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党报新闻的三个关键要素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Waken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广义新闻来讲,我们所有的媒体都属于党的媒体。而本文所论述的仅指各级党报,认为写好党报新闻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要素,其它都市报及新兴媒体不在论述范畴之内,虽然所论及的内容有交叉部分,但都市报及新媒体自有其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党报新闻 政治性 热点 鲜活新闻
  我国各级党报从中共成立的第一天起,其所办的刊物中,就有其鲜明的特点。《新青年》月刊,曾是五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最著名的革命刊物,对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巨大影响。从1920年9月第八卷起,其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公开宣传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又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新青年》公开宣扬党的方针、政策、主张,实际也奠定了党刊党报宣传的最主要特性——鲜明的政治性。
  鲜明的政治性是党报宣传的要素之一,政治效应是首位的。有人讲,新闻是公正的,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这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美国相关媒体宣称公正性,站在第三者立场,但对伊拉克战争中,无论是哪家媒体关于前线的报道,都受军方管制。攻占巴格达时,群众推翻萨达姆铜像的照片中的群众,大部分是美军士兵扮演的。美国众多媒体所大肆报道的拯救女兵林奇的故事,事后被证实为军方导演。为什么这样做,当然为美国利益服务,证明美国强不可催,证明美国爱兵如子。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新闻舆论是不同阶级或集团意志的体现,都是为团结本阶级,排除敌对阶级的舆论影响。新闻舆论的政治效应就决定了新闻的阶级性,这在世界各国及各个时代都是如此。新闻舆论总是代表本阶级的利益来传播信息,大多时候都充当统治阶级的政治宣传工具。共产党的党报公开宣传政治性第一,符合新闻本质。延安时期的《解放日报》,毛主席亲自撰写社论、亲自为报纸把关,《解放日报》的声音就是党的声音。
  党报鲜明的政治性决定了对党报的编辑记者们的要求,其素质首先体现在要具备把握舆论导向的能力上。作为党报编辑要把好三关,即:政治影响关,正确舆论关,正确事实关。政治关,是编辑一定要有政策水平,对国家或者地方党委政府的大政方针工作重点要了然于心,具有跳出文章看文章,跳出报纸看形势的政治敏感性;舆论关,就是引导公众对符合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能够激励人们、鼓舞人们、引导人们积极进取不断创新事件的关注,形成舆论环境。党报编辑一定要树立正确舆论观,不能空洞说教,或“唱赞歌”,违反新闻规律。事实关,就是保证新闻真实性。对新闻中的关键要素等存有疑问的一一核实,以杜绝在报纸上出现问题。
  党报新闻宣传的关键要素之二是对“热点或焦点”度的把握。社会热点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涉及某一区域或某一群体的社会利益,一直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社会热点报道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编辑记者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理解程度如何。因此,正确对待热点问题,把握热点引导艺术非常重要。党报作为主流媒体,对待社会热点问题不能也不应刻意回避。事实上,深度的对热点问题的解读与报道,有利于还原事实真相,引导公众拓宽视野,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会收到良好效果。2008年汶川大地震,就是一次很好的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把握。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迅速启动抗震救灾报道应急机制,全方位、高密度地展开抗震救灾报道,及时发布灾情权威信息,全面反映救灾工作进展,大力报道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亲切关怀,报道灾区各部门抗灾救灾的措施成效,生动反映抗灾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广泛报道各地区各部门支援帮助受灾地区的感人事迹。许多重要资讯得以在第一时间报道,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信息,为政府立即开展抗震救灾指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保障,也帮助政府掌握了灾情发布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这些报道中,现场连线、专家解读、心理疏导和环境污染等热点话题一个个都得以展现。媒体实事求是的报道,及时传递信息,避免事件产生的恐慌和谣言,同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有效地引导了舆论。
  党报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群众谋利益是为群众服务的根本点,对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也应体现这一点,2001年广西南丹矿区“7·17”重大矿难发生以后,事故真相在当地被隐瞒多日。死难者家属和广大矿工的利益受到严重侵犯。人民日报记者获悉后,赴现场进行了艰苦的采访。在大量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后,写出了多份极具价值的“内参”和系列揭露性报道,使南丹矿难真相得以大白于天下。此举提高了党报的威望,塑造了党报记者的良好形象。许多读者来信和人民网网友反馈表明,这一系列报道极大地提高了党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安徽日报开设的“热点透视”栏目,主要针对社会上和省内出现的热点问题、焦点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该栏目被评为全国新闻名栏目。同样有资料显示,《南京日报》2003年以来,致力于以群众的视角进行新闻选择,关注和报道本省、本市的重大新闻,加大了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改版后,新版《南京日报》零售排名急速靠前,短短15天跻身南京报业零售市场前五名。在2003年12月22日大改版之前,《南京日报》以单位征订为主,每天街头报摊零售量只有8000多份。改版当天上午11点,29901份报纸告罄。
