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良好氛围的培养

来源 :金色年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a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对知识的获取渠道都是多元的和立体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氛围时也应适应他们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不同的、多元的、立体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程实施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在评价历史人物、事件中营造学习氛围
  在新课程的历史教学中,会有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需要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去创设历史情境,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等实际情况,灵活、恰当、有的放矢地采用讨论、座谈、表演历史剧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营造宽松、和谐、舒展的学习氛围,从而来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已的见解,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开展辩论赛时,既要做到开放、创新,又要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辨论赛在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定方面,要力求具体化、形象化、避免理论性太强,或过于抽象和专业化,以免学生望而生畏、无所适从。在开展活动过程中,要力求内容和情节的生动、活泼,能够引发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时间的有意注意。在辨论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史由证来”的“求实”、“求真”精神,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思维习惯。不能为了单纯追求热闹而流于形式。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学习氛围
  历史学科所讲授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诸多领域,因此,历史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综合性的特点。历史教师在设计史竞赛时,除了注重本学科的内容之外,还应该重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借助其他学科如语文、地理、劳技、美术、音乐和知识技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形成历史意识和方法提供素材和契机。
  三、多媒体在创设学习氛围中的应用
  历史记录的是过去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场景,远离现在,因而与现实有隔离感、陌生感,使得传统的历史课堂无法摆脱抽象乏味的历史说教,?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历史课堂要想获取学习主体——学生的全身心的投入,就必须创设历史情境,优化学习环境,把学生带人形象的历史课堂,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势。基于现代化媒体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逼真的历史环境,营造深厚的历史氛围,使历史教学情境化,历史学习简单化,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在轻松活泼、和谐舒展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因此,现代化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备受青睐,也成为营造学习氛围、创设学习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化教育设施制作历史课件,在课堂上展示更多的历史资料,利用多媒体授课。通过历史教学软件模拟出几百年、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社会面貌,使学生更为直接、迅速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赋予历史课程新的生命。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访问世界各地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图书馆、档案室等,充分利用历史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使历史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而是朝着更大的空间去发展。如何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把这些知识生动、形象、鲜明地展现于他们的面前,勾画出一个宽松、和谐、舒展的学习氛围,是历史教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设计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利用图片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此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经过画面形象进入历史情境,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使学生以轻快的心态融入历史学习,在和谐、舒展的学习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认识历史的真实,也可以激发学生关心历史、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利用多媒体也应注意另一个误区:有的教师往往认为,创设生动的“情境”就是展示大量的图片、展示大量的音像资料。于是,往往从网上、从各种类型的素材库搜寻大量的资料不加选择地原原本本地展示给学生看,一节历史课成了图片展示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良莠不分的历史资料在学生眼前掠过,在学生脑中“水过鸭背”。这样,不但违背了新课程的理念,而且连历史课的基本特色都丢掉了。历史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时一定要结合史实,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再现历史情境,创造历史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使它为教学锦上添花,而不能喧宾夺主。
  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搞好课堂讨论的核心问题
  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思,高屋建瓴,掌握好火候。当出现沉默时,老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当讨论进入高潮,特别是出现争论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最后做好总结。总结时,要表扬质量较高的发言和积极性高、进步快的学生。要特别鼓励学生对书中或前人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大胆质疑,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勇于探索,即使有不妥之处,得出的某些结论不尽成熟,甚至走入“误区”,教师也要满腔热情地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走出“误区”,变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如在讨论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有学生将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与美国当年的经济危机等同起来,认为要照搬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对此,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着力揭露美国无法解决的内在矛盾,认清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接着,笔者在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之后,启发学生畅谈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目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经济困难只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的阵痛,是局部的、暂时的,与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呈现的“大萧条”、“大恐慌”是根本不同的。只是某些现象有相似之外,况且在程度上也轻微得多。如我国目前下岗待业人员约为1100万人,这对一个拥有12 亿人口的大国来说算不了什么,与美国当时约有占劳动人口1/4的1500万人失业更是不可比似的。从而正确理解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倡导有中国特色的“罗斯福”措施,不失为借鉴国际经济发展历史经验的明智之举,这对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很有积极意义。
  五、借助实地参观来创设真实、直观的学习氛围
  在进行这种教学设计时,教师一定要在活动开始前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参观前让学生了解这段史实;结合学习内容,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结合所学知识对观察鉴赏活动写出观后感等等,这样可以强化活动的教育效果。这类活动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可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同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其他文献
情境创设教学是一种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观察事物,思考现实,同时能获得广泛的历史经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录音、影视、多媒体等创设、渲染出历史教学
期刊
劳伦斯在诗歌主题上,以表现自我为主,用自身的经历、感觉来抒写其诗歌,执着于以抒情主体的自我来建构其诗歌,具有浓郁的自我色彩。劳伦斯诗歌中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凸现了
摘 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及其时空差异研究有助于为城市土地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在对其1989—2012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判的基础上,采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时序上,1989—2012年江苏省13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不断提高,其平均值由1989年的0.2449增至2012年的0.5669,提高131.
所谓次贷危机,简言之,是指缺乏支付能力而信用程度又低的人在买了住房之后,无力偿还抵押贷款所引发的一种金融问题.
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rn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rn这耳熟能详的两句话,似乎已成为朝阳的代名词,符号般地嵌入记忆.尽管如此,当步入“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时,一种陌生的震撼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新颖、活泼的教学方法、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我校初中思想政治课开放型教学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初中思想政治课开放型教学模式能为学生们更好、更生动活泼学好思想政治课提供广阔的天地。  首先思想政治课开放型教学模式能实现提高全民族思想品德素质目的,它能把教育的目光投向全体学生,并让全体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学习无产阶级理论,还是以革命理论
期刊
针对目前中职德育课所面临的困境,我认为应运用行动导向法来激活课堂,发挥最佳教学效能。本文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此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加以实践,并总结了运用此教学方法所产
近年来我国电力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电力工程作为一项庞大的工程,其中造价管理渗透至电力工程全过程,但受到特殊、
政事万端,惟守“公”而已.rn《后汉书》载:“巴祗为扬州刺史,与客暗饮,不燃官烛.”个人设宴请客,宁愿摸黑也不用公家的蜡烛照亮,至于酒菜饭钱,更不会让公家“报销”了.这样一
期刊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介绍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等方面的情况。穆虹在发布会上指出,新增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