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自身发展受到多项因素的限制,在进行全面预算工作的过程中会面对较为复杂的计算环节,往往还无法达到良好的计算效果。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以及信息化解决对策进行探析,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对预算管理问题中重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旨在促进建筑企业预算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信息化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各个建筑企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当前建筑施工实际建设项目信息量较大,加上施工建设团队大多都是临时组建的,所以对于建筑企业展开全面预算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目前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程度较低,建筑企业进行预算工作的大多都是会计财务部门,信息数据采集工作任务较重,预算管理工作实际实施的作用不够明显。
1、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点分析
1.1施工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组成要素较多
目前每项建筑工程都需要较多的组成部门及个人组成要素构成,项目总经理对项目活动整体负责,对各项建设性活动整体进行管理调控。建筑企业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对不同专业类别的项目进行管理,每层机构都有下属机关,层层管辖、约束。各个部门使用的资源实际准确性对于企业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此外通过繁琐的计算环节加上后续的汇总工作都会影响到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1]。
1.2项目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会诱发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承建一类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各项变化因素对于建筑项目预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项目实际建设周期较长使得相关管理部门不能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计划进行调整,从而预算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此外当前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不相符合,工程造价主要用于工程承包与发包计价,根据实际资源的消耗情况对单价进行确定,主要有人工费、机械材料费、管理费等构成。财务预算是对企业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以及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有资金流量表等构成。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之间在实际科目内容上存在相应的差异,企业相关部门根据经营口径进行实际报价,做出相关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之间的差距使得总体预算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1.3预算管理工作实际监控不足
良好的预算控制管理工作应该是在业务实际进行之前展开的,需要根据相关程序展开预算工作,并且根据固定化的审批方式对业务进行调整。当前受到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的影响,人工的方式进行预算不能使得数据得到有效手机。建筑行业自身发展融入了大量的数据,所以当前要完善预算方面的工作,需要借助相关数据作为保障。信息化程度较低最终会导致建筑惬意实际预算工作不能进行深刻分析,最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造成影响[2]。
2、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解决对策探析
2.1构建预算工作一体化体系,加强预算管理
现阶段需要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使得管理系统中能够涵盖核心指标预算、业务预算、资金预算等内容。对于建筑企业年度预算计划进行有效规划,使得项目建设预算能够进行逐级分解完成。目前项目实际组织实施范围中需要包括建设相关各个基本组成单位、项目分公司、控股公司等。年度整体预算是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际表现,应该与企业相关计划和预算周期有效对接,与各项数据监控平台进行对接,所以要求系统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做好接口工作,实现预算一体化管理[3]。
2.2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相互连接
当前需要对工程造价以及财务预算展开有效梳理,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建立的完善的发展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解,使得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按照工程造价的相关标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预算进行分析,再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有效转换,使得财务预算能够有效输出,且输出的实际数值更具有代表性。
2.3提高预算决策的整体力度
当前大多操作系统自身不能对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控,所以建筑企业可以从自身已有的管理平台出发,比如可以加强相关审批平台的工作,使得系统预算监控功能可以有效提升。等到系统功能得到完善之后,不同系统与信息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对应管理,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对预算数值进行分析,通过预算额来计算总数,再对比预算额的完成标准,从而使得预算审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有效加强了预算工作的事前监控环节,为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4]。
2.4发挥系统的分析功能,提高预算工作的整体效率
通过造价预算系统的实际分析能力,能够在系统中进行明确的分析计算,对于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及预算工作主要结构展开探析。此外,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实现各个系统的综合使用,对于各个数据进行分层操作,这样能够全面提升系统操作的灵活性,能够为预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操作平台[5]。
2.5優化预算管理人员结构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专业性的技术人员来提供保障,所以目前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员组成结构,对已有的预算工作的管理人员定期展开培训教育,使其信息化素质和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更好地适应现阶段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属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数据的补充加上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传统建筑企业繁重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简化。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能够有效积累企业发展建设所需要的运行数据,在原有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实际的预算分析能力,从而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要宝琴.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J].商,2016(32):22.
[2]贺荣利.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解决方案[J].现代商业,2010(33):64.
[3]赵彦霞.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4602-4603.
[4]张满仓.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92-92.
