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未动 数据先行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oodd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自然引起军事领域高度关注。在未来战场上,漠视数据就是漠视生命,克劳塞维茨所谓的“战争迷雾”在科技之光的映照下,必将极大地趋向弥散化,作战较量进入相对透明的“精算时代”,乃智能化战争的大势所趋。如何看待大数据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未来战争的问题,军事领域的数据之争,绝不仅仅是作战资源之争,更是作战方法之争,作战理念之争。
  小战争,大数据
  告别20世纪两场血与火交织的世界大战,在颠覆性技术的催生与掣肘下,未来的人类战争走向小型化、隐形化及全域化。战争变小,数据变大,战场变透,数据变精,战法变活,数据变聪。恰如隐没在海面之下的冰山一样,看不见的数据才是未来战争真正较量的重心所在。
  战争变小,数据变“大”。从古代的自然中心战到近代的机器中心战,直到现代的信息中心战或网络中心战,军事技术进步与战场军队规模之间一直存在着某种张力,军事技术打击力、防护力的提高倾向于限制战场军队规模的扩张,而机动力、信息力的进步,则对战场军队规模有正逆双向影响。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使战场军队规模在两次世界大战达到顶峰。技术重构战场,反应在信息维度,就是战场数据量急剧攀升。如在阿富汗战争期间,一次小型反恐行动,美军的陆基、空基及天基全方位侦察系统运转一天就产生了53T数据。战术行动,体系支撑,如此量级的作战行动与战场数据,无论是对指控机构,抑或作战人员,都是全新的考验。
  战场变透,数据变“精”。在以往的人类战争史上,对谋略的尊崇一直热度不减,那些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经典战例的将帅,一直是古往今来军事界顶礼膜拜的战神。在技术定义战争规则的今天,战场正在变得透明,必将进一步挤压在模糊中顿悟的谋略空间,战争需要精准设计、精准筹划及精确指挥,这一切都离不开数据。数据承载信息,大数据能否消除“战场迷雾”,关键不在数据多寡,而在于如何从大数据中挖掘出“精准”信息,进一步推测出高价值密度的情报,并以此作为军事行动决策的依据。美国国防部近几年不断资助相关机构研发大数据挖掘分析系统及相关技术,其目的就在于为赢得战争打造“数据加工厂”,生产精准、优质、高能的数据,而不是海量、离散、无效的数据。
  战法变活,数据变“聪”。技术创新与战法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深度联合,就能够挖掘出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作战规律,从而使作战运筹程式化、清晰化与标准化,而不是经验化、模糊化与个性化。那么,战争到底是科学还是艺术?我们不妨把战争看作是一个连续谱,一端是科学,一端是艺术,随着技术对军事的撬动,在这个连续谱上,战争正在向科学一端移动,其背后的支撑之一就是数据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如美军在研发的“近传感器计算”产品,以作战平台为依托进行数据边缘高速处理,就增加了无人机作战单元的“自主性”,使之可以在作战体系中灵活地、能动地、聪明地对作战环境做出反应。
  “数据-算法”大战
  大数据能否改变战争规则,关键不在数据本身,而在于对数据的挖掘开发,如何在全域联合作战、全频军事行动中链接数据、激活数据并创造数据,日益成为制胜未来战争的要害。而这一切的秘诀就在于那只“看不见的手”——算法。
  算法链接数据。马歇尔·麦克卢汉有句名言:“人们曾经以采集食物为生,而如今他们要重新以采集信息为主,尽管这件事看起来很不可思议。”麦克卢汉虽然没有谈论军事、谈论数据,但其对数据、信息与社会变革的洞见是极富前瞻性的。在信息化战争风靡全球之前,人们从来都没有对数据、信息如此倚重。而如今,“除了等待变的,一切都已变了”,未来战争将是联合作战、全域作战,各军兵种的作战体系独立运转必然产生大量分散数据,形成的“数据池”“数据井”“数据塔”倘若无法连通,势必无法提炼信息,创造价值。因此,如何让不同军兵种作战体系产生的数据汇聚起来、链接起来、流通起来,通过大交融、大分析、大关联,以此来支撑全域作战行动,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算法激活数据。在全域作战、联合作战的大框架下,未来战场将密布各类实时数据、侦察数据、指控数据、传感数据,等等。大数据的全域分布显然会给作战行动带来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如何将数据优势、信息优势转化为决策优势、战场优势,考验着算法这一幕后英雄。正是算法这只“看不见的手”,使战场数据、信息变得有序、有谱、有效。特殊的信息规律决定了算法的绝对价值,好的算法能够激活数据,使之产生真正的作战价值。在科技主导的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军事运行流程,都是由算法在幕后建立一种秩序。恰如主导社会经济领域运行的推荐算法、分配算法、匹配算法、区块链技术及相关算法、大数据处理算法及数据交易算法等一样,在军事领域的算法也将使数据产生价值,并贯穿于作战全流程。
