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d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元梁研究员认为,只有既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利益性社会结构的影响,又分析了当代科技革命对功能性社会结构的影响,我们才能对当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影响作出全面的判断.丰子义教授指出,应从纵、横两个维度看待社会形态及其发展规律,从"世界历史"的整体看待社会形态,用"普照之光"看待社会形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潮流来看待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陈新夏教授强调,时代背景的变化,特别要求在研究模式上超越对社会形态单一的理解,承认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应以当今的时代特征为参照,对经济社会形态和人的发展层面的社会形态作出新的合理的解释.叶险明教授主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展的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特别是"五形态论",而不是要抛弃"五形态论",试图用"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经济时代"等来代替作为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主体的"五形态论"是不妥当的.肖峰教授从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相整合的视角,分析了当代社会形态中的"信息资本主义"和"信息社会主义"问题.孙伟平副研究员指出,由于"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出现,当代社会形态的外延与内涵都正在发生某种变迁,研究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也应该相应地有所改变.
其他文献
毛泽东是 2 0世纪在中国最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家、政治家 ,同时又是对中华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独特贡献的文化巨人 ,是中华民族现代新文化的设计者、倡
在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马克思逐步地超越了一切旧哲学,进而开创出新哲学,即可以称为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这里的“新”,首先指的就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的本
本文描述和评论了政策创新文献,评估了他们的整体贡献.政策推广的研究来源于某种共享的信念,政策推广研究有变量研究和过程研究,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学习的.本文解释了在美国
“中国先进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具
本文论述了江泽民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继承和发展 ,回顾了江泽民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进行的积极探索 ,阐述了江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支撑民族生存的巨大精神支柱和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一代伟人毛泽东以无与伦比的丰功伟绩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
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前,毛泽东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吸收了古今中外许多伦理学家和学派的观点,并且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他重视个人的价值,
共和国史上“大跃进”一词的应用和内涵的演变 ,是共和国经济思想史、三年“大跃进”史的构成内容之一。“跃进”本是汉语中一个普通常用词。周恩来首先用该词来说明 1 956年
明朝前期在贵州建置了两类城镇 ,即以军事职能为主的卫所城镇和以民事管理为主的“郡邑”城镇。从明中期开始 ,贵州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州卫同城”现象 ,即卫所与府、州、县
市场机制在教育中正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其原因何在?市场机制被寄予了何等期待,并在实际中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为回答这样的问题,本论文对其在教育体系的历史性发展过程,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