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语备考思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jie8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语是汉语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以其结构的相对稳定性、意义的整体性、时空的习用性、形成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固定性而受到阅读、写作者的青睐。在高考中,绝大多数省市几乎年年必考成语。为此,我们应高度重视成语备考。在成语备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积累 把握大意
  从小学到高中二年级,虽然我们在语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中积累了不少成语,但是这远不能满足高考的需要,因而,在高三这一年,我们每天都要有计划地背诵、理解几条成语。在记诵成语时,为了节省时间,仅需把握其大意即可。而对于易混近义成语、易误成语应烂熟于心。同时,我们在做每一套综合测试题时,几乎每一套题都有对成语的考查,一次就能粗略掌握四个成语的意义及用法,这也是学习成语的好时机之一。
  “胸藏万汇凭吞吐”,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别说高考遇到了成语题不会丢分,就是在作文中也完全可以由于运用恰当而适量的成语在语言的丰富上斩获发展等级高分,这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啊!
  二.明确类型 迅速诊断
  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考生做成语题,也要明确成语误用类型,快速作出判断,尽量减少失误,甚或确保不失分。高考对于成语的考查,常见成语设误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二)对象误用,张冠李戴;(三)画蛇添足,重复累赘;(四)不辨色彩,褒贬误用;(五)不明多义,一概而论;(六)功能混乱,搭配不当;(七)谦敬错位,主客颠倒;(八)不合逻辑,事理不通;(九)大小不分,轻重失度。
  三.抓住九看 注重辨析
  (一)看成语的语义
  高考中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文本的意思是大相径庭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往往出错。如: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多用于危急时刻,此处应为“刻不容缓”。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
  五风十雨 大快人心 久假不归 文不加点 差强人意 河东狮吼 万人空巷
  不刊之论 危言危行 江河日下 城下之盟 下里巴人 罪不容诛 奇文共赏
  吊民伐罪 目无全牛 善刀而藏 捉襟见肘 身无长物 空谷足音 侧目而视
  不赞一词 三人成虎 噤若寒蝉 首当其冲 七月流火 炙手可热 细大不捐
  石破天惊 火中取栗 涣然冰释
  (二)看成语所指的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专门指个体或群体,专指人或事物,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的等等。如果不了解它们特定的使用对象,就会出现语病。如:
  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豆蔻年华”专指女子十三四的年纪,句中使用明显不当。
  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还有:
  破镜重圆 洛阳纸贵 日理万机 草长莺飞 不知所云 举案齐眉 鸿篇巨制
  不同凡响 烘云托月 相濡以沫 含英咀华 韦编三绝 纵横捭阖 洗心革面
  萍水相逢 明日黄花 遇人不淑 罄竹难书 擢发难数 行云流水 炙手可热
  一挥而就 青梅竹马 耳鬓厮磨 夫唱妇随 江郎才尽 挥洒自如 倚马可待
  呼之欲出 信手拈来 巧夺天工 汗牛充栋
  (三)看表达是否重复
  在使用时,成语语义可能与句子中有些词语语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意思或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有叠床架屋的语病,如不细加辨析,就会发生误判。如:
  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津津乐道”的意思是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谈论着”与“津津乐道”中的“道“重复。
  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有:
  故意说得闪烁其词 难得的空谷足音 忍俊不禁地笑了 让人贻笑大方
  难言之隐的苦衷 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 过分的溢美之词 全身遍体鳞伤
  更加变本加厉 使人民生灵涂炭 老百姓们民不聊生 显得相形见拙
  妄自菲薄自己 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好像如芒在背
  (四)看成语的感情色彩
  相当一部分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命题者在设题时,故意混淆其感情色彩,或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以考查考生的辨别能力。如: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意为死得有价值,是个褒义词,应为表贬义的“死有余辜”。
  容易混淆感情色彩的成语有:
  蠢蠢欲动 改头换面 侃侃而谈 趋之若鹜 半斤八两 翻云覆雨 捕风捉影
  雨后春笋 始作俑者 洗心革面 无所不为 粉墨登场 罄竹难书 东山再起
  凤毛麟角 胸无城府 弹冠相庆 连篇累牍 重整旗鼓 改头换面 半斤八两 守株待兔
  (五)看成语的多个义项
  一般来说,一个成语只有一个义项,我们只要掌握了这个义项,读书理解交际运用就不会出错,但这仅仅是“一般来说”,实际上有的成语有多个义项,在流传使用过程中,它除了适用于一般语境的常用义项外,还派生出适合于特殊语境的非常用义项,如果不理解这一点,甚至拘泥于思维的定势,就会先入为主,以对为错。还有一种情况是,不少成语现在都使用它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如:
其他文献
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法,近年来在我国许多行业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应用,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效果.建筑安装企业的许多同志也作了有益的研究和尝试,下面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