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眼球动态旋转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3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眼球动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

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对近视及近视性散光133例(235只眼)应用阿玛仕准分子激光仪行LASIK手术,按照眼别、术前屈光度分组后,观察术中眼球动态旋转的方向和角度。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

动态旋转角度范围(绝对值)0°~7.88°。右眼动态旋转角度范围(绝对值)0°~7.77°,平均为1.74°±1.46°;左眼动态旋转角度范围(绝对值) 0°~7.88°,平均为1.90°±1.54°,右眼与左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P=0.25)。133例(235只眼)均测出了动态旋转:内旋者26只眼(11.06%),旋转角度0°~7.88°,平均为2.03°±2.05°;外旋者12只眼(5.11%),旋转角度0.18° ~ 6.81°,平均为2.16°±1.87°;混合性旋转197只眼(83.83%),旋转角度0.01° ~ 5.79°,平均为1.74°±1.34°。全部235眼动态旋转幅度为0.01°~10.5°,平均为3.54°±2.00°;右眼平均幅度为3.26°±1.65°,左眼平均幅度为3.33°±1.7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20)。动态旋转幅度:术前屈光度高度组>屈光度中度组>屈光度低度组,且3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P=0.001;t=3.04,P=0.002;t=6.06,P=0.001)。

结论

LASIK术中眼球均发生动态旋转,近视度愈高,旋转角度和总幅度愈大,因此需要实时测量动态旋转并调整激光发射位置进行补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外因性眼内炎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06年8月至2013年12月外因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本院前期的研究结果对比。共116例(116只眼),年龄18~90岁,平均(48.16±15.56)岁。男77例,女39例。95.69%(111只眼)患者采取玻璃体切除及玻璃体内注药方法治疗。随访1~12个月。结果眼球穿孔伤导致的眼内炎83只眼,白内障手术后感染24只眼,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胰腺癌、15例胰岛素瘤和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和Smac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L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9% (34/46)、73.3% (11/15)和14.3% (2/14)。胰腺癌、胰岛素瘤均高表达,两者
目的观察2.2 mm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高度近视黄斑孔视网膜脱离53例(55只眼),行2.2 mm微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23 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眼压、最佳矫正视力、黄斑孔的闭合情况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术后早期出现高眼压18只眼(32.73%),14只眼经药物
目的:观察与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在老年胆结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观察对象是选取80例老年胆结石,患者于2016年1月-2019年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
期刊
目的:比较直接药敏检验和常规药敏检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与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全身感染病人共300人,在无菌操作的规范指导下收集患者
目的 探讨情志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焦虑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86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
期刊
毫针刺法,是指利用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穴位,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疗疾病的目的.rn针灸前准备rn选择针具:临床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