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房子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mi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房子”,几代上海人心目中一个极有气派的名字,烘托的是一派甚为优雅的生活方式。地方在人的记忆中,往往不仅是其空间位子和视觉反应,那只属物理的;有的地方记忆,是化学的。它们与我们内心不断对话、不断撞击,一次一次的,就像化学反应中的沸腾现象,并由此催生出全新的元素,静静地在我们体内积淀发酵,融入我们的血液中,终成难以破译的遗传基因的密码,一生挥之不去的情结……
  红房子西餐馆在上海西餐行业中不属大哥大,与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就在上海显山露水的“飞达”、“Hot Chocolate”、“DDS”等相比,诞生于1945年的“红房子”,只能算小弟弟。但上海人不可能不知道“红房子”。某程度上“红房子”对上海人不仅仅是一家老字号西餐馆,更是对上海时尚认知的一个刻度,一种生活层次的标象。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有过一段短暂的欢乐,那段时日出生的婴儿名字叫“和平”、“胜利”、“时平”的比比皆是。“红房子”以“喜乐意”之中文译音问世,并漆成喜洋洋的红颜色,想来与那特殊的时刻有一定关系。
  “红房子”置身在陕西南路长乐路口,曾经的法租界。虽然在1945年法租界已收归中国所有,但那弥散其间的浓浓的法兰西风情,还在焕发着生命的华彩——学术上称为后殖民现象。
  “红房子”或许因为置身在非商业区而是高级住宅区内,所以,它既不属行政式,也不为时尚型,更不浪漫。它在上海西餐业中的定位,有点如上海戏院业中的兰心大戏院,是纡贵又休闲的。老“红房子”的座位摆设没有情侣们宠爱的高背火车座,多为四人座小方桌,或单张,或两张三张相拼,错落有致地散放在不太宽敞的店堂内,楼上的空间也是同样的狭促。在“红房子”里,人们常常会在无意中发现某僻静一角正在进餐的名人,但一定不会对他们指指点点,或涌上去索签名,这就是客人的层次。老“红房子”没有包房,但同样能为客人提供私密性。令“红房子”纡贵的不是它的外部陈设,更不是它的价格起板,也不仅是它精心制作的美食,而是出出进进“红房子”的人。
  与众多其他老字号的西餐馆不同,“红房子”的流金岁月不是在上世纪40年代,而应该在五六十年代到文革前。
  总觉得今日我们写上海的都会文化,往往忽略了1949年之后到改革开放前那一段,仿佛那时的上海都会文化是一片空白。其实不然,上海的都会风情在五六十年代直到文革前,仍是低调地却是顽强地表现出来,仍是那样精致那样足以令人回味,其原因除了因为党的统战政策和定息政策外,上海独特的都会文化肥沃的底气,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红房子”就是这片沃土结出的硕果,上海都会生活得到保留的载体之一。
  俗话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原来也适合城市之说。城市的街区也有各自的水土特色。红房子所在的区域,西起襄阳路东至茂名路,北起进贤路南至南昌路,陕西南路由北至南穿越其中。记忆中的陕西南路虽然是交通主干路,却很适合散步,特别入夜时分,白天的喧嚣似都被路边两侧的梧桐树浓密的枝叶过滤掉了,沿街住户的灯光透过树丛给路面洒上一晕斑驳的蜜黄色。欣慰的是,直到今天,陕西南路的变化相对还是不大。正是这幅地块的特殊水土孕育出一对西餐业的姐妹花:“红房子”和与之一箭之遥的“天鹅阁”,光这两个名字,就足以令人浮想联翩。如今“红房子”还亭亭玉立在这个街区内,“天鹅”却已飞得无影无踪……
  “红房子”虽称为法式西餐,其实已掺杂着不少的本土元素,以适合上海人的口味,如它的糖醋红菜头、土豆色拉,它的亮点还有:红煨牛尾、虾仁杯、天宝牛排、蜗牛、乡下浓汤和洋葱汤等。最令我怀念的是它的洋葱汤,那层香喷喷厚甸甸的散发着浓浓芝士香的封着汤碗口的“起酥”是我最喜欢的,载满我欢乐的童年记忆。文革前这样一客洋葱汤大约售九角。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唯有长辈生日或家族团聚,才会去一次。每逢这样的聚会,我们小孩子另坐一桌,这是表兄妹之间最开心的聚会。大人们可能认为小孩子根本不懂美食,就一人点一份洋葱汤打发我们,我们也不计较,总是快快吃完就直冲主题——等着冰淇淋和甜品上场。今天我仍喜欢点洋葱汤,并保持着小时侯先捞汤里炸成金黄色的小面包颗粒的“吃相”……
  当年那些穿上蓝布人民装的老工商,吃不惯单位食堂的大锅菜,便常常溜出来叫辆三轮车到“红房子”。久而久之,“红房子”的午餐成为上海滩知名的“吃定息”阶层聚集处。常常会见到几位穿着烫得笔挺的或蓝或灰人民装,袖口和领口都露出一截雪白的衬衣,袋口插着派克金笔,头发梳得溜光的滑的社会主义资本家——当时称为红色资本家,他们三五成簇小声交谈着,自有一份低调的雍容。
  即使在文革期间,已改成普通饮食店的“红房子”,仍是老工商者和他们太太的聚集点。落难的他们,默默用毛竹筷夹着一早就炸好晾在一边的已冷掉的面包粉氽猪排,用标准的西餐喝汤礼仪舀着榨菜蛋花汤。不论如何,“红房子”还是他们的最爱,尽管外墙的红色已显残旧斑驳,只要还能在里面坐一坐,也是一种安慰吧。
