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地构造属性及冷却史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5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的大部分属印支期扬子俯冲陆壳 (下地壳 )的一部分 ;大致沿磨子潭 -晓天断裂附近分布的含榴辉岩、大理岩和变质橄榄岩的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可能代表扬子与华北 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变质构造混杂岩带 ,它应接近于扬子与华北 2个大陆板块之间的缝合线 (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以北 ) ,而五河 -水吼剪切带则可能代表扬子俯冲陆壳内部的 1条拆离带或滑脱带 .冷却史研究表明 ,大别山北部榴辉岩峰期变质后初期 (2 30~ 2 10Ma)仅抬升到下地壳水平 ,
其他文献
作为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施蒂纳看到了传统形而上学中精神与肉体的失衡,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他用“唯一者”作为核心概念,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批判和反抗传统形而上学。但是,他的
介绍了“奇异性-广义自相似性-分形谱系”(“3S”:SingularitygeneralizedselfSimilarityfractalSpectrum)为核心的多重分形现代成矿预测理论与模型(MultifractalMineraliz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