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初探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wlao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并建议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内容,以期能改善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教育与就业现状。
  【关键词】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现状;就业
  【中图分类号】R27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5-0120-01
  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如何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中医基础学科是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的根基与保障,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的不断外延,就业方向的多元化趋势,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教育与就业面临着重重考验。
  1 中医基础学科的教育和就业概况
  1.1 教育现状 中医基础学科属于二级学科,是中医医疗和卫生各专业学科有关基础理论学科的总称[1]。中医基础学科包含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及中医诊断学等,虽然每个下属学科具体内容不同,但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大概分为中医跟诊、研究文献及开展科研三大类。三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素质与专长各有侧重,分别注重临证处方能力、文献整理综合能力及科研实验能力的培养。中医跟诊型研究生跟随名老中医坐诊,常能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与理法方药知识,能独立应对处理部分临床问题;研究文献型钻研中医经典医著,能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校对、挖掘古代医案典籍的宝库;开展科研型常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科学阐释与拓展中医药理论,从而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然而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存在着生源不足、教育背景参差不齐、培养需求和培养目标不一致等问题,阻碍着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需要深入探讨与改善。
  1.2 就业情况 中医基础学科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使得研究生毕业时求职方向不一,范围广泛,专业对口单位涉及医院、大中专院校、各级中医药研究机构及期刊编辑部等。基础学科具有稳定性、滞后性、复杂性和高耗性四个特点[2]。因不能短时高效地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在当今市场经济理念下,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遇,导致就业相对困难。
  2 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就业情况的影响
  2.1 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影响下,很多学生不愿意从事枯燥且收入低的基础研究工作,故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生源并不充足,常须从其他专业调剂,部分学生入学后学习积极性不高,可能仅限于完成任务,造成专业素质欠缺。再者,许多跨专业调剂的学生,本科阶段并没有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在后期学习中,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与问题,影响其专业素质的提高[3]。另外,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未能量体裁衣、根据研究方向合理选择课程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一些问题,导致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专业素质层次不一,进而影响求职市场竞争力,以及后期职业生涯发展。
  2.2 中医基础学科教育对研究生就业情况的影响 中医基础学科是中医药文化的数千年积淀,中医药的发展越来越被世人所关注,中医药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然而,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中医药人才并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对接。
  首先,对于中医跟诊型与研究文献型研究生而言,他们或注重处方开药,或只注重研习文献,并不擅长现代医学知识,导致就业面狭窄有限,适合岗位主要是中医养生馆及杂志社编辑等少数岗位;开展科研型研究生现代科研实验知识相对较扎实,常能胜任多种科研工作,可进入各级研究机构工作。3 讨论
  我国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现状存在许多矛盾与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尝试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对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改善现状。
  3.1 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3.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对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要纳入市场需求的标准,将学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4]。中医院校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依据市场需求与导师研究方向,调整招生专业与人数、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做到教育与就业挂钩,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3.1.2 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上,应完善培养环节,尽量优化课程结构与比例,增加实用性知识授课,如可开设病案学,让学生身临其境,锻炼临床思维,学习临床诊疗技术。还可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的课程,使研究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
  3.1.3 加强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校应营造积极活泼的学术氛围,定期开展各种创新项目,对研究生申报的科研创新项目进行及时指导、支持与鼓励。此外,还可定期组织学术沙龙等,培养中医思维、加强院校交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3.2 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研究生的就业指导,首先是开设相关课程,指导研究生了解就业现状,正确定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另外,也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吸引相关单位前来招聘,并及时收集和发布各类就业信息。
  总之,目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迎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改善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与就业现状,促进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事业的长足发展,是振兴祖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方肇勤.中医基础学科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8):1021.
  [2] 尹慧.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原因与对策[J].宁波大学学报,2009,31(1):63.
  [3] 富文俊.曾蕾.中医药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01-703.
  [4] 项瑜.吴星.中医药研究生就业问题与展望[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4):151-152.
  (编辑:李雁丹)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西瓜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采用SSR和EST-SSR标记分析34份高代自交系的基因型,计算各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基因组SSR和8个EST-SSR标记共检测
结合山东省莒南县的气候特点,从温室结构、选用良种、提早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温室西瓜多层覆盖多茬采收高效栽培技术,为自然条件相似地区的西瓜生产者
为了给甜瓜杂交育种亲本的早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择有代表性的20份种质为材料,统计了幼苗期10个主要性状的变异性,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最大叶宽、地
【摘要】目的:观察他克莫司联合积雪苷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积雪苷霜软膏治疗,观察组先用他克莫司软膏后自用积雪苷霜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
为了探究嫁接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将荷兰型短黄瓜‘春秋王2号’嫁接到‘五叶香’丝瓜砧木上,对植株田间生长、发病情况及后期产量、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移
【摘要】目的:观察清肝降压胶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继续口服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肝降压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压高值与A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高值和AIS评分均较治疗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接受助产士孕期营养指导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