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脉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sun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益气通脉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为:以挥发油得率的指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性有效成分,确定芳香水收集量,以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了脂溶性有效部位提取工艺;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HPLC法对凉山杜鹃中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选用Shim-packCLC-ODS分析柱(150mm×6.0mm,5μm)甲醇-0.5%磷酸(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mm,流速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0.08~0.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6.48%,RSD为1.5%,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对64例正常人,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及35例经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血液中血小板形态进行了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发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前血小板聚集型显著高于正常人,重症急性胰
脂质代谢紊乱是形成冠心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资料表明,冠心病痰浊瘀血与脂质代谢紊乱关系密切[1]。参藻胶囊含多种中药成分,具有益气活血、行气化瘀的作用。我们通过对125例冠心病
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柴胡止血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浸膏收得率最大值和芍药甙含量为综合评判指标,考察了影响提取效果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及煎煮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
例举了《医古文》第6版教材中注释有疑义之处,共列14条。分别从医理、文义、语法、句意等不同方面进行探讨,所列引证,言之有据,提出了应当怎样注释的看法,对于该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具有
为丰富中医胃痛证候诊断的内容,为中医胃痛的辨证提供消化道X线影象改变的客观指标,为防治胃痛和揭示胃痛证候的实质提供客观依据,对160例中医胃痛不同证候的患者其一征象进行了观察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1993年3月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遗精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病例的诊断、轻重分级、中医辨证、试验病例标准、观测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等有关问题进行商讨
应用双黄连粉针剂辅佐治疗以发热为主的表现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0例,结果显效30例,有效61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91%,与单纯应用西药的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有清热解毒,轻宣透邪作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