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渝的放弃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夏伯渝在第一次攀登珠峰时,还差200米没有登顶,仗着自己“火人”的绰号,他把睡袋让给了自己队友,结果冻掉了膝盖以下的双腿双脚。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
  41年后的2016年5月,已经65岁的夏伯渝又一次踏上攀登之旅,而这一次,恐怕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登顶珠峰的机会了。但是,就在眼看离珠峰顶尖儿还剩下不足100米时,天气骤变!他不得不面临一个更加困难的抉择:如果他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一生的梦想就会实现;如果为了团队的安全着想选择放弃,则意味着会留下终生遗憾。当他一转头的瞬间,瞥见5双年轻的眼睛正眼巴巴地盯着自己,他明白,上去了,再下来时,恶劣天气肆虐下,又会怎么样呢?5个80后90后的年轻向导,肯定会舍生忘死地救他,在不足0.3米的狭小空间内,稍有不慎,就会跌落万丈深渊,摔得粉身碎骨。自己一个人的梦想与5个人的性命相比,孰轻孰重?于是,為了5个年轻人,夏伯渝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这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
  2016年6月4日,当夏伯渝站在《开讲啦》舞台上,面对众多精英学子,他大声地说:“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失败者,我敢打保证,如果不是天气实在恶劣,我完全有能力成功登上珠峰之巅!但是,我不想让自己的梦想成为别人的负担……”
  夏伯渝话音刚落,现场全体观众起立致敬,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从老人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善良。这个放弃的抉择,是夏伯渝生命中的另一种挑战!他攀登珠峰的执著精神,令我们敬仰;而他放弃冲顶的决定又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最高境界的“挑战”——真正的挑战不是极限的突破,而是人性的光辉!
  (薛钢摘自《演讲与口才》2016年第17期)
其他文献
内子做鱼缺生姜,吩咐我下班捎来。我带回了一块。内子左看右看地不顺:姜应该是八爪鱼形状的,怎么这块长得像黄油,像块小肥皂?问:哪儿买的?答:不是。问:谁买的?答:不是。问:咋回事?答:讨的!原来是我偷懒,顺路向饭店要了一块已被厨师加工成方块的生姜。事情就这样发生,事情就可以这样发生。为什么生姜就不可以是方块的呢?当看惯了某些形式时,我们对陌生的事物就缺失了判断。  人生其实就是从此岸到达彼岸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