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方法

以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中国31个省份107家医院的26 592例AMI患者为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AMI类型、心脑血管病史、用药史、生活方式和AMI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和(或)肥胖、吸烟和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将具有完整危险因素信息的24 39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析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性别差异。

结果

患者年龄为(62.2±13.8)岁,其中男性18 162例(74.5%),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8 209例(74.6%)。男性患者年龄为(60.2±13.7)岁,低于女性[(68.2±12.3)岁];体质指数为(24.2±3.0)kg/m2,高于女性[(23.8±3.4)kg/m2];超重和(或)肥胖、吸烟、血脂异常、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肥腻饮食和AMI病史比例分别为51.8%、55.2%、7.2%、3.8%、80.4%和7.7%,均高于女性(分别为45.9%、9.9%、5.8%、2.3%、65.0%和5.9%);高血压、糖尿病、缺乏运动和卒中病史比例分别为46.5%、17.2%、77.8%和8.5%,均低于女性(分别为61.4%、24.8%、81.7%和11.1%);均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外周血管病史的比例分别为0.6%和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显示:有别于对全部患者的分析结果,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脂异常比例、青年和中年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老年组超重和(或)肥胖、缺乏运动比例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国AMI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存在性别差异,高血压和糖尿病更常见于女性患者,超重和(或)肥胖、肥腻饮食和吸烟等更常见于男性患者。

其他文献
期刊
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RS)是一种X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疾病,以双侧视网膜受累多见。患者常表现为视力损害、内层视网膜劈裂所致黄斑区轮辐状囊样改变以及视网膜电图b波相对于a波不成比例的下降。目前针对此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以并发症的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XLRS认识的不断加深,腺相关病毒(AAV)介导的基因治疗成为了干预该病潜在的新途径。目前有两项XLRS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正在开展。这两项临
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受损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视力下降伴夜盲、进行性视野缺损、视网膜电图异常等。随着四代基因测序和精准诊疗的发展,RP的诊断和治疗方式也逐年更新,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及光遗传学疗法等。但将上述治疗方式从实验室技术转化为有效的临床治疗药物,还存在着不小的鸿沟。如免疫反应、潜在的导致插入的区域诱变和肿瘤发生、遗传
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AIR)是一组罕见的自身免疫相关的视网膜变性疾病,考虑与血清自身抗体和视网膜抗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有关,主要包括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以及非副肿瘤性自身免疫性视网膜病变等。该类疾病以无痛性进行性视力下降、视网膜电图检查明显异常以及血清抗视网膜抗体检测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由于AIR发病率较低,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且缺乏特异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加大了疾病诊断的难度
微血管功能障碍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键病理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代谢记忆"现象,即使其血糖控制良好,也无法避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因此,从基因角度来探索DR的发病机制非常必要。miR-126是血管内皮细胞唯一特异性表达的microRNA,与新生血管的形成关系密切,可影响DR微血管的稳定性及内皮细胞的萌芽和迁移,且其基因水平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细胞内和
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人们通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总结、发明了一系列关于结直肠癌治疗的手术术式,其中一些术式,如Miles术、Dixon术、Hartmann术一直沿用至今,堪称经典。结直肠外科术式的发展经历了大致四个阶段:减状手术、根治性手术、扩大根治性手术和肿瘤功能外科阶段。主要包括了手术入路、肠段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程度、消化道重建以及标本取出这五个要素。只有充分了解术式构成的五大要素,从中寻求变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真实世界中,哌柏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激素受体阳性(H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哌柏西利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HR+/HER2-)信息,共55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57(34~79)岁。汇总一般病史资料、疾病特征。分析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方法以2009年4月至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住院行剖宫产术分娩并发术后肠梗阻的500例患者为病例组,以与病例组同一日行剖宫产术的术后未发生肠梗阻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孕期合并症、血常规及生化指标、与手术相关因素等资料,比较肠梗阻患者和非肠梗阻患者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剖宫产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影响
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