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冬瓜品种筛选试验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vf17007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筛选适应当地气候栽培的高产优质冬瓜新品种,对3个冬瓜新品种与对照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最好的是粉杂冬瓜09-3,表现为产量高、抗病性强,较对照品种墨地龙增产12 258.42 kg/hm2,增幅11.83%。3个新品种中粉杂冬瓜09-3的抗病性也最强。由此表明,粉杂冬瓜09- 3适宜进一步推广种植。
  关键词 冬瓜;品种筛选;性状;产量
  中圖分类号 S642.30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085-01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the new high yield and quality of wax gourd varieties adapt to the local climate,3 wax gourd varieties and the control variety were compa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of Fengza wax gourd 09-3 were the best,showed high yield,strong resistance,its yields uncreased by 12 258.42 kg/hm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Modilong,the yields increased by 11.83%.The disease resistance of Fengza wax gourd 09-3 was also the strongest.Fengza wax gourd 09-3 was suitable for further promotion of planting.
  Key words wax gourd;variety screening;property;yield
  冬瓜肉质洁白,脆爽多汁,营养丰富。冬瓜的种植成本低,产量高,耐热性强,耐贮藏,耐运输,可作为现代化农产品加工的良好原料。近年来,咸宁市嘉鱼县将冬瓜作为当地的主栽蔬菜品种,冬瓜种植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冬瓜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但由于单一品种多年连作、肥料偏施、品种退化等因素,冬瓜的产量和品质受到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下降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栽培的高产优质新品种,咸宁市三绿种业有限公司开展冬瓜新品种选育,咸宁市农业科学院在嘉鱼县潘家湾镇进行了冬瓜新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农业科技园,试验区土壤为壤土,中等肥力[1-2]。
  1.2 试验材料
  供试冬瓜品种:粉皮2号,由咸宁市三绿蔬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蓝宝石1号,由咸宁市三绿蔬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粉杂冬瓜09-3,由咸宁市三绿蔬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墨地龙。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冬瓜品种设4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其中以墨地龙作对照(CK)[3]。3次重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12个小区,小区面积32.5 m2。
  1.4 试验过程
  2016年4月3日播种,2016年4月30日定植,2016年7月2日一次性收获完毕。畦面宽、沟宽分别为2.1、0.4 m,双行“品”字形定植,株行距0.65 m×2.50 m,每小区种植20株,种植约6 000株/hm2。穴盘育苗,幼苗2片真叶开始定植。定植前施基肥,即施腐熟有机肥15 t/hm2、复合肥750 kg/hm2、钙镁磷肥750 kg/hm2,并覆盖地膜。植株生长期间追施复合肥225 kg/hm2、尿素225 kg/hm2,整个生育期追肥3次。单蔓整枝,及时摘除多余侧芽,留瓜的最佳节位约是25节,定瓜后留10片叶进行主蔓摘心。其他栽培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4-5]。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植株生长期间每小区随机选取10株,调查各参试品种的果实性状和抗病性,实测小区产量。调查数据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法进行统计分析[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冬瓜品种的果实性状比较
  粉杂冬瓜09-3、粉皮2号的果实形状为长圆筒形,墨地龙为长炮弹形,蓝宝石1号为圆筒形。墨地龙和蓝宝石1号的果皮颜色为墨绿色,粉杂冬瓜09-3、粉皮2号的果皮颜色则是青绿色披白粉色。由表1可知,墨地龙品种瓜最长,达 72.6 cm,而蓝宝石1号的瓜最短,只有38.6 cm,粉杂冬瓜09-3、粉皮2号的瓜长介于二者之间;瓜横径以粉杂冬瓜09-3最粗,达20.7 cm,蓝宝石1号最细;瓜肉最厚的是粉杂冬瓜09-3,达6.5 cm;心室最小的是蓝宝石1号,粉皮2号和墨地龙的心室较大。
  2.2 不同冬瓜品种的产量比较
  由表2可知,粉杂冬瓜09-3平均单瓜最重,达到 18.62 kg,墨地龙次之,粉皮2号居第3位,小区平均产量最高的是粉杂冬瓜09-3,达到376.56 kg,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较CK增产11.83%,墨地龙与粉皮2号之间差异不显著。
  2.3 不同冬瓜品种的抗病性比较
  由表3可知,粉杂冬瓜09-3对霜霉病的抗性最强,种植期间没有发现病株,其余3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染病,但并不严重。同时粉杂冬瓜09-3对炭疽病也具有较强的抗性,整个生育期病指为0.3。粉杂冬瓜09-3对白粉病、疫病的病指也较CK低。对照品种白粉病发病较重。由此表明,粉杂冬瓜09-3的抗病性最强。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粉杂冬瓜09-3的综合性状较好,产量高、抗病性强、果实整齐美观、极耐贮运,商品价值高,因而可替代老品种作为减肥减药技术栽培的新品种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
  4 参考文献
  [1] 李景柱,高治畅,徐绳武,等.抗病粉皮冬瓜新品种粉杂冬瓜09-3[J].长江蔬菜,2016(1):19-20.
