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内需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了内需对一个国家经济长期健康、稳定增长的重要性。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国家的消费均占其GDP的70%以上,由此看出这些国家的内需是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我国经济增长中相当一部分是靠我国的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来拉动的。很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投资和外贸进出口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正是这样的一种经济增长方式却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这一点自从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所体现。就投资方面来说,近些年来,在一些领域出现了过度投资,从而造成个别行业的产能过剩,因此不能长期依靠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另一方面就外贸进出口来说,随着我国目前面临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上升以及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的压力,我国的外贸进出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局面。因此,在既不能长期依靠投资也不能长期依靠外贸进出口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让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成为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是努力扩大内需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
  二、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根据国家统计局支出法计算的GDP: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
  2)建立回归方程
  根据(1)式,在本文中所要建立的回归方程为:
  GDP增长率 = 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 + 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值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值 (2)
  以GDPg代表GDP的增长率,以Needg代表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以Investg代表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值,以Outletg代表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值,即:
  
  本文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为1978年至2009年间的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和拉动的统计数据,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本文所使用的软件为Eviews6.0。
  在进行回归分析前,先要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会出现伪回归的情况。经过检验,在显著性水平5%的水平下,GDP增长率序列、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序列、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值序列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值序列均为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进行回归。在进行回归之前,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异方差,在这里尝试对GDP增长率序列和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序列进行对数化处理,回归方程如下:
  
  方程的R2=0.9821,F统计量为512.6047,这表明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同时T检验值均比较大表明方程中的3个解释变量影响显著,都通过了变量显著性检验。D.W检验值为1.8460,回归残差不存在自相关。然后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残差序列平稳。
  三、预测
  在这里尝试对2011年及2012年的国内最终消费支出对GDP拉动的百分比和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进行预测,由于缺少2010年的统计数据,因此将2010年也列为预测的年份之一。本文中尝试使用的预测方法是马尔科夫预测方法。马尔科夫预测方法在对市场的预测当中运用十分广泛,其基于的理论是马尔科夫链理论。马尔科夫预测方法具有无后效性的特点,即下一时刻的状态只与现在的时刻相关,而与其它时刻的状态无关。因此可以用马尔科夫预测方法对某些变量根据其现在的状态及其变化趋向来预测它在将来的某一段时间内的可能出现的状态。马尔科夫预测方法的核心方法是采用转移概率矩阵进行研究。
  a)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的预测
  对原数据中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进行马尔可夫性检验,检验其是否具有马尔可夫性,即无后效性。经过Eviews软件对其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进行回归,得到结果t(-1)=3.525,t(-2)=-2.024,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t(-1)通过检验,t(-2)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可以基本认为最终消费支出拉动值具有马尔可夫性,将其数据分为四个区间,A:0~4,B:4~6,C:6~10,D:10以上,可以得到状态转移频数矩阵:
  AB CD
  A 12 10
  B 2 14 30
  C 1 2 02
  D 0 11 1
  将转移频数矩阵中的每个数据除以该行数据之和,得到状态转移矩阵P1:
   A BCD
  A 1/4 2/41/4 0
  B 2/19 14/19 3/190
  C 1/5 2/5 0 2/5
  D01/31/31/3
  设2009年的状态为初始状态,由于2009年的统计数据处于B区间,因此设初始向量为E(0)=[ 0,1,0,0],则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的状态向量为:
  E(1)=E(0)P1=[ 0.11,0.74,0.16,0]
  E(2)=E(1)P1=[ 0.14,0.67,0.15,0.06]
  E(3)=E(2)P1=[ 0.14,0.64,0.16,0.08]
  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到2011年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以67%的概率在4至6个百分点之间,并且2012年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以64%的概率在4至6个百分点之间。
  b)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的预测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的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将其分为五个区间,A:0~40,B:40~50,C:50~60,D:60~70,E:70以上。
  对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的数据进行马尔可夫性检验,经过Eviews软件对其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进行回归,得到结果t(-1)=2.796,t(-2)=0.682,在显著性水平为5%的情况下,t(-1)通过检验,t(-2)没有通过检验。因此可以基本认为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具有马尔可夫性。可以运用马尔可夫预测方法进行预测,得到频数转移矩阵:
  