  算法创造数据。在传统的战争中,作为一个封闭体系,战争主要汇聚、流通及利用的是物质与能量,这两个基本范畴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零和性。而数据和信息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非零和性,尤其是在一个开放体系中,如何收集数据、挖掘数据、开发数据的价值,在信息化战争或智能化战争中,显得尤为重要。算法,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性,使其定义的军事系统也具有高自主性、高扩展性及高鲁棒性等特点,由算法掌控的军事系统,高效运转、适时扩展、相对稳定。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可以通过创造新的数据和信息来优化军事指控系统。而且,由于算法不会停止进化的脚步,随着算法的崛起与驱动,未来的作战模式也将会不断升级。
  迈向智能化军事时代
  在智能社会充分来临之前,清晰地勾勒智能化军事的模样,必须借助科技的理性之眼,从“科技-战争”演进链条中推演未来的趋势,如此涂抹出的未来战争色彩,才不会变色走样。
  人机协同,共享信息。未来的智能化战争将是人机协同的战争,今天不断刷新我们认识的军用机器人、各类无人作战平台、脑机接口技术及“物理-生理-心理”融合技术等,都在传递着这样一种信息,描摹着这样一种图景:人机协同,共享信息。如在《变形金刚》电影中,特战队员与掠食者无人机的协同作战,就透露出智能化战争初级协同的作战情景,当更丰富更智能的机器人走上战场之后,人机协同将开启全新的作战样式,到那时,没有大数据技术支撑的一方,将无法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尤其是高度依赖数据安全的指控系统,将成为整个作战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云脑控制,数据攻防。未来充分智能化的军事体系,将有一个“大脑”隐喻的中心,分布式作战单元通过云大脑链接起来,这个云大脑既是物理信息、生理信息及心理信息中心,也是军事指挥与控制中心,同时也是颠覆性军事技术研发中心,等等。多中心的耦合赋予了该云大脑核心的战略地位,从而使其汇聚的数据本身成为对垒双方的攻防中心,如何渗透、污染、破壞敌方的数据源、数据链、数据网,成为掌握战争主动的关键。古时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未来的智能化战争中,或许将是“兵马未动,数据先行”。
  智能主导,全域作战。在未来的智能化战争中,数据、算法与人工智能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而言,大数据之所以是“金矿”“密钥”“银库”,关键在于有挖掘、处理及利用大数据的优质算法。准备未来的智能化战争,首先是思维的准备、观念的准备,其次才是技术的准备、战法的战备。比如,从体能较量、技能较量到智能较量,确立智能主导的军事价值观,积极关注数据思维,探索大数据背景下的军事训练、军事管理及指挥作战等二阶关联问题,才能为赢得未来战争抢占先机。
  (摘自1月6日《光明日报》。作者分别为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副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台湾融合了多元化的人文习俗,表现在台湾的多样化的美食环境和美食特色。    台湾虽小,但几乎在每一个城市乡镇,不但有属于当地特色的食物,也有来自于其他省市甚至国家的美食。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部分从海外返台居住和专门到海外学习美食的厨师,以其在海外的经验,不断引进国外美食并加以改良,使台湾成为拥有各种国际美食的饮食天堂。这些美食不但体现在台湾各地著名的餐厅,遍布台湾每个角落的夜市,更是寻觅这些美食的最
