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燕乐的音乐特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1983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唐代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空前提高,促使诗歌、音乐、绘画、书法等文化领域取得了全面的突破。也可以说,唐代政治、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唐代燕乐的高度繁荣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与艺术氛围。
  【关键词】燕乐 音乐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39-01
  “燕乐”一词,始见于《周礼.春宫,宗伯第三》:
  1、“磐师掌教击磐,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磐。凡祭祀,奏缦乐。”
  2、钟师,“凡祭祀、飨食,奏燕乐”;如笙师,“凡祭祀、飨射,共其钟、笙之乐。燕乐,亦如之。”
  3、“旄人掌教舞散乐,舞夷乐,凡四方之以舞仕者属焉。凡祭祀、宾客,舞其燕乐。”
  4、“鞮鞻氏掌四夷之乐与其声歌。祭祀,则禽而歌之。燕,亦如之。”
  由上可见,周代燕礼用于祭祀、宾客与飨食等场合,内容包括器乐表演、舞蹈与歌唱。器乐有钟磐、笙等,由磐师、钟师负责;舞蹈包括散乐、夷乐等,由旄人负责;声歌囊括四夷,由鞮鞻氏负责。从采用钟磐、夷乐并施之于祭祀场合,可见周代燕乐具有仪式性的一面;从其用散乐并施之飨食,燕乐又具有娱乐性的一面。
  一、功能以娱乐为主
  唐代燕乐是被统治阶级在宴会中间应用的一切音乐,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盛大的宴会,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有份。统治阶级要提倡燕乐,其目的无非是为了供给自己的享乐。如《燕乐》作为十部伎之首,在实际的运用中是纯粹的仪式乐,只有在大型隆重的“国宴”之类的场合,才以象征性的表演显示其“仪式”的意义,更通常的情况,则其发挥的功能乃是娱乐,唐代的燕乐不再是以祭祀、礼仪为主,而是以宴飨、集会娱乐为主,在音乐形式上,雅乐受到抑制,燕乐被抬到一个相对高的地位上来。
  二、规模比较大
  由于唐代强大的经济后盾及政策,每到国家庆典或祭祀时,都会举行大型的歌舞大曲、器乐、杂戏等音乐活动。无论是燕乐的坐、立部伎还是十部伎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坐、立二部伎主要是数种大曲节目的联合,每一部伎中以舞曲为核心,兼有歌曲器乐曲。十部伎的乐制主要是行曲、歌曲、解曲、舞曲的结合,每伎各部分结合紧密,以舞曲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大曲的规模也很宏大,有时一种大曲也做为一场演出,如《霓裳羽衣曲》。
  三、新、俗两大特点
  燕乐与民间音乐紧密结合,唐代的统治者的重视使得燕乐大力发展,民间的新曲调会以很快的速度被宫廷吸收利用,使得宫廷燕乐不断创新。宫廷燕乐很多曲子都是民间音乐家创作之后传入宫廷,经过修改成为适合统治者运用的曲目。
  首先,燕乐具备不少周边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音乐要素,但是又不是完全用周边的音乐,是统治者和中原音乐结合后创作的,所以一般具备新的特色。不仅是音乐素材新颖,更是内容形式的创新变化。例如:立部伎中的第六部《上元乐》是唐朝改年号为“上元”以后的一部大型乐舞,舞蹈规模庞,不仅具有道教的色彩,也具备大食调(疏勒国周边的音调)。当时在唐朝的长安城中又有不少少数民族及外域音乐家駐留,他们所带来的异域音乐特色,也为宫廷燕乐的创作给予了很多新鲜的血液,所以在后来我们所知的作品中多了很多外来音乐的特色。
  另外,由于民间音乐家所生活的土壤具有本土性,所以创作的优秀作品又兼具“俗”特色。很多好的音乐是从人民手中传入宫廷,这就难免带有很大的乡土气息和市民气息,虽然经过宫廷乐师的修改,变成适合统治者应用的音乐,但其所存在的民间音乐风格是改不掉的。
  四、燕乐具备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
  隋唐是中国古代音乐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汉起经南北朝、隋、初唐,大量外族音乐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特别是印度、西域乐形成很具特色的胡乐部渗入隋唐宫廷,动摇了原来雅乐的主导地位,形成了胡、俗、雅三乐鼎立的格局。盛唐以后胡乐越发强盛,其乐器、乐舞、乐曲、乐调乃至音乐的演奏形式都在宫廷中形成一种盛势,遂使胡、俗、雅由三乐鼎立走向融合,为我国隋唐多元的国际性文化的形成注入了生命的血液。
  在唐代的朝会、宴会音乐中,几乎都是胡乐的天下。如十部伎中西域乐舞已占到七部,比重较大,且各胡伎皆保留了原有的乐曲、乐器和服饰。其中《燕乐》一部规模较大,含《景云》、《庆善》、《破阵乐》、《承天乐》四部大舞曲,乐器达28种、31件,居十部伎之冠,而《宴乐》所用乐器则是雅、胡、俗兼备,特别是增加了大方响、尺八、连鼓、辈鼓、择鼓、吹叶等诸部未有的新俗乐器。它同《清乐》、《礼毕》相比,明显具有以汉族音乐为基础而吸收胡乐表现手段的特色。从《燕乐》立为十部之首这一点看,十部伎中已表现了融合胡乐于汉乐之中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王小盾·唐大曲及其基本结构类型[J].中国音乐学.1998年第2期
  [3]秦序.唐九、十部伎与二部伎之关系[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4]郭宣军.唐代十部乐形成考[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5]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6]赵青.胡乐在隋唐燕乐中的地位及影响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09
  [7]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J].文艺研究.1999.04
  [8]修海林.隋唐宫廷音乐机构中的音乐教育活动[J].音乐艺术.1997年第一期
  [9]伍国栋.隋唐燕乐乐队编制特征窥探[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其他文献
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和调蓄湖泊。为有效防止东线工程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确保调水沿线水质和周围生态环境安全,亟待加强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
【摘要】幼儿教学对于开发幼儿的智力、塑造儿童的性格品德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不断提高幼儿教学的课堂质量,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息技术 幼儿教学 优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91-01  通过对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化研究的整理发现,关于幼儿教育信息技术化
【摘 要】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也可以充分的看出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天性,幼儿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爱好去进行游戏,他们会获得很大的快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很多时候我们已经忽视了幼儿游戏的真正内涵所在,很多时候,游戏不再是幼儿天性的体现,而是被大人强加了很多的意义在上面。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本文所主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幼儿游戏
【摘 要】《指南》指出:“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应通过运用语言情景、阅读儿童读物、表演童话故事、欣赏儿歌韵律、观察身边环境、实行家园合力等渠道,创设语言交流环境,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關键词】小班幼儿 语言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273-02  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发展现状和发展目标,创设多领域的学习区域,并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而教师的任务是关注幼儿活动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式合作探究的师生互动。  首先,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激发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8-0041-02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要给学生传播知识。同时,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劣与教师教学艺术的运用有着直接和密切的联系。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恰当地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