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死亡预测模型的建立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198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初治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早期死亡(EM)的因素,建立其预测模型,以期识别EM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7年1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收治的275例NDMM患者,对6个月(EM6)、12个月(EM12)及24个月(EM24)内死亡患者初诊时基线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并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EM的预测模型。

结果

本研究中EM6、EM12及EM24的发生率分别是5.5%、12.7%和30.2%;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疾病复发/进展,在EM6、EM12及EM24中分别占60.0%、77.1%及84.3%。影响EM6的因素包括经白蛋白校正的血清钙(校正钙)>2.75 mmol/L和PLT<100×109/L;影响EM12的因素包括年龄>75岁、国际分期系统(ISS) Ⅲ期、修订版国际分期系统(R-ISS) Ⅲ期、校正钙>2.75 mmol/L、血清肌酐>177 μmol/L、PLT<100×109/L及骨髓浆细胞比例≥60%;影响EM24的因素中,除上述影响EM12的因素外,还包括男性和染色体核型1q+。多因素分析尚未发现EM6和EM12的独立预后因素。在EM24的多因素分析中,年龄>75岁、PLT<100×109/L和染色体核型1q+是EM24的独立预后因素。根据Logistic回归系数赋分:年龄>75岁:1分;PLT<100×109/L:2分;染色体核型1q+:1分,建立EM24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09(95%CI 0.626~0.793)。积分≥3分的患者24个月内死亡风险是0~2分患者的26倍,积分0~4分的NDM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9、41、22、17.5及16个月(P<0.001)。

结论

年龄>75岁、PLT<100×109/L和染色体核型1q+为EM24的独立预后因素,依据上述变量构建的EM24预测模型有助于识别EM风险和预测生存,具有较好标准度与区分度。

其他文献
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一直是公共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可高效杀死病菌且没有副作用的抗菌材料的开发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但微生物对现有抗生素广泛出现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β(ERβ)激动剂对高糖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将HUVEC常规培养传代,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后续实验。将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含5.5 mmol/L D-葡萄糖的RPMI 1640细胞培养基(下同)培养,单纯高糖组采用仅含25.0 mmol/L D-葡萄糖的细胞培养基培养,高糖+二芳基丙腈(D
为了提高二氧化钛的疏水性,解决无机二氧化钛填料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相容性等问题,采用含氟含氢乙烯基聚硅氧烷(F-PMHS)对二氧化钛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得到具有超疏水性的
以钼酸钠和硒粉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Se2.通过XRD、SEM和TEM对MoSe2进行了表征,并对MoSe2光电探测器的光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MoSe2为粒径约200 nm的花状微球;MoS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控制掺杂质子浓度为1 mol/L,分别以Cl–、CSA–(樟脑磺酸根)和SO42–为对负离子,通过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得到掺杂态氧化石墨烯/聚苯胺复合材料.采用S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合成直径约为100 nm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HMSN)作为药物载体,采用物理包埋法和原位还原KMnO4生成二氧化锰的方法实现对化疗药物阿霉素(DOX)和Mn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术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腺癌根治术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经膀胱前入路完成24例(前入路组),经膀胱后入路完成20例(后入路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
目的:探讨中国前列腺癌患者循环肿瘤DNA(ctDNA)中n TP53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价值。n 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239
目的探讨利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甲乳外科2014年2月至2019年5月连续1 000例应用机器人手术系统行双侧腋窝乳晕入路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6例,女性784例,年龄(42.3±11.5)岁(范围:7~75岁)。甲状腺良性肿瘤270例;恶性肿瘤730例,肿瘤最大径(7.9±6.7)mm(范围: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