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18-01
  创设开放性教学环境,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尊严还给学生,把童趣还给学生,把自主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活动本身给人带来的快乐,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开放组织形式,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活跃、和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潜能、创造性、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老师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孩子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让孩子在观察、操作、猜测、想象、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比如:我在教学《三角形》一课中,我这样设计: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四边形模型,再演示一下:用力拽着它们的角住外拉,观察有什么变化?从中比较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征,再趁机引导学生:“那你能否使四边形也具有稳定性呢?比如我们用的桌、椅坏了怎样修理好它?”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棒、小圆钉,在自制模具上比划着,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情绪高涨,哪怕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发现,去探索,他們都能找回自信,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和快乐。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潜力,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理,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最佳状态。比如:我教学《认识时间》一课,首先播放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猜谜语”——“一匹马儿三条腿,日夜奔跑不怕累,马蹄嗒嗒提醒你,时间一定要珍惜!”让学生猜,再组织学生讨论钟、表的作用,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很快进入学习情境,这时,抓住良机向学生进行“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教育,效果非常明显;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时,课前,我拿出5元钱,有意识地请一名学生(成绩较差的)购买5支铅笔、4本练习薄。教学时,首先让这位同学介绍购买铅笔、练习薄的单价、数量及总价。紧接着抓住此契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购买铅笔、练习薄分别用去多少钱?”、“两项共用去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等问题,再让各小组同学分别汇报讨论结果 ,并概括出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最后引导学生思考:“如果5元钱交给你,你会怎样合理地购买所需要的学习用品?”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中乐趣,体会数学应用的成功,体会成功的愉悦,培养其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增强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这样,不仅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知识关系,还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深化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2开放思维角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不断深化情感体验,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他们的个性更飞扬。例如:我在教学小数性质时,我出示“5,50,500”这三个不同的整数,并提出问题:“在三个数的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能让它们相等吗?”问题提出后,许多同学举手抢答,经过热烈争论,得出了结论(并板书)即:5元=50角=500分,5米=50分米=500厘米……我又因势利导地提出:“上列等式中的名数只用元,不用角、分;或只用米,不用分米、厘米,你能表示吗?”学生们沉思片刻后,马上想起了小数,异中同声地回答:“能!”并纷纷要求板演。请一生板演的结果是: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这样,合理运用新旧知识联系和知识迁移规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推导出新知识,小数的性质很快就得出了理性的结论,同时,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过程中体验了数学思考的快乐和克服挑战性问题后的精神满足。这时,对运用小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自然会轻松自如地迎刃而解。
  3开放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贴近生活,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比如我在教学行程问题时,针对相向、反向、相遇、同地、同向、追及等数学名词述语,在室外操场组织学生演示,再让学生模拟如:“某人先步行到县城,另一个人半小时后从同地骑自行车去县城,多少时间能相遇?”等事例。这样,不仅使学生弄清了数学述语的含义,更明朗了道理。又如在教学余数问题时,我组织课外游戏活动——先让学生出示学具△、□、○各5个,并依次按△、□、○、△、□、○……的顺序排列在课桌上,再让学生向我提问第几个图形是什么图形。如学生问第九个是什么图形,答:“圆形”。“第十一个呢?”“正方形。”学生先好奇地认为老师能神猜。当我讲出除以3余几能准确作答的规律后,反问学生第十三个是什么图形,学生也能很快地答出是三角形。这种方法,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不仅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意义,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寻找余数的规律。这种直观的教学活动能充分借助儿童的生活背景开展,不仅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选择数据和把生活实际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活动理解数学知识、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强化了学生的主动性。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来自南疆白绒山羊核心群2个不同群体的3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羊的体重(body weight, BW)、产绒量(cashmere weight, CW)、绒纤维直径(fiber diameter, FD)、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04-02  问题是思维的载体,更是思维的原动力.一节优质的数学课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问题的设计,换句话说,一堂数学课的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设计不仅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深刻理解所学知识,更能通过高水平问题的解决来建构新的知识.精妙的问题不仅能使课堂流畅自然,更能激活学生的深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03-01  一所学校无论大小,但都要牵涉到人、钱、事、物。既要协调上下内外关系,也要建立必要的社会关系。那么一个校长在学校管理之中,有诸多的治校之道,为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就一个调整,两个夯实,三个明确,四个处理,从四个方面谈学校管理中的细节:  1调整一个心态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平和的心态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09-01  幼儿园的课程与幼儿息息相关,无论是教育活动还是日常生活琐事都围绕幼儿生活展开,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摸索,我发现课程的生成和展开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我从事幼儿教育的经历,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在生成主题和建构的课程对比,感受颇深。从去年开始,我园开始实施幼儿园发展能力课程。在发展幼儿能力课程实践中,我
期刊
【摘要】高考冲刺复习阶段的复习成效,关系到备考的整体复习效果。把握好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是提高复习效率,保障复习成效,取得理想高考成绩的关键。  【关键词】高考备考; 复习策略【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14-01  临近每年六月的时候,是高考冲刺复习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复习成效,关系到备考的整体复习效果。把握好这一阶段的复习
【摘要】学习文言作品,可以使学生吸取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丰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从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很多职校的文言文教学现状多不理想,文言文教学的缺失将会造成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方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认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职高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和学生的实际
【中圖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17-02  Introduction and purpose:  My paper will mainly discuss how task-based approach is practiced in the ESL class. I will introduce Task-Based Learning
【摘要】新的一轮职业中专教学改革正在开展,究竟怎样进行新课标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教师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应该更加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一、职业中专数学教学面临的教学难题。二、职专数学教学的改进方案: (一)、夯实数学基础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二)、回归本质,以学生为教育主体(三)、良好的情景切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四)、 挖掘数学内在美,培养学生的数学鉴赏能力。 总之,在新课
【摘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会教书,传授知识,更要会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然而课堂并不像我们设计好的教案,井井有条的进行,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事件,如何恰当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是对教育工作者教育技巧、教育艺术和教育机智的考验。  【关键词】课堂;突发事件;原则【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121-01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