  在把握热点时,党报一定要注意选准选题,只有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典型意义的社会新闻,才应是新闻热点的首选目标。不能把那些新闻价值不大、没有多少警示意义的突发性事件炒热,更不能把那些错误的东西炒热。
  党报新闻的第三个关键要素是对鲜活新闻的抓取。现在很多党报新闻不活,原因有三,:一为选题生硬;二是视角不活,常常居高临下;三是文章写不活,常常表达呆板。现在新闻界推行“走转改”,解决的就是这些问题。
  首先要解决选题和报道角度的生硬问题。有些硬宣传可以软做。比如有篇报道是写北京人生活水平提高的。但选题却从公布的“指数”开始,主题为“北京人进入指数生活”。记者从当天北京交通台的气象预报中加了一条疾病气象指数为引子,报道了北京市相关专家为市民生活服务的生活气象指数已扩大到了三十多种,敏锐地指出“北京人进入指数生活”。这个主题很小,但新意独到,鲜活生动。现在民生报道被列入党报的重点。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政府对民生的投入都是报道的集中点,如何把民生报道写活,关键看选题。这些选题如果只报道政府投入多少多少现金,加大力度等等,都是些数字和官方语言,就显得生硬,不如从一家一人一村的个案开始,用他们身上的变化,折射政府的民生投入,民生之政,从而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在选取角度上,党报可以有个案报道,有小特写,有图片,有图表,尽可能多样化,显示出更多的视角,让人一目了然。
  写活报道还要充分运用好语言。现在有种不好的倾向,不管什么样的题材,都用一样的结构,都用类似的语句,用新闻八股来写,这样,即使题材再好,这样的新闻也不会活。新闻语言要写出现场感,让人身临其境,才算活。一位记者写到深山打野猪,为民除害。在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叭……叭……叭……两分钟之内,三声枪响过后,一头正在狂奔的凶猛野猪饮弹倒地。接着,猎犬的叫声撕破了山谷的宁静。打中了……打中了……猎人们和猎犬一样在狂呼乱叫。”这个小段落很短,文字也不多,但却能将读者带回现场。 “一头正在狂奔的凶猛野猪饮弹倒地”,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的现场画面。“叭……叭……叭……”、“打中了……打中了……”前面的声音描写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枪声,后面人的狂呼则展现了猎人击毙野猪时的狂欢之情。“猎犬的叫声撕破了山谷的宁静”,此话则将读者带到一个幽静的山谷,而在山谷里又仿佛看到了猎人击毙野猪时,猎犬的兴奋之情。有情、有景、有声,读者读起来自然一气呵成,感到不枯燥,并能激起读者读下去的欲望。
  这样文字活色生香,充满现场感。因此,作为党报的记者编辑提高自身的写作技巧是永远的目标。我们要在文字写作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以驾驭处理不同的新闻题材,打破以往写作的旧模式,有所创新,有意识地去把新闻写活,照顾不同的读者群。
  参考文献
  ①李玉泉,《媒体时代的新闻危机及应对策略》,http://vod.yuol.cn/playV-
  ideo?video.videoId=297
  ②江作苏,《媒体责任造就公信力》,《传媒》,2007(12)
  (作者单位:安徽日报社)
  责编:刘冰石
其他文献
甬政发[2018]2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
期刊
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ZJBC19-2019-0002甬农发[2019]94号各区县(市)农业农村局、杭州湾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大榭开发区社区管理局、宁波国家高新区经发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经
甬政办发[2018]69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宁波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现将调整后的委员会组成人
期刊
历史总是在回味中意味深长。 2002-2012,十年来,作为全国包产到户发源地山南镇,这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孕育着怎样的醇厚与绵长?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继续运用公益广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新闻媒体和全社会参与创作具有安徽特色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物价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的通知》(甬政办发[2018]11号),已于2018年1月24日印发,自2017年1月1日起执行。一、
期刊
期刊
甬政办发[2018]67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为更加及时、准确把握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管理手段,进一
期刊
“六月流金,瓜果飘香。”伴着夏日的凉风,庐阳区三十岗乡迎来了又一个多彩季节,2014合肥·庐阳三十岗采摘节暨第十一届西瓜旅游文化节于5月31日开幕。
甬政发[2018]4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精神和有关要求,经有关部门推荐申报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委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