时,我出了这样一个谜语:“一家十口住草房。”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还说出了自己猜谜的方法。这些喜闻乐见的谜语,学生容易接受,学起来兴趣浓,效果好。可能是猜谜猜上瘾了吧,后来,我班的魏依帆还根据我编的“团”字谜给“闭”改编了谜语:“闪字人出门,才字进了门。”博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此外还有更绝的,金晨炜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理解还给“怕”创编了谜语:“心里白茫茫的一片。”学生的进步真是令人折服!小小的一则谜语,竟然能激起学生如此之大的学习热情。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还锻炼了他们的说话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三、巧编顺口溜 ,攻破难关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每个生字的具体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音、形、义中的主要矛盾,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中的“滚”字时,它的字音、字义都不难,但字形复杂难记。于是,我就给它编了一段顺口溜:“滚”字好识记,左边三点水,右边把“衣”分,中间加个“公”,合起来就是“滚”。学生一听,茅塞顿开,很快记住了“滚”的字形。在课堂上编一些顺口溜,既可以调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在汉字中有一些形近字,字形非常相似,像孪生姐妹一样,使人难以辨认,学生一不小心就混淆了,或是容易张冠李戴。这时候、我会编几句充满童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加以区分,如“鸡、鸭、鹅——尖嘴鸡,扁嘴鸭,我我我叫是大鹅”;“外、处——像外不是外,多了一长带(处),处字不出头,出头到处走(外)”。通过巧编顺口溜,把学生识字过程中的难点、疑点一一攻破了。在识字教学中,正是有了教师的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枯燥的识字教学才会变得妙趣横生。
  总之,识字教学千万不要枯燥无味地重复“横、竖、撇、捺、折”,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趣味性效果会更好。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语文阅读教学贵在学好文字,读好文字,写好文字。如何才能落实这些呢?笔者再次欣赏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发现于老师的最大特点就是与学生平等对话,诚心诚意地与学生交流写字、理解词语、朗读和阅读思考。这种语言沟通的艺术,正是大师的课堂魅力所在。现从课堂对话的角度,谈谈于老师的语言渗透艺术。  一、从实际出发,和学生一起写好字  写字教学贯穿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是学生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关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极大部分课文都属于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意境,塑造的形象,都渗透着想象。孩子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必须凭借着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可行的途径,也是促进孩子思维全面发展的契机。为此,我就这个问题在四年级下册《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尝
【摘 要】随着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学前教育迎来了飞速发展的变革期,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一个不变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圳市龙岗区立足于本区实际,通过深入调研培训需求、大胆革新研训机制、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体系,系统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十年探索与追求,形成了以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区域培训模式,大大提高了本区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  【关键词】幼儿教师 专业发展
[摘要]《“诺曼底号”遇难记》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以单元导读目标——“感受人物品质”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本文出发,经历感知、感悟、感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心生敬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形象的认识渐渐丰满起来。这样的抽丝剥茧的读书,使学生在读中积累,感悟人物的品质。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评析;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李广射虎》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教学这篇课文,着力把学生推向课堂的最前沿,充分体现“学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在发现中学、在尊重中学、在体会中学、在自主中学、在运用中学和在拓展中学等途径, 他们能不断地触摸、感受、揣摩、内化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语文情怀,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为中心 教学设计 课堂 评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文本通常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在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两者的比较和联系,通过对比发现文本的特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探寻文本的规律等,引导学生掌握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整合教学;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阅读是学习什么的?阅读教学是教什么的?简单地讲就是两大方面:学会阅读和学会写作。下面以人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一至四组课文为例,谈谈语文训练点的挖掘。    第一组    训练点之一:习得写景古诗词的阅读方法  第一课安排了三首写景的古诗词。教学本课,可引导学生习得阅读写景古诗词的方法。阅读写景的古诗词,一般要经历三个层次。一是“诗语”。包括读准、读通诗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说出诗句的大意。二是“
狂轰滥炸的电视广告  互联网之前,流行语和吸引人的标语会出现在日常会话中,电视广告的原声带成了畅销品(如李维斯牛仔裤广告为不同的艺术家从史蒂夫米勒乐队到巴比伦动物园再到弗兰艾瑞克创造一系列热门音乐)。  在19世纪20年代,健力士黑啤酒是生产电视广告的专家,它们的广告都极具标志性,1958年,佩雷斯·普拉多的歌曲《吉格莉尼》被用来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支广告,屏幕桌子中央是一品脱健力士黑啤酒,啤酒正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实验本第七册的课文。这篇课文生动细致地描述了珍珠鸟的外形特点及活动情况,揭示了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道理。课文首先写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而又安全的巢,接着写雏鸟的外形特点和活动,最后写“我”从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教学的重点就落在引导学生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与呵护,
“现在是新闻和报纸摘要时间……”伴随着《歌唱祖国》的音乐响起,收音机里传来的这个端庄、大气的声音,曾经伴随着多少中国家庭迎来每一个清晨。  她的名字当年红遍全国,几乎家喻户晓;她的声音瞬间便能勾起几代人的记忆;她60余年的职业生涯是中国的一部播音史。她就是著名播音艺术家、中国第一代播音员葛兰。  葛兰说:“把一辈子献给播音,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阴差阳错做了播音员  为了上班方便,葛兰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