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妇科肿瘤的致病因素较多,病情种类和程度复杂,高龄人群往往受到自身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影响,属于妇科肿瘤的多发群体。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身心康复不仅会受到病情的影响,也会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护理干预能够通过专业的护理科学理念和措施,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轻其他不良因素影响。因此,本研究以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龄妇科恶性肿瘤;睡眠状况;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12-181-01
  前言
  妇科肿瘤是妇科的常见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性发展,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在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还有助于改善如睡眠状况、生活质量方面对患者身心康复的影响[1]。因此,本研究以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护理干预用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综述如下。
  1 妇科肿瘤的病因学及分类
  1.1 妇科肿瘤的病因学分析
  妇科肿瘤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包括个人因素,如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等精神异常状态,肥胖,妊娠期或哺乳期,年龄,妇科炎症等疾病等;在生活因素中,饮食是对恶性肿瘤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之一,以及抽烟饮酒、性行为、运动等;在感染因素中,HPV是导致妇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其他还有单纯疱疹病毒-2、人免疫缺陷病毒、人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在人文社会因素中,年代因素、城乡差别、地区差异、经济收入和文化程度差异均存在较大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健康教育与医学因素都存在较少程度的影响[2]。这些因素都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影响,使抵抗能力下降,导致恶性肿瘤的形成。
  1.2 妇科肿瘤的分类
  妇科肿瘤按照肿瘤部位可大致分为外阴肿瘤、阴道肿瘤、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和输卵管肿瘤。外阴肿瘤和阴道肿瘤种类较多,主要有纤维瘤、平滑肌瘤、汗腺瘤、脂肪瘤、淋巴管瘤、血管瘤等良性肿瘤,恶性肿瘤以外阴鳞状细胞癌和阴道鳞状细胞癌最为多见;子宫肿瘤在所有妇科肿瘤中最为常见,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经研究表明与激素具有相关性,也易于其他肿瘤同时存在;卵巢肿瘤也是多发的妇科肿瘤之一,且恶性卵巢肿瘤还是妇科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其未产妇女中的发病率较高;输卵管肿瘤相对而言较为少见,因肿瘤体积比较小,患者无显著症状,难以诊断。子宫颈癌较为多发,不仅是妇科肿瘤中的首位,也是女性各类恶性肿瘤中的最多发的肿瘤,其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且高发地区较为集中,呈现连接成片的现象。其年龄差异也较为明显,以40-50岁、60-70岁两个年龄段为高发年龄[3]。
  2 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2.1护理干预的意义
  护理干预是基于护理学的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以患者为核心,针对病症特点及患者情况,实施具有助于病情治疗和康复的护理措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保持舒适的环境、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等,围绕着患者整个治疗的过程[4]。妇科肿瘤对于高龄患者来说,对生理和心理的影响都比较大,于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同时,更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预后的生活生活质量。
  2.1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的改善效果
  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在治疗中,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等睡眠问题,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因为身体不适导致失眠的患者,护理干预能够通过伤口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操作改善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对睡眠的影响。大部分患者会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护理干预能够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分析原因等过程,首先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感受,再通过对病情、治疗方式、治疗进展、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等情况的讲解,帮助患者建立正确、客观的认知,其次是通过积极、乐观的态度,鼓励和顾感染患者。当患者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时,睡眠质量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
  2.2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和医疗水平的发展,治疗核心已经从以疾病为本转移到以患者为本,对治疗效果的评价也已经从生存质量转移到生活质量。生活质量包括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在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在生理功能方面,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感,预防感染、出血等并發症情况,还能够通过饮食、运动等指导,促进患者的生理功能恢复[5]。在心理状态方面,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心理疏导作用,不仅对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治疗依从度有良好的效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的心理状态也有显著的效果。在社会关系方面,护理干预能够积极鼓励患者参与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当患者具有良好的正向反馈后会更有益于社会关系的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患者为临床常见病,高龄人群属于多为群体,对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护理干预对于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活质量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有利于保障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史娜,陈鹏,晁华山.评判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和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3):342-344.
  [2]朱莉,张静琼.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J].贵州医药,2017,41(1):108-109.
  [3]佚名.支持性护理干预联合Orem自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癌性贫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6):96-100.
  [4]唐丽娜,曹国芬,王静,等.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妇科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7(a02):332-332.
  [5]张静华,任春霞.沟通达标理论在改善宫颈癌患者行为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6):438-440.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 四川成都 61004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为制定适宜的应对护理措施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筛选出本院心内科在2019/1-2020/1期间接收的50例CHF患者,调查分析以上患者的心理状况,然后将其化分成两组:正常组(17例)和焦虑/抑郁组(33例),然后对比两组的相关调查指标的差异性。结果对CHF患者心理状态造成影响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学历文化、经济能力、心功能评级、CHF常规知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全程无缝隙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并进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和全程无缝隙护理,观察并比较其护理效果。结果:全程无缝隙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血压、心率、皮质醇水平和疼痛度、心理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普外科常规组患者(P<0.05),各方面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普外科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有利于手术患者的身心健康。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对高危新生儿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儿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影响效果,并对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高危新生儿68人,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探讨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发育商评分和后遗症发生率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D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优质护理用于支气管哮喘住院期间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开展研究,在入选研究时分为两组。常规组应用传统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应用优质护理。基于患者疗效和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进行对比探究。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有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骨科低年资护士开展分层次培训对岗位胜任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骨科内的32名低年资护士,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即实验组(n=16)和对照组(n=16),对照组低年资护士开展一般培训,在此基础上实验组低年资护士开展分层次培训,分析对比两种培训方式对护士操作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操作技能评分为(93.41±2.78)分,對照组为(81.47±2.14)分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率和康复的影响。方法 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为基础护理,观察组34例,为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患者抢救效率、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评估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PCI(經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发生率、心肌梗死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正念减压疗法应用于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效果探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常规护理的卵巢癌化疗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收治的采用正念减压疗法干预的卵巢癌化疗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疲乏程度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感觉、情绪、认知、行为疲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登革热疾病中的临床护理。 方法 本文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登革热40例病人,对照组只对于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一般护理干预基础当中加用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 实验组十分满意病人有9例,对照组仅5例;而实验组满意病人有10例,对照组仅6例,实验组有1例病人对于护理的不满意,而对照组患者有9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在小儿支气管哮喘雾化吸入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探讨对其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以本院为单位,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选取76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各38例),其中3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38例为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97.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消化内科的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 截取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进行诊疗的90例消化内科患者,任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45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45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诊疗,最后比较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病情的复发率。 结果 对照组35例总有效(77%)低于研究组43例总有效(95.5%);对照组病情复发在半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