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o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代教育中的一大核心课题,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也就迫切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对人文关怀和价值诉求给予高度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就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究。首先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针对当前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几点能够有效改善高校思政教育人文关怀现状的对策,希望对后期相关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8-0125-01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人文关怀,不仅是创设通俗化、大众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人际关系环境和社会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艺术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得以增强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人文关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当代高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发挥出了一种良好的人才培养、人才转化、人才发展及完善的重要作用。思政教育属于一门具有强烈文人文色彩特点的学科,同时也拥有着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内涵。高校所开展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承担着当代学生更好发展、促使其人生价值充分体现以及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与职责,而这一使命也正是对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下,直接导致了人文关怀的缺失,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政教育对象的错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坚持的就是一种疏导人的思想,并以引导学生观念的转变为目标,同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将“人”作为工作开展的主要归宿和根本出发点。但就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应的教育职能通常都是被日常活动和行为管理所取代,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也就由本该被人精神的感化转化为对人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因此,当前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也就出现了一定的错位现象。
  (二)过度的重视共性教育而对个性教育没有一足够重视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具备一种明显的统一性,而且也总是用一种提前设定好的模式去应对具备明显差异性特点的学生,单纯的只是将学生看作为抽象的学习者,而非一个具备完整个性的人,对于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没有资格足够的重视,因此也就直接导致忽略掉了学生的个性教育。
  (三)单纯的重视教育灌输而对过程式体验没有足够重视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基本上也都是一种传统教学手段和模式,其中大部分都为一种单纯的课堂语言教授,相应的学生也都是处在了一种被动学习的地位。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也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进而教师也就很难很好的去了解和掌握学生内心世界,因此也就不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就很难保证学生自我体验能动性的更好发挥,最终导致教育目的和目标的难以实现。
  (四)对学生的自我需要没有一足够重视
  人在接受某一事物活动所出现的相应思想活动也都是为了更好满足其自身需要,而如果对于人的这种自身需要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也就直接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如果人的这种自我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以及错误的需求未能及时得到转化,都将直接转化为一障碍性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的对策分析
  基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前提也就需要有效改进人文关怀工作,具体的改进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
  在后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要给予一高度的关注,同时制定一套具备较强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注重和强调的也都是一种灌输式的传统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一足够重视,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新形势,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知识所发挥出的作用日趋突出,相应的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促使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加强心理引导是实现学生心理健康发现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由于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对此也就需要校方加强学生心理的疏导,对学生所存在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进行及时的化解,从而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的大声。
  (三)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实现服务意识的有效增强
  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渗入,就是要树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加强服务意识,以此来为学生的更好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在后期的教育实践中,相关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模式下的权威角色,对学生给予充分的尊重,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从而有效的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对学生给予有效的理解,能够换位思考,实现师生间的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够以学生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切实保证学生利益。
  (四)注重人文精神,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注重人文精神,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有效的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加强。因此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还要对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给予更高的关注,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坚持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以此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四、结语
  总之,坚持以人为本,是当代教育中实现学生学会做事与做人以及成功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石。其次,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好的去尊重和理解学生,创设一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已成为改进思政教育人文关怀工作的重要手段。相信,随着各界重视程度的日趋加剧以及各项有利措施的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必将迎来一全新的发展,进而更好的服务于现代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杰.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王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3-107.
  [3]施林春,陈碧钦,谢从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47-149.
  [4]陈赤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
  [5]吴敏.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6]苏明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人文关怀素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患儿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均给予补液、抗病毒、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显效率为56.2%,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安全可靠、口感好、疗效好、起效快、
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1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我们的治疗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区域活动是幼儿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的活动,关于音乐的区域活动一般会设在艺术区、表演区或音乐区,其中奥尔夫乐器一般也会投放其中,但幼儿的自主使用率不高。本文旨在指出
吸痰是临床抢救病人的一项最常用护理技术,及时有效的吸痰,能迅速解除病人呼吸道阻塞,使病人起死回生。故,实施此操作时必须分秒必争。如何快捷地吸痰,就成了护理人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针对三种不同的投资者情绪,分别采用事件研究分析法,将负面新闻报道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发现负面新闻在市场乐观状态下未能对股票收益产生显著影响;悲观情绪
在和谐社会中,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改变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工作亦从疾病的护理发展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自身形象,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为此护士应从仪表、仪容、亲切的语言、温暖的态度、高尚的医德和熟练的技术几方面来完善自己的形象,与病人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纳络酮是阿片受体提起提起拮抗剂,近年来对脑梗塞、急性呼吸抑制等急危重患者得到广泛应用。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应用纳络酮治疗肺性脑病的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x  白山市中心医院从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6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摘 要:马克思人学思想是从哲学的角度对人所进行的高层次的、比较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从马克思人学思想这一角度,考察和分析了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学教育缺失,以马克思人学思想为指导,在工作中实践该思想,以增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艺术类;思想政治教育  陈志尚指出:“人学是21世纪的新兴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重要的生长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