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与艺术院校大学外语教学融合的改革探索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艺术专业大学英语的教学正处于全面的改革阶段。将产出导向法引入艺术专业大学英语的课堂,根据学生的专业、个性、兴趣,制定明确的产出目的,设置符合艺术院校特点的大学英语课程,有效地完成产出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艺术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艺术院校;大学英语
  艺术院校现阶段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就是集合“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于一身的综合课程。大学英语课程就其性质而言,既要致力于语音综合技能的提高,又要发挥其作为通识课的作用,加强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以课文讲解为中心,对文章内容、文章结构、长难句、字词进行详细讲评;考察方式也以词汇记忆为主。这种重视学生的输入,轻视学生输出的教学方式,其弊端是学生们积累的语言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转化为语言技能。艺术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上,主要的问题是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较低,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因此,针对艺术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引入“产出导向法”将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学习英语,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一、产出导向法
  “产出导向法”是文秋芳教授在2014年提出的教学理论。早期研究输出驱动假设,后来研究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到最后阶段POA体系的形成。POA的学习理论是以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为基础,以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理论为核心,通过教师这一媒介,使学生的输入性学习与产出性学习运用紧密结合,最终能够形成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二、艺术院校英语课程的开发及课程的建设
  1.课程开发的目标定位
  “产出导向法”的理论体系由三部分构成: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其中教学理念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和“全人教育说”。教学假设包括“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教学理念是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的指导思想,教学假设是教学流程的理论支撑,教学流程是教学理念和教学假设的实现形式(文秋芳,2015)。
  由于文化交流的需要,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创造更好的英语文化和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能够在跨文化的语境之下提高语言基本功,提高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学目的之一是了解一些传统文化和其相应的英文表达,避免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出现因为文化冲突造成麻烦和错误。
  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目标分为交际目标和语音目标。交际目标是指“用英语做事”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结束之前能以新闻采访的形式完成输出,通过提问和回答的采访形式完成输出过程。语言目标是指学生掌握課文中出现的单词、短语,并且能够正确表达支持方和反对方(如proponent, advocate; opponent, critic)以及表示反驳之前的让步的表达(如one cannot do it that … but 等)。
  产出导向法的学习理念是“学用一体说”。以“输出为驱动”“输入促成”和“选择性学习”三个理论假设用来作为设计教学的基础。该实验的对象是播音主持专业二年级本科的学生,人数为40人。教学实验时间暂定两周,教材为《新视野大学英语》Unit 1 Time-conscious Americans。由于学生对英美文化有着很强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外国文化,让外国文化为我所用,这也是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选择这一单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热情,为后期语言的运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2.校本课程设置
  教师将单元任务设定为场景采访。要求学生以“Does culture difference have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for culture communication ?”为题目,以两人为一小组,一次提问与回答的采访场景展现。45分钟内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充分考虑了任务的难度,任务的交际价值,以及任务的教学价值。作为单元教学任务,一定不能过大、过于开放。同时,作为课程教学目标的一个子目标,任务既要有“潜在的交流价值”(文秋芳2014:7),也应该有教学价值,都为课程总目标服务。“文化冲突”这一话题有利于学生对热点问题发表看法,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与“以教材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截然不同。在“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产出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是在教师的有效促成之下。教师为了指导学生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必须指导学生在他们输入材料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简单地接受任务和完成任务。在“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之下,在每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一个无形的指导者,指导者助力学生们发挥自己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语言学习和交流的障碍,达到最终完成产出任务的目的。
  3.评价方式改革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课程产出的过程当中给出现场的教学评价。现场评价的优势在于能够对学生输出的产出任务进行最有效的教学协助和学习导向。教学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产出任务进行的过后评价。因为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目的强调的是“以学习为中心”,而非过分重视“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对学生任务的输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这一过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分级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协助学生学习,不会因为输出的任务难度大而放弃了英语的学习。
  口语产出任务的评价可以分为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即时评价在“促成”环节的检查部分完成的。延时评价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和要求,在自己经过了课外复习和课后练习的巩固之后,最终将口语产出的成果交给教师,等待教师的评价。本课程采用延时评价。
  4.校本课程实施成效
  教师与学生明确内容、形式和表达三个方面评价标准。学生口语输出的内容要与主题紧密联系,语言表达内容充实;语言表达要准确,其中包括用词、语法、句子结构运用恰当。在此基础上,口语表达清晰流畅。第二环节是提高口语输出的成果。教师事先要给予学生提示,告知学生产出任务完成的最后期限和学习过程中如何提高自己。现阶段由于移动设备发达,口语产出任务的提交可以通过QQ或微信提交采访视频。第三环节是教师在课堂展示口语任务、做出评价。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差异性,让学生反思自己如何提高口语输出,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升。
  三、产出导向法实施的难点
  “产出导向法”是对学用分离的挑战,它以产出为教学起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又以产出为目标,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用促学,突出强调语音的实践性。这一理论不仅给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带来理念和方法的改进,而且对大学英语的实践教学带来启示。
  经过几轮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产出导向法的应用过程中,教学任务的设计、学生输入材料的选取、输出的评价都非常具有挑战性。最难的是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的转变。课程设置虽然以输出为主要目的和驱动,但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的输出量不平衡。以课文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内容,课文的讲解中教师都力争面面俱到,但往往会忽视学生的语言输出环节。误区之一是即使给学生精心布置了输出任务,但课堂的输入内容与输出任务并无太大关联,学生学到的语言知识无法做到有效地运用。
  四、结语
  积极推进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符合当前的社会形势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产出导向法”为构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同时,构建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促进这一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尽管在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随着近年来教育技术的不断革新、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和人们对自我学习的高度重视,挑战和困难是可以很好应对和逐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 ”理论体系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7):547-558.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和问题驱动假设:论述新世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R].首届全国英语专业院系主任高级论坛,上海:2007.
