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萨勒姆的女巫》中的悲剧美感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2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瑟·米勒的《萨勒姆的女巫》是极其有代表性的一部悲剧,在美学中有自己的独特意义,剧中人物普洛克托作为价值观的传达者,被赋予了极高的悲剧英雄人物的色彩,让读者在人性的回归中提升生命的层次,锻造人的生命意志。
  关键词:《萨勒姆的女巫》;普洛克托;悲剧
  《萨勒姆的女巫》是阿瑟米勒最重要的剖析人性的一部作品,故事一切源于一个女孩的报复与欲望,但发展到最后却停不下来,把整个镇的人卷入这场人性的斗争中去,这无疑是一场时代的悲剧,作为一部悲剧作品,也拥有自己独特的美感。
  悲剧具有崇高性,人们渴望悲剧英雄,《萨勒姆的女巫》中的普罗克托承载了传递悲剧美感的重要作用,在面对信仰还是撒谎获救时,他选择了坚持自己的信仰。人们往往想,结局很难改变,那改变的只有自己面对厄运时的选择。当选择艰难却有力量时,崇高感油然而生,悲剧的意义在此。悲剧不仅引起我们的快感,而且把我们提升到生命力的更高水平上。[1]
  当一个不完美、有瑕疵的人经历了一系列的自我的醒悟和精神升华,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时,他的灵魂与精神就得到了升华,在悲剧上达到了一种崇高。普罗克托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是常规意义上的有污点的人,他在小镇上被人尊敬,但是他内心却认为自己犯了错事,想着弥补,但是正是因为这样,不完美的人物才是真实的。他所犯下的过错,都在最后一幕,在选择撒谎求生还是真实赴死的时候,达到高潮。他为了挽救妻子和不让更多的人搅入,主动说出自己偷情的事,像台词中说的:“我给我的名誉制作了一口丧钟!”他在自己的名声和良心中选择了良心。在死亡面前,他也有真实的求生欲,也曾想舍弃骄傲获得生命,可是最最后关头,他还是撕毁了认罪状。生命即使逝去,名誉无可代替,最后拥有这最高贵的灵魂慷慨赴死。
  人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的独立是作为人的本能。人可以独立的反抗客观世界给予的挑战与困难。反抗无休无止,没有希望的,充满着悲剧色彩,但是人从不曾放弃抵抗,在抵抗中体现着人的力量。众所周知,悲剧的魅力就是在于人的反抗。劇作家阿瑟·米勒发现了社会中充斥的问题,我们如何选择,如何权衡自由和法律秩序,如何面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当信仰和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平衡,在这个充满荒诞的世界中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人性中邪恶的一面在作品中被夸大的展示出来,但不是没有光亮,剧作家向读者展示人性中最真实却丑陋的一面,同时告诉读者有伟大的英雄存在,例如,普洛克托、伊丽莎白夫妇及吕蓓卡都是勇敢、正直、善良、伟大的代表。给予人们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人的尊严。《萨勒姆的女巫》所传达的是以人的尊严的力量抵抗权利的威严以及道德的塌陷,并试图找到属于人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到真善美的存在,把整个人类推到高尚与纯洁之中。从这个角度上,普罗克托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底线与原则,宁可放弃生命也不用尊严交换,不出卖自己的朋友,不出卖自己的灵魂,这样的选择下,实现了整人物的升华,从而作品也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悲剧给予生存以观念,并揭示出生存的社会意义。”[2]
  普洛克托正像是苏格拉底所言的那句:“我不肯背义而屈服于任何人,我不怕死,宁死不屈”。普洛克托的悲剧形象更像是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人物,他们从一开始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出发,最后走向了崇高,拥有了悲剧美感。从客观理性中,悲剧色彩的人物应该是有缺点的,不能是标签化的人物。在人物的世界里,要包含着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在读者的眼中,人物给予我们的感觉要是完整又统一的,不能是为了完成故事而故意刻画的人物。像电影《汉尼拔》,我们会因为一个追求极度爱情的人原谅一个杀人狂魔,对他产生同情。我们知道悲剧人物是有缺憾的,正是因为缺憾才是美丽而独特的,我们在心理上才可以原谅他们所犯下的错误与污点,正像原谅我们自己一样,每个人都不是极致完美,都无法避免的犯错误。作为观众,能真实的感受到人物所面临的困境,感受到对困难的恐惧,也可以感受到对悲剧人物的同情。从悲剧的审美效果而言,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悲剧来产生共鸣到达高潮体验,从而净化整个心灵和灵魂。
  “无论是生理上的宣泄,还是情感上的“净化”,或者是精神上的超脱,悲剧感都是从最初的压抑、恐惧或痛苦等,转而导向了一种“净化”和超脱,并获得了一种解脱的快感。”[3] 事情从一个年轻女子的嫉妒心开始,逐渐滚雪球牵扯到整个镇子人的生命,听起来虽然荒诞,但是内核却是极其真实和残忍的。19个人被施以绞刑,156人进监狱。难道真的是阿碧格的错误吗,其实不然。人们害怕承认,真正的源头是来自于所有人共同的贪婪与冷漠,只是放置在这个环境中被完全扒开放大。在《萨勒姆的女巫》这部作品中,我们体验到了人的自私与残忍,也感受到了崇高、坚韧。这样的事不管是哪个年代都在上演,都会有人因为利益而伤害他人,因为这是人性中永远抹不去的冷漠与欲望。
  普罗克托的人物形象流传至今,极具代表性,将他放置在水深火热中,用崇高的手法刻画了整个人的牺牲。普洛克托并非是俄狄浦斯王等传统意义上的完人,道德英雄,在他之前,这样的英雄人物也有上演,比如科利奥兰纳斯。他们身上都存在着共性就是他们并不是完美主义的人物,他们拥有我们普通人身上所有的缺点,他们也许骄傲,目中无人,也许被欲望冲昏了头脑,也许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他们最后也都回到了正轨,完成了价值观的升华,有些甚至不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普洛克托正是这样的人物,身上极具崇高性。
  悲剧是一种毁灭,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的过程,让人们在绝望和痛苦中看到生命的升华和真谛,从而获得美的体验。萨勒姆“逐巫”事件成为了一个启蒙事件,其悲剧意味体现在个体生命境界的提升。“谬论”可以毁灭人,但永远征服不了人的意志。
  参考文献
  [1]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华书局,2016,4
  [2] 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2
  [3] 牛宏宝:《美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1
  作者简介:
  王之,1995年5月18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淄博市,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戏剧创作艺术.
