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同步性的定量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32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自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在心尖长轴观上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sl)及胸骨旁短轴观上的收缩期径向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 Tssr,Tssc).计算左室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f),以左室短轴观乳头肌水平前室间隔和后壁的径向应变的达峰时间之差(TAS-POST)≥130 ms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标准,同时测量18个心肌节段纵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LSDI≥25%作为左室不同步标准.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加(P <0.001或P<0.05);心肌缺血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 LSDI与TAS-POST呈正向线性相关(r=0.676,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LSDI检测左室不同步敏感性高于TAs-POST(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室不同步性,LSDI与TAS-POST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不同步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造影增强程度与部位的相关性.方法 对150例前列腺癌可疑患者行经直肠超声造影检查,并运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对病灶增强的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进行定量测量,比较前列腺周缘区内侧、周缘区外侧及移行区的PI值差异.结果 150例患者中,前列腺癌96例,前列腺增生54例.前列腺癌组病灶PI值大于前列腺增生组[(9.88±3.76) dB对(8.74±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s quantification,VTQ)技术检测移植肝急性排异的可行性.方法 118名患者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1例,肝硬化患者29例,移植肝急性排异患者28例,无并发症移植肝患者30例,排异患者均有肝穿刺病理检查证实,余患者经临床随访证实.应用超声VTQ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肝右叶,获取VTQ值并对不同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人肝V
例1,孕妇23岁.孕1产0,停经24周,来我院行孕期常规超声检查.夫妻非近亲结婚,家族无畸胎史及遗传病史.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6.3 cm,头围22.3 cm,股骨长4.4 cm,肱骨长3.9 cm,羊水指数18 cm,胎儿腹部横切面扫查,可见胃泡无回声,在胎儿肝门部可见一3.4 cm×1.4 cm的椭圆形无回声包块,包块一端起自肝门部,与左右肝内胆管相连(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示
期刊
恶性梗阻性黄疽是由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胆道狭窄或闭塞,就诊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且患者相对生存时间短.近年来,介入治疗因其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已作为一种很好的姑息治疗方法[1].虽然目前超声引导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作为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手段已被公认[2],但不论是超声引导还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引导均有其各自的优缺点.本研究对我院的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
期刊
患者女,49岁.因高血压5年余,头晕2年余来院就诊.体格检查:胸骨上窝可触及搏动性肿块,并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双上肢血压明显高于下肢血压:右上肢170/90 mm Hg(1 mm Hg=0.133 kPa),右下肢120/100 mm Hg;左上肢160/76 mm Hg,左下肢110/90 mm Hg.超声检查:心脏各房、室不大.胸骨上窝切面显示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约20 mm处降主动脉管腔
期刊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参数成像分析对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内复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SonoLiver CAP定量软件对29例患者41个复发灶的超声造影资料进行定量分析,观察复发灶的动态血管模型(dynamic vascular patterns,DVP)彩色编码图、曲线图及定量参数,并进行分型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依DVP模式分为3型:消退型、未消退型及负向型.消退型、未消退型及负向型在DVP彩
目的 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技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机械运动同步性.方法 3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依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两组:A组,LVEF≤35%;B组,35%<LVEF<50%.3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C组).采集受试者心尖两腔观、三腔观、四腔观及胸骨旁左室短轴观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的清晰图像,用Qlab软件测量各切面二尖瓣水平和乳头肌水平各节段自QRS起点至收缩期
目的 探讨超声双重造影(DCEUS)在评价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28例,术前行DCEUS检查,观察病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血管受侵犯的程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采用Kappa法对该方法的重复性进行检验.结果 28例患者中,术中诊断血管侵犯者21例,无血管侵犯者7例.DCEUS判断胰周血管受侵犯者18例,无血管侵犯者10例,其诊断灵敏度为85.71%,特
患者女,51岁.因右上腹不适,隐痛3年余来我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面部、胸腹间、指间、足底散在多个大小为0.2~0.4 cm的红色斑丘疹.口腔黏膜、舌上腭可见多个散在0.1~0.2cm大小毛细血管扩张。
期刊
患者男,53岁.3d前因左腰部痛在当地医院先后2次行肾、输尿管超声检查,诊断为“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左肾积水”,来我院门诊拟行体外碎石治疗.碎石前行超声检查:右肾大小形态正常,集合系统未见结石、积水;左肾大小约11.2cm×6.3 cm,集合系统分离2.4 cm,左侧输尿管上段见一1.0cm×0.6 cm的团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右肝后叶下段见一1.0cm×0 9 cm结节状低回声,略向肝包膜外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