  [3]张伶俐.“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J].现代外语,2017(3):369-376.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特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对称谓的看法。方法采取随机问卷形式,对特需科住院患者130例进行调查,调查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其最容易接受的称谓如职业、职务、年龄、性别、床号、姓名等。结果选择根据性别的患者最多,占44.9%,其次为选择根据职务的占29.7%。结论对于特需病房患者采用尊称,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期刊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行为现状及异常患病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患病行为问卷"对98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心理取向因子异常者占38.8%,疾病确信因子异常者占46.9%,疑病指数异常者占43.9%;影响患者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和自觉工作紧张度.结论 护士应重视高血压患者的患病认知教育,尤其要做好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高、自觉工作紧张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
摘要:中职学生属于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群体,他们是独立意义的人,有着独立的思想,但目前我国中职学生仍然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而对这些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就是培养和教育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使之能够受用于他们的一生。本文从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实际问题角度入手,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针对当前我国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目的 探讨护理指导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行三件套可膨胀性阴茎假体植入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45例行三件套可膨胀性阴茎假体植入术的ED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后伤口和植入假体护理及出院后假体的使用指导进行总结.结果 45例患者中1例发生单侧圆柱体穿出尿道取出后伤口愈合,其余患者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随访10个月以上,术后阴茎勃起良好,性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良好的术前健康教育和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对预防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并发造影剂肾病(RCIN)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加支架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0例患者中298例水化成功,2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占0.67%.结论 心血管疚病介入治疗患者在造影前后加强水化,特别是术后静脉补液及严格监测尿量可有效预防RCIN的发生。
摘要: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具有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人才,随着现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也加强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掌握良好创新实践能力为教育目标,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将所学知识与技巧有效且合理的应用,让高职院校美术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学生人生奠定基础。本文就将对高职院校美术油画教学中培养创新绘画能力的有效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摘要:本文基于贵州黔东南收集的蝴蝶妈妈苗族绣片图案,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分析研究,首先对该绣片的尺寸、材质、颜色搭配、构图形式、图案特点、绣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概述和分析;接着通过逆向分析,对其制作工艺进行详细分解;根据该绣片的图案样式及构成形式,对蝴蝶妈妈图案的寓意进行相应解读,最后根据分析出的结果推测出该蝴蝶妈妈图案绣片应为贵州黄平与施秉一带的苗绣这一结论,在总结相关信息后对该绣片进行制作步骤复
目的 分析综合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管路、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规律,为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入住ICU的25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下呼吸道、呼吸机管路同时按时问采样、ICU工作人员手拭子标本同期采样,常规方法 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下呼吸道送检标本185份,分离病原菌224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0%,白色念珠菌占14.29%;呼吸机管路送检标本484份,分离病原菌372
目的 探讨提高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的插胃管新方法.方法 采用插胃管时摇高床头30~40°,石蜡油润滑胃管前40~45 cm,用手直接送胃管的方法.观察新方法的效果,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新法与旧法比较,插胃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93.33%、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法插胃管能提高一次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
目的 探讨学龄期脑瘫患儿失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1例学龄期脑瘫患儿采取了护士和患儿或其家长访谈式的调查法,调查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其睡眠障碍情况.结果 21例患儿中入睡时间>30 min有17例,夜间觉醒时间>2次有2例,睡眠持续时间>6 h有11例.结论 学龄期脑瘫患儿失眠原因主要有环境、心理、生活和疾病因素,结合中医特色提出护理对策,为临床循证护理提高小儿生存质量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