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实施的十要点

来源 :人力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领导小组讨论LGD(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作为人才测评中形式比较新颖的考核方式,它对传统的笔试、面试的选拔方式,形成了一种改进和超越。近些年来,随着各类专业人才测评机构的成立,作为一种情境模拟测评技术,无领导小组讨论在各种选拔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测评方法的使用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有些企业人事测评活动所实施的无领导小组测试,在操作上是不规范的,在结果解释上具有随意性。如何使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实施更加严谨有效果呢?实践中不妨从以下十要点入手。
  
  要点一:测评对象应有指向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并非对所有岗位的人员选拔及培训都适用,其主要适用于中高级管理岗位。这是因为,从测评效度(测评的有效性)来看,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试要素,主要集中在与中高级管理岗位相适应的能力和个性品质上,如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说服论辩能力、情绪稳定性等。而基层岗位人员所需要测试的要素指标,一般可以通过普通的测评方法得到。从成本来看,无领导小组讨论前期的题目编制、实施过程中的测评以及后期对被评价者的评估,都需要专业测评人员的介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与时间成本,较高测评费用决定了其更适用于中高级管理者。
  
  要点二:测试领域不应局限于选拔
  
  无领导小组讨论具有评价和诊断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不应将它仅仅局限于管理干部的选拔。在人员培训、配置、规划等方面,无领导小组讨论也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比如在组织培训前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通过测评具体管理者的实际管理技能水平和品质表现,从中发现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然后针对他们的弱项进行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和水平。也可以把无领导小组讨论本身作为一种培训工具,比如作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的培训手段。在无领导小组讨论过程中,培训人员会很快发现谁的表现欲望最强、谁总是不接受别人的观点、谁没有很好倾听别人的习惯等影响团队合作的因素,然后通过对培训对象进行逐一点评和指导,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要点三:测评指标体系必须完善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测评体系设计必须具有系统性,针对一定的岗位或职位,设计出合理的测评要素体系,是测评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石。然而,目前许多组织在实施无领导小组讨论时,测评指标选择都带有盲目性和主观性。首先,依据岗位的需要,通常测评的指标应选择在4~6个为宜。为了更有利于测评者客观地评分,在设计指标体系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细化每个指标要素,可以把每个指标要素再细分为二级指标并界定其内涵。其次,与测评相关的各个要素确定之后需要对要素进行权重分配,最终形成适合于某一具体岗位的测评指标体系。
  
  要点四:测评计分坚持标准化
  
   通常的无领导小组讨论计分方法是根据测评要素的内涵划分若干评分段,并对几个评分段进行详细的界定,然后将分数分配到这几个评分段中。测评者根据被测评者的具体表现,结合界定好的评分段对被测评者进行计分。但这种方法的计分幅度范围大,对测评者的判断要求很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运用二级思维的方法。例如采用3×3制二级判断计分法(见表),测评者先按被测评者可能的表现情况划分出优秀、一般、较差三个等级并列出相应标准,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分析被测评者符合该等级的上、中、下哪一水平,最后按等级内规定的分数范围给出测评分数。二级判断评分法将主观因素控制在较小幅度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级判断计分法所造成的误差。
  
  要点五:题目设计应突出针对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职位要求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测试题目所呈现的测评点,要可测评出职位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即要求讨论题目必须与拟任岗位的特点相结合,所设计的讨论题目应能针对性的反映拟任岗位的工作特点;应是现实工作中已发生的或与现实相似的事件或问题;应能够体现具体的现实工作情境特点和所需具备的各种技能、品质等要素。另外,题目的针对性还反映在题目内容与职位的相关度上,相关题目内容要被每个被测对象所熟悉,才能有利于讨论的展开,有利于被测对象的充分表现,体现出公正、公平的测评原则。
  
  要点六:讨论题材要具有可争辩性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是从分歧到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过程。讨论题目的题材要能够让被测试对象产生争辩,在争辩中测评参与者的某些管理特征、人际能力以及其他特征。没有争辩,就无法观察被测对象面对不同意见的分析能力、面对矛盾的协调能力、面对决策时的判断能力;无法观察到谁有影响力、谁善于吸取不同观点、谁更成熟等。所以无领导小组面试讨论题目的设计必须体现出它的争辩性,使每个人都有话可讲,讨论题材能够引起被评价者激烈的讨论行为,使其在讨论中将真实的能力与个性展现无余。
  
  要点七:不可忽视评价者的选择与培训
  
  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评价者的水平是决定这种测评最终效果的一个关键环节,而评价者的选择与培训则是关键环节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评价者的选择方面,应注意人员搭配的合理性,选择范围应主要集中在人事测评专家、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和选拔岗位的直接上级等,因为这种测试对评价者要求较高,一般应以评价专家为主。在评价者培训方面,培训评价者主要从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的基本涵义、特点、测评功能、适用对象、讨论题目的设计与形式;测评的实施程序、评价标准、行为观察技术、评分方法等方面出发,使评价者的评判标准统一起来,并尽可能消除评价者个人主观因素对测评造成的影响。
  
  要点八:注重实施操作流程的规范
  
   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对测试形式要求比较严格的一种测评方式,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测评者忽视了测评程序和时间规范化的要求。在正式测试之前,主考官应先对被测试者宣读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试的指导语,即介绍测试步骤和考察要求,然后宣布无领导小组讨论开始,测试时间一般为40分钟左右。其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准备阶段:被测对象拿到试题后,独立思考,列出发言提纲,一般为5分钟左右。②表述阶段:被测对象轮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一般为3分钟左右。③讨论阶段:被测对象相互讨论,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最终得出小组的一致意见,一般为30分钟左右。④由小组推荐一位被测者向主考官汇报讨论结果,一般为2分钟左右。
  
