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能源外送系统次/超同步振荡的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

来源 :电工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m1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主要输送方式,风电、光伏经高压直流输电(HVDC)并网外送的形式在新能源的异地消纳上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引发了次/超同步振荡(SSO/SupSO)现象。对于风电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问题,尤其是对在直驱永磁同步机组(DD-PMSG)机/网侧控制器(GSC)参数与柔性直流输电(VSC-HVDC)送/受端控制器(SEC/REC)参数对于次/超同步振荡模式存在阻尼耦合的问题上的应对方案尚待深入研究。对此,该文通过优化风电柔直并网系统控制器参数来抑制系统次/超同步振荡,将阻尼耦合问题转换为控制器之间的参数协调优化问题。具体而言,以主导控制器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待改善振荡模式为目标模式,以目标模式阻尼比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建立主导控制器参数的协调优化模型,采用了全局搜索性好、收敛速度快的I-PGSA算法对协调优化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控制器参数。在协调优化过程中,采用模式追踪技术对目标模式进行追踪锁定,确保优化的针对性;在约束条件中,提出了动态阻尼比概念并对各振荡模式的阻尼比阈值进行动态设定,保证优化的合理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控制器参数优化效果进行时域仿真和比对,结果验证了所提协调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合资企业为组织提供了有效的“学习平台”,本文从以下三个角度阐述合资企业的组织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合资企业组织内学习、组织间学习以及组织学习与合
本文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对国有企业二级监管制度进行分析。通过一级监管和二级监管制度中经营者、审计人员和所有者三类行为主体均衡解和期望收益的比较,说明二级监管制度的目的
针对目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低,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现状,文章提出把自主性学习原理应用在教学中,并进行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