[5]贾嘉盛.施工企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机制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7):28-28.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信息化
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各个建筑企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当前建筑施工实际建设项目信息量较大,加上施工建设团队大多都是临时组建的,所以对于建筑企业展开全面预算工作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此外目前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程度较低,建筑企业进行预算工作的大多都是会计财务部门,信息数据采集工作任务较重,预算管理工作实际实施的作用不够明显。
1、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点分析
1.1施工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组成要素较多
目前每项建筑工程都需要较多的组成部门及个人组成要素构成,项目总经理对项目活动整体负责,对各项建设性活动整体进行管理调控。建筑企业其他相关部门的人员对不同专业类别的项目进行管理,每层机构都有下属机关,层层管辖、约束。各个部门使用的资源实际准确性对于企业预算工作的准确性具有较大影响,此外通过繁琐的计算环节加上后续的汇总工作都会影响到预算工作的整体质量[1]。
1.2项目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会诱发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承建一类大型的工程建设项目,实际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各项变化因素对于建筑项目预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此外,项目实际建设周期较长使得相关管理部门不能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计划进行调整,从而预算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此外当前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不相符合,工程造价主要用于工程承包与发包计价,根据实际资源的消耗情况对单价进行确定,主要有人工费、机械材料费、管理费等构成。财务预算是对企业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以及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有资金流量表等构成。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之间在实际科目内容上存在相应的差异,企业相关部门根据经营口径进行实际报价,做出相关预算,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之间的差距使得总体预算的准确性受到影响。
1.3预算管理工作实际监控不足
良好的预算控制管理工作应该是在业务实际进行之前展开的,需要根据相关程序展开预算工作,并且根据固定化的审批方式对业务进行调整。当前受到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的影响,人工的方式进行预算不能使得数据得到有效手机。建筑行业自身发展融入了大量的数据,所以当前要完善预算方面的工作,需要借助相关数据作为保障。信息化程度较低最终会导致建筑惬意实际预算工作不能进行深刻分析,最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造成影响[2]。
2、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解决对策探析
2.1构建预算工作一体化体系,加强预算管理
现阶段需要对预算管理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使得管理系统中能够涵盖核心指标预算、业务预算、资金预算等内容。对于建筑企业年度预算计划进行有效规划,使得项目建设预算能够进行逐级分解完成。目前项目实际组织实施范围中需要包括建设相关各个基本组成单位、项目分公司、控股公司等。年度整体预算是企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际表现,应该与企业相关计划和预算周期有效对接,与各项数据监控平台进行对接,所以要求系统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做好接口工作,实现预算一体化管理[3]。
2.2工程造价与财务预算相互连接
当前需要对工程造价以及财务预算展开有效梳理,使得二者之间能够建立的完善的发展关系,对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解,使得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按照工程造价的相关标准对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预算进行分析,再通过各个系统之间的有效转换,使得财务预算能够有效输出,且输出的实际数值更具有代表性。
2.3提高预算决策的整体力度
当前大多操作系统自身不能对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监控,所以建筑企业可以从自身已有的管理平台出发,比如可以加强相关审批平台的工作,使得系统预算监控功能可以有效提升。等到系统功能得到完善之后,不同系统与信息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对应管理,从而使得系统可以对预算数值进行分析,通过预算额来计算总数,再对比预算额的完成标准,从而使得预算审批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有效加强了预算工作的事前监控环节,为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4]。
2.4发挥系统的分析功能,提高预算工作的整体效率
通过造价预算系统的实际分析能力,能够在系统中进行明确的分析计算,对于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分析,以及预算工作主要结构展开探析。此外,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实现各个系统的综合使用,对于各个数据进行分层操作,这样能够全面提升系统操作的灵活性,能够为预算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操作平台[5]。
2.5優化预算管理人员结构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相关专业性的技术人员来提供保障,所以目前建筑企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人员组成结构,对已有的预算工作的管理人员定期展开培训教育,使其信息化素质和专业能力有效提升,更好地适应现阶段预算管理工作的需要。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属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通过数据的补充加上信息化预算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能够使得传统建筑企业繁重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简化。通过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能够有效积累企业发展建设所需要的运行数据,在原有财务数据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实际的预算分析能力,从而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目标。
参考文献:
[1]要宝琴.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难点及信息化解决方案[J].商,2016(32):22.
[2]贺荣利.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解决方案[J].现代商业,2010(33):64.
[3]赵彦霞.建筑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5):4602-4603.
[4]张满仓.施工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92-92.
[5]贾嘉盛.施工企业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机制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5,(7):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