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 ”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途径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yyiq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互联网 ”时代,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高校教育管理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从而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在教育管理中通常以教师与高校领导为主体,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影响了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评价时以成绩作为衡量标准,难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应根据此种教育管理现状进行全面改革,以培养出全面发展型的人才。本文基于“互联网 ”高校教育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策略,为推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基于“互联网 ”的高校教育管理现状
  我国社会不断地深化改革进程,高等教育也随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改革,从初始的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因此,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在“互联网 ”时代的影响下也有着一定的机遇。一方面,大学生受到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其思想较为先进,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导致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难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管理方案。同时,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大学生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缺乏团队精神,为高校教育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忽略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导致管理方式较为落后,难以与时俱进,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根据这种管理特点,应顺应“互联网 ”时代的发展,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应对高校教育管理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教育管理依旧受到我国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大学生的专业成绩,并根据成绩的高低对大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导致大学生仅注重提升专业成绩,难以全面发展。同时,现阶段高校忽略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缺乏良好的思想品德,此种教育管理理念导致大学生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且,长期处于此种教育环境中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不仅难以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辅导员的管理方式单一
  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我国教育部门对高校提出的教育要求,无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并且,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中的教育管理方式单一,影响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对大学生开展教育活动时,辅导员与大学生的配置比例相差较大,再加上辅导员的工作繁忙,难以根据每一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管理,导致大学生难以得到足够的关注,从而影响其未来发展。同时,在管理中,辅导员将自身作为管理主体对大学生进行强制性管理,激发了大学生的叛逆心理,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
  信息化程度滞后
  高校教育管理行业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首先,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学科研教师普遍年纪较大,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其次,我国大部分高校将教育资金应用于采购专业科研设备,对网络信息化的投入较少,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难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最后,高校教育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的搭建不够成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管理的需求。因此,我国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滞后,难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型人才。
  基于“互联网 ”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策略
  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我国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高校现有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导致大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应对教育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主要内容如下:
  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目前,我国中央部门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时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可以利用先進的网络技术来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时事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搭建教育平台时应注意对平台中的信息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同时,在平台中应传播正能量,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全面提升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成效,有效地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满足时代发展对教育管理改革的要求。
  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
  高校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时应培养教师一定的信息技术,使教师能够正确地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并且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在课堂中应用更加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同时,利用网络多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人才,从而达到教育部门对高校教育管理的要求。
  加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将教育管理资金应用在购买先进教学设备上,忽略了对教育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因此,高校应加强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通过加大对教育管理基础设施的投入来改善高校教育管理环境,从而为高校教育提供更多教育资源。此外,通过高校信息网络的建设,教师也能够获取大量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更专业的教育服务,并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且,通过此种教育管理方式,能够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大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进而全面提升教育管理质量。
  构建互联网教育的管理模式
  高校在构建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时应根据“互联网 ”的发展特点,并结合传统教育模式的特点来创新互联网教育管理模式,以此改善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需注意,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创新管理模式应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并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不能对大学生进行强硬管理,应采用柔和政策,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从而提升高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同时,高校应将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相结合,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并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技术改进管理方案,以此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进而提升高校教育的管理成效。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正逐渐提高,互联网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应全面地进行改革,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优化管理模式,使大学生能够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在管理中明确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信息化意识、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进一步增强高校教育管理的成效。目前我国“互联网 ”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结合还处于初级阶段,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实验,以此促进高校管理模式趋向成熟,为我国的发展不断培养优秀的人才。
其他文献
近些年,教学资源库建设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尤其是精品资源库建设。笔者通过省级《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库建设,深刻认识到《大学物理》课程的资源库建设与其他专业课程精品资源库的建设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本文就《大学物理》精品资源库的建设来谈谈个人的认识,以期与同行们交流学习。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为了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教学质量,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文件政策,促进高等院校人才质量的提
期刊
红色文化资源是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发展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如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革命文物、革命发展旧址等,蕴含着积极的精神,能够向我们展示革命先辈的文化信念。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红色文化资源能够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对我国人们的精神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将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渗透,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  红色文化资源
期刊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作为反映高校的教学状况和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高校长期积累的教育数据对于评判高校的办学实力、教学水平、育人质量具有
期刊
即使不考虑“新五条”的实际效果,其传递的信号也是非常明确的,即房价不被遏制,调控就不会停止9月29日晚间,多部委“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
目的了解部队机动车驾驶员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以指导卫生保健工作。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2000名机动车驾驶员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
统计数据显示,继1月成交量环比下滑近三成之后,2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再次环比下跌近六成,仅5000套。市场观望气氛浓厚,成交周期明显拉长,整体处于回调趋势中。值得关注的是,1
文章介绍了一种模拟设备到LonWorks现场总线的智能控制节点的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方法。它具有成本低、集成度高、组网方便等优点 ,经实验验证是切实可行的 This paper intro
本文例举了互联网在编辑业务中的诸多使用性操作.指出,编辑业务网络化亟需引起重视,亟需增加对编辑业务网络化的探讨.但具体对编辑业务而言,还是个抽象到具象亟待完善和提高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执行者,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因此,高校要从战略高度上正确认识辅导员政治素养的特殊意义,探索提升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的路径。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
期刊
本文在介绍了开放存取和《植物生态学报》的基本情况基础上,论述了《植物生态学报》实现开放存取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自开放存取实现以来,《植物生态学报》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