  A B CDE
  A2 4 1 01
  B3 1 1 20
  C1 2 0 01
  D1 0 1 03
  E0 1 1 32
  
  将频数转移矩阵中的每个数据除以该行数据之和,得到状态转移矩阵P2:
   ABC D E
  A 2/84/81/80 1/8
  B 3/71/71/7 2/7 0
  C 1/42/4 0 0 1/4
  D 1/5 0 1/50 3/5
  E0 1/71/7 3/72/7
  设2009年的状态为初始状态,由于2009年的状态处于B区间,因此设初始状态向量E(0)=[ 0,1,0,0,0],则2010年、2011年以及2012年的状态向量为:
  E(1)=E(0)P2=[ 0.43,0.14,0.14,0.29,0]
  E(2)=E(1)P2=[ 0.26,0.31,0.13,0.04,0.26]
  E(3)=E(2)P2=[ 0.24,0.28,0.12,0.20,0.17]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到,201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有31%的可能性落在B区间;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有28%的可能性落在B区间,同时也有24%的可能性落在A区间。
  四、结论
  从回归方程(4)来看,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内需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还不占主要作用,国内市场对于国内生产产品的消化吸收能力还不强,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还是靠投资和外贸进出口。从方程中可以得到我国内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约为39%,其余的要靠投资和外贸进出口。其中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约为32%,外贸进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约为29%。并且根据马尔科夫预测方法的计算,在正常情况下2011年和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拉动以较大可能性在4至6个百分点之间,同时2011年和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以较大的可能性停留在40%至50%之间。
  由此可见,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来拉动,两者占到整个经济增长的61%,我国内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管是目前还是将来仍然有限,而这将会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我国的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了42.7%,虽然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投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会相对较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一比重仍然过高。长期过高的投资比重会造成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投资过度,从而造成这些行业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国际经济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即使国内市场无法消化吸收这些过度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些产品还能够通过出口来进行消化,但是一旦国际经济状况发生变化后,这些产品就无法通过出口这一途径进行消化。在既无国内市场又无国外市场的情况下,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将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从而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在另一方面,这样又会增加我国对于外贸出口的依赖程度,增加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我国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其对我国外贸出口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过多地依赖外贸进出口会进一步增加我国的贸易顺差,带来更多的外汇储备,更进一步地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随着我国生产资料、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我国原来所具有的出口优势正在慢慢地失去。因此在既不能过度依靠投资,同时外贸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有通过不断促进内需、提高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才能使我国摆脱主要依靠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从而走上一条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道路。
  五、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目前内需不足,内需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不占主要地位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首先,努力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其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居民将相当大的一笔收入储蓄于银行中而不是作为消费,这是为今后的医疗、教育、养老做准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只有通过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从而有效地拉动内需的增长。最后,国家还可以不断出台并完善各种促进消费的政策。例如,在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政府果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汽车、家电下乡等等,这些措施可以很有效地促进我国内需的增长,提高内需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内需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显著的地位,因此,在当今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努力提高内需不管是对于经济的发展还是对于经济的转型而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国家统计局
  [2] 盛骤,谢式千, 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 侯增艳.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我国CPI走势分析.[J] 中国物价 2008.11. 38-41
  [4] 肖振宇, 王煊. 中国各地区人均GDP的马尔可夫预测及变动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4). 70-74
  [5] 夏莉, 黄正洪. 马尔可夫链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3.10(270). 62-65
  [6] 潘黎霞. 用马尔可夫链对我国就业结构的分析及预测.[J]学术纵横2009(12). 107-108
  [7] 王谨乐. 股票成交量的马尔可夫链分析与预测.[J]职业圈2007(17). 13-14
  [8] 杨长湧.我国内外需关系现状及调整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0(1). 35-36, 39
  [9] 王敏.扩内需: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面临的问题.[J]经济众说2010(1).28-29
  [10] 张燕.扩大内需与投资、消费的关系.[J]重庆行政2009(12).19-20
  作者简介:吴博彦,1986年12月出生,汉,男,上海人,华东政法大学 产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超声内镜引导下胰管穿刺引流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pancreatic duct drainage, EUS-PD)是ERCP胰管插管失败后的重要补救措施。本文报道一例十二指肠乳头癌切除术后出现复发性胰腺炎,经超声内镜诊断为胰管内占位性病变,ERCP插管失败后行超声内镜引导下会师术(EUS-guided rendezvous,EUS-RV),术中成功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动物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参与了各种原因导致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抑制细胞焦亡可减轻动物的神经系统症状,发挥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结合石安高速公路西仰陵分离式立交桥维修加固工程实践,对桥梁加固类处治方案关键步骤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repair
近几年,相关省市的教育机构对小学朝鲜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小学朝鲜语文教学也着力以课改为中心,认真落实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但是目前小学朝鲜语文的教学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