  曾在“红房子”吃过几次喜酒。上海极少西餐喜宴,除了因为西餐不如中餐热闹富喜庆气氛,也是因为西餐严格的按人头算,一人一份,不如圆台面伸缩性大,因而不太经济。 “红房子”的喜宴,是上海小圈子内出名的:小方桌拼成几列长条餐桌,呈“E”字形排列,铺上雪白浆烫过的桌布,置着迷你鲜花篮,沉甸甸的闪亮的喷银老古董烛台借着喜宴可以堂而皇之地请出来,亮闪闪的高脚酒杯和刀叉,排列有序地顺着长桌一溜挨过去,那种华贵的气势,当年已是“红房子”外的上海不大看得到了。当然“红房子”喜宴远不能与今天动辄二三十桌的场面相比,但其呈现出的恬淡幽雅的氛围,令“红房子”的喜宴成为体面高档的婚宴的代名词。
  一度连“红房子”的服务员都有一份恰如其分的贵气。“谦卑”固然是服务业的要领,但肯定不能与“奴才相”等同。同样的,这里的“贵气”也不能与服务态度恶劣划等号。 “红房子”的服务本身就是品牌,要他们不带几分贵气都不行。这就是为什么“红房子”在众多西餐店中,有种无形的威势。一般人不敢推开“红房子”的门,不是因为其价位,而是这股贵气。
  红房子的客人大多是熟客很少散客,因此服务生与客人的相知是几代人的,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他们会与客人很中肯地交谈近日的城中话题、与客人相熟的同是这边常客的近况……又很有分寸地煞住话题不影响你点菜进餐,而且始终保持你坐着他笔挺地站着的交谈姿势——始终你是客嘛。他们熟知你的口味你偏爱的座位,心细如尘又绝不会让你觉得罗罗嗦嗦。
  1975年上海小心翼翼地如犹抱琵琶半遮面地恢复西餐,红房子西餐社重新开张,我们惊喜地与熟悉的老服务员老吴重逢。矮矮瘦瘦黑黑的他,是红房子当年服务员老班底仅存的一个,见到外公和我们,恍如隔世,所幸大家别来无恙。
  早在我喝洋葱汤的时候,也已开始悄悄注意那些“红房子”里成双成对的情侣,用今天的时尚话来说,他们都十分小资。在“红房子”吃好晚饭,再漫步到附近的国泰电影院,看八点半开场的第四场电影,是当时最奢华、最浪漫的约会节目。这甜蜜的一天会永远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那时真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不用老跟在爸妈后面来“红房子”光喝洋葱汤!遗憾的是,等我长大了,可以交男朋友了,“红房子”已不再是我所熟悉的“红房子”。“红房子”西餐馆恢复以后,也去过几次,虽然还是那栋房子,但不知为什么,已全然不是我记忆中的感觉……
  忽然发现,写的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红房子”,或许应该写写新“红房子”吧!
  而今上海有两家新“红房子”,一家是在淮海路上原宝大西餐社旧址重建的,还有一家就是在“红房子”旧址重建的。两家“红房子”我都去过几次,正如我在前文已说过,它们在我记忆中只是物理的,不是化学的,或许一个新“红房子”的故事正刚刚开始……我们要耐心等待。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到了冬天,我家老小就开始进补。父亲吃人参汤,母亲吃“膏滋药”。哥哥、姐姐们吃“西洋参”、“高丽参”。我太小,只喝父亲喝剩下来的参汤汤脚。  中药铺虽然也有参、膏卖,但我母亲总要到南市小东门外咸瓜弄去,那里有一条街,开设不少参行、药材行。母亲外行,只挑又粗、价钿又贵的人参,而且一买就是几支。她和姨妈服用的膏滋药不是驴皮胶就是阿胶。驴皮胶黑色长条,阿胶棕色方块,硬而发亮。我打开纸包,拿在手里,翻来覆去
0 前言rn以谷物、豆类、薯类为主要原料,由挤压膨化机加工生产的膨化物再经粉碎而制成.以这种膨化粉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水、熟植物油、香精等就可以加工出各种营养丰富、
自1995年起,我站承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对本省流通领域农机配件质量进行统一监督抽查任务至今已有七年时间。在此期间,我站共承担了11次农机零配件质量的统一监督检查和专项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放眼望去,广告、网页制作、电子商务、新媒体宣传等领域,都有着平面设计人才的身影.而在倡导创新与服务销售管理的企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通信系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我们在运用科学技术及通信技术时也可以对其有所了解,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历史悠久的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青专),可谓行业的一个标杆式企业。记者日前通过对该公司董事长吴海的访谈,进一步了解了这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走向。青专已设立新的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