  [2] 彭荣锋,班永飞,梁永生,等.南宁市黑皮冬瓜引种比较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9,24(4):33-34.
  [3] 孙琴,赵春,郑志强.春种冬瓜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0(5):31-32.
  [4] 朱胜林,皮向红,汤崇俭,等.冬瓜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8(5):22-23.
  [5] 李霞.黑皮冬瓜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8(19):15.
  [6] 谢大森,何晓明,彭庆务.黑皮冬瓜新品种巨人二号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6(1):60-61.
其他文献
摘要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配方施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配比为氮肥240 kg/hm2 磷肥144 kg/hm2 钾肥240 kg/hm2 生物电厂灰750 kg/hm2,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资源,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 棉花;配方施肥;生长发育;产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S562;S1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
摘要 吉田A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野败型籼稻三系不育系,具有米质优、配合力强、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根据吉田A的特征特性和多年的繁殖实践,总结了其优质高产扩繁技术,以期为制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不育系;吉田A;原种;扩繁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035-02  Abstract
摘要 从整地不合理、播种质量差、特殊气候条件、除草剂药害、病虫害危害等方面分析了北方冬麦区小麦越冬阶段黄叶死苗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以期为北方冬麦区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冬春管理;黄叶死苗;原因;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063-01  越冬是北方冬麦区小麦整个生育期中克服严酷生长环境和积聚自身抗逆能力的关键阶段
摘要 为进一步验证近几年黄淮海地区审定的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机收性状,采取大区对比法,进行了夏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农禾518、金研919、济玉901、新科910、农2209、邦玉359等6个品种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增幅1.1%~10.4%。其中,农禾518、金研919、济玉901、新科910等4个品种表现较好,适合在河南种植,但是济玉901和新科910生育期较对照品
摘要 利用LI-6400光合仪研究了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紫色象草、象草、斑茅、五节芒、柳枝稷5种能源草晴天的光合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紫色象草、象草、斑茅、五节芒、柳枝稷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分别为12.48、15.53、14.00、13.87、8.63 μmol/(m2·s);蒸腾速率日均值分别为2.80、2.97、2.60、2.73、2.54 mmol/(m2·s);日均水分利用
摘要 為揭示海东市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M-K检验法对1961—2015年海东市5个站点的相对湿度资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湿度的年内变化曲线呈单峰型,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出现在9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夏季、秋季的相对湿度较大,而春季、冬季的相对湿度较小;近55年来,年和四季平均相对湿度呈现波动下降的特点,年、春季和夏季下降趋势显著,3—4月和7月平均相对湿度下降
摘要 随着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大水面鱼病频发,经济损失惨重。本文对水质环境恶化诱发湖库养殖大面积暴发鱼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水资源保护的综合治理策略,即采取生物修复技术对水环境进行整治、补救、恢复是有效防治大水面鱼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鱼病;大水面;暴发;原因;防治措施  中圖分类号 S9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8-0242-01  吉林省是东北地区主要
摘要 通过对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的分析,根据丽水市区域资源特色,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归纳为5种发展模式,并探究促进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以期为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
摘要 安阳地区藜麦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安藜3号、安藜4号在安阳市的种植表现最好,适宜在当地推广。  关键词 藜麦;品种对比;河南安阳  中图分类号 Q949.7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44-01  藜麦是一种新型的全营养农作物,营养价值高,经济价值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河南省以前从未种植过藜麦,为找到一种适合当地种植的藜麦,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
摘要 通育268是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最新选育的水稻品种,2017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阐述了通育268的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通育268;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21-0045-01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