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如何提升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SOR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四个县区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消费促进政策通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充电政策的影响最大,路权政策次之,再次是宣传政策,购车政策的影响最小.因此,购车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太可能发生.②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感知价值而较少关注后期的使用风险,宣传政策、购车政策及充电政策越完备,
【机 构】
: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焦作 454000;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焦作 454000;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升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SOR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省洛阳市四个县区的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对潜在消费者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消费促进政策通过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对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其中充电政策的影响最大,路权政策次之,再次是宣传政策,购车政策的影响最小.因此,购车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的局面不太可能发生.②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前期感知价值而较少关注后期的使用风险,宣传政策、购车政策及充电政策越完备,潜在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价值越高,越能激发其购买意愿.③在不同群体间,收入和教育背景对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高收入高学历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购车后的使用权益保障,即路权政策以及充电政策,而低学历低收入的潜在消费者更加关注前期的消费权益保障,即购车政策的经济激励.在政策各环节对感知风险的影响路径上,低收入以及低学历群体的感知风险普遍比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要显著.鉴于此,本文提出,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应注重充电市场的完善,将购车经济补贴政策逐步向充电基础设施以及路权优惠政策方面转移,且针对不同层次的潜在消费者要实施差异化、多元化的促销政策.
其他文献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是大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是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要求的必然举措.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分析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观存在的问题、探索劳动教育的实践途径是新时代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拓展大学生就业实践路径,实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平台型电商企业纷纷开始凭借其在数智化领域的优势赋能供应链成员,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商供应链成员的运营决策和收益.本文考察了由一个平台型电商企业和一个线上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在平台型电商企业数据赋能,且线上零售商同时进行数据运用投入的情境下,零售商会在何种条件下接受数据赋能,以及怎样的成本分担机制更有助于发挥数据赋能的作用,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共赢.本文从报童模型出发,运用建模的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只有双方数据运用合作所增加的成本较低时,零售商才会选择接受数据赋能.本文还分析了分散决策、零售商分担
基于我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宏观背景,文章研究了微观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消极影响,以及融资融券制度在其中的作用.以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资产投资阻碍了企业的创新投入.其机制在于,金融资产投资不仅引入了较多的外部风险,而且加剧了创新投入面临的融资约束,进而对创新投入表现为显著的挤出效应.以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为契机,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业务通过增加上市公司的风险与融资约束,最终加剧了金融资产投资对创新投入的挤出效应.因此,应防止上市公司过度从事金融资产投资,同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