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肘关节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肱动静脉和正中神经间隙的改良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6月–2013年1月应用改良前侧入路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19~55岁[(42.7±9.8)岁]。致伤原因:交通伤7例,摔伤3例,击打伤1例。单纯尺骨冠状突骨折4例,"恐怖三联征" 7例。按Regan-Morrey分型:Ⅱ型6例,Ⅲ型5例;按O'Driscoll分型:冠状突尖骨折4例,冠状突前内侧面骨折5例,基底部骨折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术后随访记录伤肘和正常肘的屈伸旋转活动度,并与正常侧进行比较。应用梅奥肘关节功能指数(MEPI)评分评价肘关节功能。

结果

改良前侧入路肱动静脉与正中神经之间纵向分离长度约8 cm,横向牵拉宽度约5 cm,在桡侧和尺侧的手术操作角度达50°,远侧和近侧达60°。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屈肘(130.7±5.0)°,为正常侧的96.6%;伸肘(7.6±8.1)°,为正常侧的84.0%;旋前(86.9±3.8)°,为正常侧的98.2%;旋后(85.6±6.0)°,为正常侧的96.7%。MEPI评分均>75分。

结论

改良前侧入路相对安全且操作简单,术后功能恢复满意,为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入路选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蓝光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0月大面积烧伤残余创面患者64例,烧伤面积30%~80%,残余创面面积0.5%~3%,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2例)。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纱布换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5 d创面感染控制率、治疗后10 d创面细菌清除率、创面愈合情况及创面总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5 d
期刊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对犬重度心肌挫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用12只犬,体重(11.4±1.5)kg。采用BIM-Ⅱ型水平撞击机撞击犬胸前区,制作重度心肌挫伤模型,观察犬伤前、伤后即刻及伤后2,4,6,8 h心电图变化。分离血清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cTnI的水平,并观察心肌大体和病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变化。结果心电图显示伤后2,4,6,8 h出现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肌缺
期刊
目的评价前方入路微创接骨板接骨术(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4年3月采用前方入路MIPO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10例(MIPO组)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年10月–201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26例作为对照(ORIF组),两组均采用4.5 mm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植骨率、术
目的探讨经皮自旋转撑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RT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0月 – 2013年6月收治的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Sextant组25例(采用美敦力公司生产的Sextant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和RTS组27例(采用上海锐植生产的RTS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参数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后凸Cob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臀部复杂性褥疮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臀部复杂性褥疮患者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26~64岁,平均54岁。均为 Ⅳ 度缺损,缺损面积为12 cm×6 cm~24 cm×12 cm。均采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逆行修复臀部褥疮,术中设计皮瓣面积为14 cm×8 cm~30 cm×14 cm。供皮区直接缝合18例,全厚皮植皮覆盖创面6例。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对兔爆震伤后急性肺损伤(ALI)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54只中46只制作肺爆震伤ALI模型,其中38只建模成功,8只建模失败。3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8只)、治疗Ⅰ组(单纯给予地塞米松,10只),治疗Ⅱ组(单纯给予乌司他丁,10只)和联合治疗组(给予地塞米松+乌司他丁,10只),另8只未受爆震伤动物为对照组。治疗Ⅰ、Ⅱ组和联合治疗组造模成功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