  要点九:要规避性格倾向导致的误差
  
  一般而言,外向型人在人际关系处理与语言表达方面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在这种以讨论为主和需要人际沟通的测评中,内向型的人可能会处于劣势。而事实上,有些人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并不在于其言辞而在于其优秀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上,这种判断、决策能力构成了他的影响力。内向型人的这种性格特征,可能会影响他在讨论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展现,也容易被评价者所忽视。另外,熟悉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方法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更具有优势,他会刻意地抓住机会去表现自己,他会在“影响力、合作意识”等测评指标上,获得高分。
  
  要点十:强化集体评价的环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后期测评最好采用集体评价的方式。由多名评价者对每个被测对象的所有测评指标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值作为被测对象的最后得分。笔者认为评价者及时召开一个评分讨论会十分重要。在讨论会上,对每个被测对象的表现进行逐一点评,评价者报告他们各自观察到的该被测对象的典型行为以及对该对象表现的评价,并充分交换意见。通过交换意见,考评者可以补充自己观察时的遗漏,对被测对象做出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
  (作者简介:张军,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先后供职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大型民营企业、管理咨询公司。)
其他文献
造成薪酬需要变动的原因有许多种情况,常见的有晋升、岗位调整、市场性普调等。对于企业来说,薪酬调整政策属于薪酬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保持制度的严肃性和操作性。如果调薪只与公司业绩进行简单的单线挂钩,一旦整个公司业绩不好,就实行全员薪酬冻结,不做任何调整,这种做法是对企业诚信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优秀员工对公司失去信心。一般而言,除非是公司出现严重的财务危机,否则在永续经营的理念下,调薪政策应保持一贯性,
高压政策,灵不灵?    不久前,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了以下数字:今年毕业生总数将达496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预计就业率不容乐观,将低于60%,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将超过百万。  与就业方的“紧张局势”相反,企业的高管们却是“开心”得很:既然有这么多找工作的人,那么拿高工资的,该动一动了;不主动免费加班的,该想一想了;孩子生病,老妈住院,
何谓无领导小组讨论    人的行为和工作绩效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人的行为、能力、个性等素质特征的观察与评价,不能脱离一定的环境。所以要想准确地测评一个人的素质,应将其纳入特定的环境中,观察、分析测评对象在该环境下的行为表现。于是,无领导小组讨论(LGD)应运而生。近年来它逐渐成为各种招聘选拔考试的新宠,特别是在外企和一些大型企业,它已成为招聘选拔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手段。  无领导小组讨
中国的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以后,金融企业赖以保障安全的对外封闭和对内垄断格局被打破,从此将在危机的边缘上行走。尤其是金融企业竞相争夺人才,使得人力资源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    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管理者往往注重系统性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的防范,而对人力资源风险的管理则停留在传统方法上。本文就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管理从项目管理的角度进行阐述,以从风险预防的角度,提高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
走近苏州,你绝对不能忽略苏州工业园区。因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崛起,有可能会让你重新诠释这个城市。苏州工业园区仿佛就是苏州这个城市的一个缩影,透视出“打通才路聚财富”的战略版图。    这是一个被法国《信息报》称为新硅谷的地方,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在过去的14年里,聚集了包括77家世界五百强在内的14500多家国内外企业,经济始终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速,曾创造过一天1亿GDP,一天上缴1260万元财
2008年9月19-20日,2008年亚洲人力资源博览会暨中国第六届人力资源博览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期间,本刊记者考察了上海优秀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并就上海人力资源产业的发展情况采访了上海人才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庆阳先生。    问:通过参加本次在上海举办的人力资源博览会,我们深切感受到上海人才服务产业发展的良好现状和强劲态势。因此,想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这几年上海人才服务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
雇主品牌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企业所广泛了解和重视,良好的雇主品牌能够使企业在提升美誉度、吸引目标人才的竞争中事半功倍。  与产品品牌建设一样,企业的雇主品牌建设只有先行“慧中”方能随之“秀外”。因此,企业在进行雇主品牌建设时,应首先从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着手,将雇主品牌建设意识贯穿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    提高招才引智的吸引力    招聘是企业向目标人才集中展示其雇主品牌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
人力资源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近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就本次会议主题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优先开发人力资源,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快形成^力资源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优先调整人力资源结构,优先投资人力资源开发,大力激发各类人力资源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二是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把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风格,秉持“谋人之道,攻心为上”,强调“灵活、权变和艺术”;而“以事为中心”的管理风格,则恪守“公平和制度”,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前者深得人心,但失之无序;后者秩序井然,但有失人情。那么,在提高士气、改善企业绩效方面,究竟哪一种管理风格能更胜一筹?作为管理者,您是否也常常有此困惑——    案例:管理风格迥异的两位老总,谁更出色?    乐于沟通,用人不疑,但无视程序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  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从规模到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教书育人,培养出了无数人才,然而,整个社会唯考试是举,导致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出现,令作者困惑,仅以此文进行探讨——    首先,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十几年教育历程中,有相当多的时间还是传授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陈旧知识。我们上学是为什么?仅仅为学知识而学习吗?    咱们先定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