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和庄子从作为"万物之母"而却不能直观的道的特性岀发,在人的审美经验和想望目标的基础上,对于审美主体揭示了以"无"为中心的境界构成。其主要标志为无为之为、无已之己、无心之心。上述中的后一为为循道而为,后一已为涤除私欲之已,后一心为以百性之心为。这三"无",皆为审美主体因体道而迥异于世俗功利主义的超越性的存在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