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骨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顶压手法结合钢针微创撬拨复位治疗不同类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微创撬拨复位的治疗指征。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法,前瞻性对135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分别应用撬拨复位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撬拨组69例(82足),男60例,女9例;年龄18~64岁,平均(43.29±10.46)岁;左足30例,右足26例,双足13例;Essex-Lopresti分型舌状骨折54足,关节压缩骨折28足;SandersⅡ型33足,Ⅲ型49足。钢板组66例(75足),男58例,女8例;年龄21~63岁,平均(46.00±2.42)岁;左足31例,右足26例,双足9例;Essex-Lopresti分型舌状骨折48足,关节压缩骨折27足;SandersⅡ型28足,Ⅲ型47足。根据Kerr评分标准评价基于Sanders分型和Essex-Lopresti分型结合应用下的疗效,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35例患者术后24周获随访,所有骨折在8~12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2周。撬拨组中,针道感染2例,退针5例,无发生神经血管损伤;钢板组中,术后切口皮缘坏死18例,腓肠神经损伤5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疗效观察,在SandersⅡ型骨折中,撬拨组和钢板组的舌状骨折和关节压缩骨折治疗优良率均在70%以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ndersⅢ型骨折中,撬拨组和钢板组对舌状骨折的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关节压缩骨折,钢板组疗效优于撬拨组(P<0.01)。撬拨复位对SandersⅡ、Ⅲ型舌状骨折在疼痛评分、行走能力评分和Kerr总分比较等方面优于关节压缩骨折(P<0.05,P<0.01);SandersⅢ型关节压缩骨折使用钢板内固定较撬拨方法在工作能力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更好(P<0.05)。结论:顶压手法结合多针撬拨复位内固定对SandersⅡ型中的舌状骨折、关节压缩骨折、SandersⅢ型中的舌状骨折具有微创操作、并发症少等优点。SandersⅢ型中的关节压缩骨折应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其他文献
较为全面地总结和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及其机制研究领域的进展。介绍了临床上较为多见 ,潜在毒性较大及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尤其对近十年来广泛应用和
<正>中医正骨手法作为一种以力的实施为主的治疗手段,其本质应该与物理学中力的相互作用有关,所以可以试行用经典力学原理进行研究。我们认为,纷繁复杂的中医正骨手法可能存
期刊
目的:评价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在非手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采用中医脊柱平衡法治疗的33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症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泥河湾层中寻找早更新世时期的人类遗迹,已成为中、外许多科学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在泥河湾村附近,大量古文化遗物从属于下更新统的泥河湾层中
《G》是约翰·伯格的第四部小说。作为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及作家,伯格将现代艺术的源头-立体主义融入到小说的创作中。在《G》中,伯格把立体主义提倡的分解与重构等艺术手段实
基于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以徐州市民的周末休闲调查问卷为基础,研究周末完整休闲日中市民休闲的时间利用特征。结果表明,徐州市民周末休闲时间利用分为集中型、规则型、积极
研究气温骤降引起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和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给出气温骤降引起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温度应力情况,进一步论证了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是抵御寒潮的有效途径这一结论
给出一反例说明缺少对称条件时,Cauchy不等式不成立;并指出文献[1]中第四章引理1.3的证明有误.然后推广了Cauchy不等式,从而完善了文献[1]中第四章引理1.3(弱Harnack不等式)的证明
本文首先讨论旧石器考古年代学的一般原则、中国旧石器文化序列的地层学基础和文化分布区。其次 ,着重讨论中国一些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年代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一个供讨论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