连队档案:陆军第83集团军某旅红一连,是1927年诞生于秋收起义的红军连队,在“三湾改编”中,毛主席亲自在该连建立党支部,开创了我军“支部建在连上”的先河,被誉为“军魂发源的地方”。连队先后参加黄洋界保卫战、平型关大捷、辽西会战等300余次战役战斗,屡建奇功,曾被新四军第三师、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分别授予“百战百胜”“英勇连”荣誉称号,2010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党支部建设模范连”荣誉称号。连队先后荣立
岭南的龙舟和赛龙舟沿袭于古代南越人的传统风俗。由于珠江三角洲河网密布,河道纵横交错,水乡人民劳动、生活都离不开船。扒艇,划船的本领像与生俱来的。而龙,是古越人崇拜的图腾,人们更把赖以谋生的舟也造成龙的样子,每年还举行祭水神、龙神的祭祀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船    我沙亭村的龙船有别于一般的龙船,龙头稍小、青面、独角,无须,故此我们称之为“龙船乸”(“乸”就是雌性、“母”的意思
林肯的首款国产车型冒险家  商业世界中最有魅力的剧本之一,就是逆境反击。阿迪达斯凭借椰子鞋一举引领运动时尚的风潮,在影响力上压过对手;乔布斯回归苹果后,面对亏损局面,通过深刻洞察,用一款“造型怪异”的iPod,扭亏为盈,奠定了在移动电子产品市场的领导地位,并一步步建立“苹果王国”。一个品牌在困境下,凭借某一个改变,短时间内扭转局面、重回正轨,这样的故事往往是经典的商业案例。  不过在汽车市场,这类
绝色白鹭  提起白鹭,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到高洁而优雅,专注而富有情感。白鹭从孵化到发育,从恋爱到交配,从栖息到捕食,“在清水田里”,“在小树的绝顶”,“在黄昏的空中”,对其“骨子里的”诗意,都有绝佳的艺术表现,总是作为被歌颂的对象。郭沫若说:“白鹭是一首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都不惜笔墨赋诗赞美。“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静谧空灵的意境美
对外地人来说,双廊是现代人遗落在洱海边的一个梦。对生活在双廊的人来说,双廊是他们生活了千百年不曾改变的纯美家园。即使旅游的大潮席卷到这里,也没有改变双廊生活的本质。游客是游客,生活是生活。我们可以做双廊的游客,也可以在双廊自由生活。      西岸喧嚣,东岸静谧    蔚蓝的洱海像耳朵一样,镶嵌在翠绿的苍山脚下。勤劳的白族在洱海边打鱼耕田,千百年来过着宁静而幸福的日子。洱海沿岸,有很多很多的村庄,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童年,我们讲英雄故事给你听,并不是一定要你成为英雄,而是希望你具有纯正的品格。  少年,我们让你接触诗歌、绘画、音乐,是为了让你的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这些高尚的情趣会支撑你的一生,使你在最严酷的冬天也不会忘记玫瑰的芳香。  孩子,不要为自己的外形擔忧,理想纯洁你的气质,而最
在德国格平根的工厂车间里,一名M?rklin员工正在制作火车模型。  德国火车模型顶级制造商M?rklin拥有162年的悠久历史。去年春天,公司经理们表示对销售报表的数据大感意外。  “我们注意到订单大幅增加。”M?rklin的经理弗洛里安·西伯(Florian Sieber)说道,甚至这股购买热潮一直持续到了夏季。他表示,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因为“一般在那个时候人们并不会购买多少室内火车模型”。 
黑井古镇位于恐龙之乡云南禄丰县。黑井产盐的历史悠久,于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末期,彝族女子"阿昭"在黑牛的引导下,发现河边山脚处有自然卤泉溢出。从此,黑井祖先采卤而食。直到青铜器时代,黑井居民掘池储卤,用最原始的掘池汲卤,用釜煎盐制盐,于南诏时期,黑井制的盐,成为专供王室食用的贡盐。     制盐卤水龙王爷赐给   云南产盐不多,大理地区只有白井、黑井、云龙等九井产盐。黑井产盐的历史悠久,最繁盛
当谈到地震的时候,李兴秀的声音与神情顿时显得有些憔悴,尽管距离那地动山摇的一刻已将近一年,回忆的惨痛仍然会让所有相关之人不忍触摸。谈话之间,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人拿着绣有绚丽图案的腰带、挂饰、头帕……来回穿梭,于是李兴秀不时停顿下来,指点一二。眼前的情景更让人觉得恍若残梦方醒,时空隔离。  记得两年前与李兴秀见面的时候,她还在踌躇满志地规划着自己的企业——羌寨绣庄将来的发展。一年前,我得知她已经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