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ZnSiO4∶Eu3+红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

来源 :发光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适合近紫外光、蓝光激发的K2ZnSiO4∶Eu3+红色荧光粉,研究了该荧光粉的发光特性。XRD结果显示,所合成的荧光粉主晶相为K2ZnSiO4。样品的激发光谱由O2-→Eu3+电荷迁移带(200~350nm)和Eu3+离子的特征激发峰(350~500nm)组成,最强峰位于396nm,次强峰位于466nm。在396nm和466nm激发下,样品均呈多峰发射,分别由Eu3+离子的5D0→7FJ(J=0,1,2,3,4)能级跃迁产生,其中619nm处峰值最大。增加Eu3+离子的掺杂浓度,荧光粉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与非胃癌患者外周血中microRNA-378(miR-378)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20例胃癌患者、10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和20例健康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系由于继发间隔发育不良或原发房间隔组织被吸收过多,致第二房间孔不能闭合所致,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5%~10%[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最常见心电图改变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4(IL-24)对体外培养的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凋亡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确诊未经治疗的成人急性白血病15例(白血病组),其中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Eu2+浓度掺杂的Sr2Si5N8红色荧光粉,并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发光和热猝灭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XRD和SEM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为纯相Sr2Si5N8结构
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了不同烧结温度和Tm^3+掺杂浓度的Y2Ti2O7∶xTm(x=0.005,0.01,0.03,0.05)荧光粉,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荧光光谱仪对样品
用硝酸铽与3,5-吡啶二甲酸、邻菲罗啉在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合成了配合物[Tb(3,5-pdc)(3,5-Hpdc)(H2O)(phen)]n(3,5-H2pdc=3,5-吡啶二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单晶X射线衍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孔硅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模型:棱镜-金属膜-多孔硅薄膜-待测介质。在该结构中,多孔硅的折射率会随着样品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数值模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