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干烘茶中咖啡因提取方法及浓度测定的优化

来源 :食品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提取莱芜干烘茶中咖啡因的3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莱芜干烘茶中的咖啡因以70%乙醇溶液为溶剂,采用微波萃取的方法提取率较高。对测定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优化,以Acclaim120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甲醇-纯水(25∶75, V/V)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波长275 nm, 6 min左右完成分析过程。咖啡因在1.0~15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6%(n=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6%,检出限
其他文献
以鲜牛肉、大蒜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蒜香牛干巴加工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大蒜添加量、生熟蒜比例、糖添加量和熟制时间对蒜香牛干巴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试验获得蒜香牛干巴的最佳工艺条件:大蒜添加量15%、生熟蒜比例1︰2、糖添加量2%、熟制时间9 min。在此条件下牛干巴感官评价得分为87.6分,其色泽暗红,蒜香与牛肉香气适宜,咀嚼性较好。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其在传统授课方面相对成熟,但如何在课程中更好地融入思政教育仍需仔细设计。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根本任务。基于习近平教育思想理论并结合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分析《食品添加剂》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举措,并探究教学改革实践途径,不仅为解决本科院校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三大教育根本问题提供理论参考,而且为初步形成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制度体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