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奋斗了三年。三年的时光不算长,因为做教师是我立志一辈子的事业;三年的时光也不算短,因为只有把握好每个三年,才能让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英语教师,给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这三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每单元初始课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本单元的兴趣,那么整个单元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所以我对新授课堂导入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不同类型的内容为出发点,结合具体课堂实践反思,希望能在摸索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设计能力。
我认为,适用于初中英语新授课堂导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话题为讨论所有物,语法为助动词do的用法。这是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助动词,如果学生没有充分预习,就不能理解中西方语法的差异。因此,我运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法,辅以我校正在使用的教学案,让学生在预习新知、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含有助动词的一般疑问句。
T: Let’s look at the title.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S: Yes, I do.
T: Do you have a story book?
S: No, I don’t.
由于有了充分的预习,学生理解了助动词的读音与意思,教师直接导入含有助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式即可。这种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学习重难点。但是,有些学生在陈述句中也随意使用助动词,这是需要在后来教学中予以纠正的。
二、出示实物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话题为问价钱,语法为How much句型。本单元出现了很多衣物类单词,书写简单,但意思易混淆。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区分这些单词,我运用了出示实物导入法,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帮助他们将单词的音、形、意迅速而準确地联结在一起。
T: (出示一个衣服架,由小到大套挂本单元即将学到的衣物)What’s this?
S: It’s a sweater.
T: (脱掉毛衫,下一层是T恤) And what’s this?
S: It’s a T-shirt.
直观的物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帮助记忆本课的单词,而且这些物品也可以运用到本课的情景对话中去,因此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式耗费时间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实物上而忽略知识,因此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
三、承上启下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中,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话题为讨论过去发生的事情,语法为了解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是对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一种巩固提高。因此,我运用了承上启下导入法,引导学生口头回顾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式,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进一步学习该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式,使整个过去时态句式体系完整。
T:How was your weekend?
S: It was great.
T: Why was it grea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Who did you play with?
S: ……
由于学生已经对一般过去时态有一定了解,因此在问答练习的时候信心十足,乐于发言。但是由于没有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所以学生对did和was/were的区别不太明确,对话的时候有时出现错误。我采取逐个纠错的方式,并在后来的课时中适当讲解两种动词用法区别,予以弥补。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中,Unit 4 Don’t eat in class.的话题为谈论规则,语法为祈使句的运用,很难用上述三种方式导入新知。因此,我运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祈使句与使用范围,学会使用语言比单纯学习语法更重要。
T: (安排一名学生在课上吃香蕉,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我俩身上,适时用严厉的语气说出祈使句) Don’t eat in class.
S: I’m sorry…
真实情境是我市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创设真实情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了解运用知识的背景,贴近中考,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入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有其局限性,适用范围较窄。
以上是我对初中英语新授课堂导入方式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愉悦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体验;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切实有提高;对教学内容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师与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睦相处。
三年的时间很短暂,而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也刚刚起步,但是我会用心去经营这份神圣的职业,用爱心去呵护这片绚丽的花朵,在二十五中学这片沃土上撒下自己的汗水,为二十五中学的明天努力奋斗不息。
在这三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每单元初始课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激发他们对本单元的兴趣,那么整个单元的学习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事半功倍。所以我对新授课堂导入的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不同类型的内容为出发点,结合具体课堂实践反思,希望能在摸索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设计能力。
我认为,适用于初中英语新授课堂导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的话题为讨论所有物,语法为助动词do的用法。这是七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助动词,如果学生没有充分预习,就不能理解中西方语法的差异。因此,我运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法,辅以我校正在使用的教学案,让学生在预习新知、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开始接触含有助动词的一般疑问句。
T: Let’s look at the title.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
S: Yes, I do.
T: Do you have a story book?
S: No, I don’t.
由于有了充分的预习,学生理解了助动词的读音与意思,教师直接导入含有助动词的一般疑问句式即可。这种方法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学习重难点。但是,有些学生在陈述句中也随意使用助动词,这是需要在后来教学中予以纠正的。
二、出示实物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的话题为问价钱,语法为How much句型。本单元出现了很多衣物类单词,书写简单,但意思易混淆。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生动地区分这些单词,我运用了出示实物导入法,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帮助他们将单词的音、形、意迅速而準确地联结在一起。
T: (出示一个衣服架,由小到大套挂本单元即将学到的衣物)What’s this?
S: It’s a sweater.
T: (脱掉毛衫,下一层是T恤) And what’s this?
S: It’s a T-shirt.
直观的物品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帮助记忆本课的单词,而且这些物品也可以运用到本课的情景对话中去,因此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但是,这种方式耗费时间长,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在实物上而忽略知识,因此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要求很高。
三、承上启下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中,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的话题为讨论过去发生的事情,语法为了解运用一般过去时态,是对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的一种巩固提高。因此,我运用了承上启下导入法,引导学生口头回顾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式,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并进一步学习该时态的特殊疑问句式,使整个过去时态句式体系完整。
T:How was your weekend?
S: It was great.
T: Why was it grea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ere did you go?
Who did you play with?
S: ……
由于学生已经对一般过去时态有一定了解,因此在问答练习的时候信心十足,乐于发言。但是由于没有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所以学生对did和was/were的区别不太明确,对话的时候有时出现错误。我采取逐个纠错的方式,并在后来的课时中适当讲解两种动词用法区别,予以弥补。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在2013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下册教材中,Unit 4 Don’t eat in class.的话题为谈论规则,语法为祈使句的运用,很难用上述三种方式导入新知。因此,我运用了创设情境导入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祈使句与使用范围,学会使用语言比单纯学习语法更重要。
T: (安排一名学生在课上吃香蕉,将他们的目光吸引到我俩身上,适时用严厉的语气说出祈使句) Don’t eat in class.
S: I’m sorry…
真实情境是我市中考出题的一个方向,创设真实情境能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了解运用知识的背景,贴近中考,是一个非常好的导入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运用有其局限性,适用范围较窄。
以上是我对初中英语新授课堂导入方式的几点思考,希望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我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充分愉悦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体验;使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切实有提高;对教学内容在认识上有新的发现;师与生之间、生生之间和睦相处。
三年的时间很短暂,而我在教师这个岗位上也刚刚起步,但是我会用心去经营这份神圣的职业,用爱心去呵护这片绚丽的花朵,在二十五中学这片沃土上撒下自己的汗水,为二十五中学的明天努力奋斗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