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巴黎时间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许,正在翻修中的世界文化瑰宝、享有举世盛名的巴黎圣母院燃起熊熊大火,曾在无数脍炙人口名著中亮相的教堂顶哥特式尖塔在众目睽睽之下轰然坍塌。这座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345年的巴黎“地标”,遭受了迄今空前的一次浩劫。 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中写道: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黎时间2019年4月15日18时50分许,正在翻修中的世界文化瑰宝、享有举世盛名的巴黎圣母院燃起熊熊大火,曾在无数脍炙人口名著中亮相的教堂顶哥特式尖塔在众目睽睽之下轰然坍塌。这座始建于1163年、竣工于1345年的巴黎“地标”,遭受了迄今空前的一次浩劫。
4月16日,圆明园遗址公园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一文。文中写道:159年前,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圆明园后,譴责最深的是个法国人,而这个人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而现在,因雨果名著而闻名天下的巴黎圣母院也遭受了烈焰之苦。……这一刻的中国人,怎能不想起,背负了一百多年圆明园烧毁的心灵创伤,何其艰难、何其罔然,可惜圣母院,可惜圆明园,文化不应该这样毁灭,更不应该人为践踏……衷心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
没有泄恨,没有仇视,有的是感喟和祈福……圆明园官方恰如其时的发声,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风范。(资料来源:人民网)
微言大义:圆明园官方的发声是化尽千言万语后的抚慰,也是最刻骨铭心的警醒。这一刻,或许世界更能理解:何为文明,文明何为。
适用话题:文明与文化;大国风范;为
其他文献
从前,比起中国的诗词,我更偏爱西方的诗作。 西方文化往往直接而强烈地表达情感,像莎士比亚的戏剧、王尔德的诗篇——“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无不给人以情感上的震撼,它们就像墙上恣意张扬的涂鸦,耳机里节奏鲜明的摇滚,带给人感官上极大的冲击。 在读那些西方诗作时,我的心情常和诗人华丽的辞藻一起跌宕起伏。“我怎能够把你来比拟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我
胸怀襟抱,可以很大很大,大到铺设宇宙,没有什么可以覆盖它的辽阔疆域。它也可以很小很小,小到只容纳下一个人、一粒芝麻、一个病毒。一丝雨,就把它淹没了;一缕风,就把它粉碎了;一句流言,就让它痛不欲生;一个阴谋,就能让它万劫不复。 因此,胸怀襟抱,有等次。一等襟抱,在大。大的基本标志,在能容,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据说,美国总统林肯曾试图跟政敌交朋友,引起一官员不满。他
阳光洒落,蝶儿飞舞,眼前是公园中老人、青年、少年的身影。听到的是每个人青春的话语,看到的是美丽与幸福交织成的一幅富有青春色彩的画卷。 青春是永不凋零之花 “搬家了,”手忙脚乱的爷爷奶奶和我,正在整理东西。我随手将一朵塑料花扔进垃圾桶。爷爷连忙捡起,掸去灰尘,放在箱子里。 “这可不能丢。”爷爷眼角闪烁起泪光,“年轻时,在战场上,一枚子弹飞过,战友向我扑来。我躲过了这枚子弹,战友却牺牲了。临死之
【备考金题·命题作文】 “喜欢看你的嘴角,喜欢看你的眉梢,白云挂在那蓝天,像你的微笑。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这首歌曲优美动听,深受人们喜爱。请以“你笑起来真好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导引】 写作此题,需要抓住题目中“你”“笑”“好看”三个关键词进行认真审题
【模拟金题】 2020年的春节太不寻常,这个春天也太不寻常。一场新冠肺炎病毒从武汉向祖国各地肆虐,疫情改变了我们欢度春节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度过寒假的方式,改变了我们上课的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在这一段漫长的日子里,伤痛与希望交织,不安与感动交织,慨叹与尊重交织……这段漫长的日子,成了我们呆在家里等待春暖花开的日子。请用文字讲述这个特殊时期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传达出你感受到的人性
鸟对孔雀说:你以前在高空飞,多自由!现在飞得这么低,翅膀变绚丽了,身體却沉重了。曾和雄鹰做伴的你,倒和鸡鸭为伍了! 孔雀说:我也想飞上天,但有种光,太有诱惑力,一沾上它,不但翅膀被束缚,自由的天性也磨没了。 鸟问:什么光?孔雀答:人们注视的目光。 (南亭摘自2018年9月8日《今晚报》)
回忆中有一朵花,以温暖的阳光为背景,绽放着她最好看的样子。 我第一次见到它是在一个初夏的清晨。北方初夏的清晨,仍未褪尽夜间的凉——不能算是寒冷,可若是不穿外衣却可能打几个喷嚏。空气中能闻到草木的郁郁葱葱,与露水的透亮清新,二三鸟鸣入耳,唤醒人在清晨特有的对新生和开始的热爱,从而喜悦,向往着一花一木,阳光与风。 怀着这样莫名的喜悦,我走进了大姨的院子。几株杏树安然立在边上,不算高大,但十分挺拔,
途经山东济南时,在章丘区明水街道上见得一幅《醉花阴》的词意画。 画中的女子被刻意描绘得过分纤瘦修长。女子身旁一株芭蕉与半显青瓦的房檐齐高。画中另有几株番红,满院落花。簟竹阑干之间鸟雀相啼,俨然是一幅江南小景。因而那画中芭蕉长得那般繁茂葱郁便也不足为奇。 在山东匆忙停宿的两日里,便因那幅画怀念起过往在涟水小住的日子。 涟水姨夫家的门前有两个长长的石槽,石槽里培上土,种植着几株阔叶芭蕉。六七岁去
小雨淅淅沥沥地飘下,还未湿透衣衫就已飘散如云,给人带来些许清凉的寒意,我的心却湿润了…… “出去走走吧。”妈妈带着不容反驳的口气夺走了我手中的书,关闭手机中的音乐,我不情愿地轻哼,慢吞吞地穿上鞋,心里竟溢出一丝不满,这情绪随着我脚步的动作漾出,填满心房。 夜晚的街市繁华而又忙碌,形形色色的人们脚步匆匆,或许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赶着去哪儿。可就在这热闹的街上,夜晚独有的凉意笼罩着每一个人,店家热情
【模拟金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其实,人生何尝不是由一场场目送组合而成的呢?长大的我们,目送着童年的离去,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芳华的流逝,也目送着生活的变迁,时代的变革…… 请以“目送”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思路导引】 “目送”的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