  (山东艺术学院 250300)
其他文献
摘要:依托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在经济法中激励功能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功能。目前,学术界并未对经济法的激励功能进行系统性研究,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经济法激励功能的内涵,分析构成经济法激励功能的基本框架。  关键词:经济法;激励功能;分析  经济法是中国与经济相关的法律规范总称,是以国家手段干预市场经济的一种方式,执行经济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国家市场经济进行调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普遍认为经济法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人们对于自身的财产问题也更加的重视以及关注,众多侵犯公民私有财产现象的发生,也更是激起了人们保护自身财产的意识。保护自身的私有财产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益,也更是民商法的基本体现和其存在的必要性。此次研究对私有财产的民商法保护原则进行合理的探究,首先分析私有财产的保护问题,其次分析和研究私有财产在民商法当中的具体原则,最后提出了完善民商法的策略和方法。旨在通过分析
期刊
摘要:随着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一个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关系到在国际竞争大潮的成败,在国家综合实力比较中,作为可以实现资源整合和调动的管理决策能力则更能体现一个国家的能力强弱,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整体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而包含了整个公共经济政治管理生活的公共管理活动更是重中之重。但实际上,国内的公共管理情况则有些不尽如人意,其突出的一些问题表现为:一些管理模式僵化粗暴、一些公共管理决策缺乏科学规范指导
期刊
《心无所居》  你是彼岸,我是孤帆。  漂流,非我夙愿、  等待,是你的孤单。  使命推波助澜,  梦,一面之缘。  远去的身影已然,  湿襟泪模糊嘴边。  若此生无憾,可快马加鞭、  相聚相散,由谁寝食不安。  离别,过往云烟。  曾耳头呢喃,细语绵绵、  这道岁月,相逢如篇。  轻拨琴弦,如水淡淡、  帆远去,如影弥漫、  或己身,如麻散乱。  试问归期,何月何年?  驻此彼岸,则无岸、  此
期刊
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我国的农业合作社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日渐成为国家农业经营主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在推动我国农业现代会建设方面起到了日益显著的作用。然而处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农业合作社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和相关运营机制方面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地域辐射作用弱、内部资源整合差、市场适配抓手少以及经营管理方式比较粗放等。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对农业合作社
期刊
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近年来法务会计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一工作领域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进入到我国,在历经二十年以上的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学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与重要分支。法务会计在应用过程中,为我国法制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反舞弊、反经济犯罪等一系列犯罪斗争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主要以法务会计作为研究主体,分析与探究法务会计的发展回顾与应用实践,并探讨法务会计
期刊
摘要:张爱玲小说的女性人物和其悲剧命运构成了她小说的主体。她的小说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意识。从她个人经历的悲剧性与对人生的悲剧性看法,在作品中表现出对女性浮华于世却仓皇收尾的悲剧命运的怜悯,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悲剧意识 ;女性命运  初读张爱玲小说,接触到的都是一个又一个大户人家女性命运沉浮的悲剧。这些女性人物各自以自己悲剧的小故事融入时代的洪流中。张爱玲以辛辣,平实的语言将
期刊
摘要:陕北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陕北民歌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基础,旋律奔放、抒情自然等独特的艺术风格。陕北方言中的一些特殊的语音现象使陕北民歌的演唱呈现出独特魅力,土色土香的方言词汇大大增强了陕北民歌的表现力,其中陕北方言词法运用的一些特点,让陕北民歌生动而充满情感。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其代表作《兰花花》是陕北民
期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许多年前的一天,赤壁之战,烽火满江。  战船轰然崩毁,火雷绽放,红莲遍目,船桅倾侧,浮尸百万,血流漂橹。  当周瑜眼中映出这修罗血海时,想起的却是孙策在那个破晓之刹,披着晨曦与星光的身影,以及他的眼神,仿佛一半永昼,一半暗夜。  那年,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正好,像极了妩媚妇
期刊
摘要:我国是石油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采油时间长,且采油技术较为成熟。在石油开采过程中,专业人员勘探好油井之后,就要进行石油钻井工作,保证石油的正常采集生产。油井开采工具是决定整体开采质量的重点,油井工具得到良好的储存和管理,可以保障工具的使用性能,促进采油作业的正常运作。但是目前很多油田都注重采油效益,疏忽了对工具的储存和管理,如何管理好井下作业工具,保证开采质量,是石油企业急需解决的。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