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与运用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针对乡村小学生展开有效的作文教学,注重素材的积累与应用,是乡村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责大任。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而是生活本身。”
  一、注重日常的素材积累,丰富学生作文知识文库
  任何生动精彩的作文都离不开丰富素材的点缀,更离不开日常对素材的积累。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孩子们找学问,从阅读、自然以及社会生活中找到与写作息息相关的学问,不断积累作文素材,丰富自身的写作语言,提高素材运用的写作能力。
  首先,学生要学会借鉴。由于乡村的孩子从小受到生活条件的限制,缺乏课外读物,再加上农村本身的信息闭塞,学生的见闻和阅历非常少,更是让学生感觉无话可写。在没有写作技巧和素材的基础上,学生首先就要学会借鉴,从阅读中积累写作语言和素材。比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上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并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读赏结合与读写结合的能力。再比如课外阅读,教师可以通过创办班级读书角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书籍,包括寓言、童话、小说、诗歌等,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将家里的书提供出来互相借阅和探讨,鼓励学生写作读书笔记,随时准备好记录本,将读到的名句佳句一一记录下来进行背诵,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素材。
  其次,学生要学会从自然与社会生活中积累素材,教师也应结合学生阅历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引导。比如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多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乡村学生从小都有与自然接触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缺少发现素材的动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观和游览田地树林,开阔眼界,并在置身美景中为学生引导学习文本中关于季节景物的描写,培养文学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并逐渐培养学生善于发现与观察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中进行有效运用。
  二、认真观察身边细微事物,在写作中善于真情表达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根源就是生活本身,一旦脱离生活,写作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对于乡村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寻”素材的能力,在找寻的过程中体验细微事物所传达的真情实感,并在写作中真情表达。比如农村的蓝天白云可以联想到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在面对诸如“环保”内容的作文时就可以有感而发:比如农村的村落炊烟,可以联想到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只有依靠勤劳的双手和脚踏实地的努力才能争取到幸福再比如飘香果园,一年中有播种的季节也有收获的季节,只有辛勤劳作,播种,努力耕耘,才能在秋季大有所获,而学生的写作也正是如此,只有日常善于积累、善于观察、学习应用的学生,才能在任何题材的写作面前充分调动写作素材,让文章有话可说,有物可写。
  另外,还有一些关于农村风俗习惯或喜慶节日的特色话题,乡村的学生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古老文化更多的在当下的传统农村有所保留,比如具有农家特色的端午节、中秋节,孩子们都很喜欢团聚聊天、夏夜纳凉的欢庆场景,对于一次普通的团聚,在孩子们的表达中可以透露出各种淳朴之美,这应该是语文教师要着重挖掘的东西。
  三、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培养学生创作想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结合课文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具备基础性的想象力。语文文本中的范文是很好的工具,教师可以采用改写、续写、扩写的方式锻炼学生思维。比如学习《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在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青蛙跳出井以后的续写。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尽情去描述未发生的事情,激发学生思维。这可以从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入手。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那么如果学生将自己转变为家养小狗的角色,以小狗的角度怎么样去看待与主人玩乐的一天呢?再如很多学生喜欢超人,如果地球就要毁灭,作为超人的学生们要如何去拯救全人类?对于这些天马行空的题材引入学问的探讨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同时也会驱使很多学生去翻阅课外读物,或是查找一些国外关于超人的电影和动画片,来衔接自己的想象场景,不但能够增长见识,也能提高想象力。
  四、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小学语文作文的课堂教学通常只有一种形式——教师给出一定的写作素材和要求,要求学生根据素材和要求拟定题目并进行写作。这种单一又乏味的方式会对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造成程度不一的禁锢,从而使得其文章不仅缺乏新意且质量偏低。生活中的写作灵感与写作素材无处不在,且很多世界著名的作家、艺术家都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和素材进行写作的,生活可谓是灵感与素材的源泉。因此,语文教师应适当地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极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将生活中的所想所感运用到写作中,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写作时文思泉涌,下笔如神,为文章注入新鲜的“血液”,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作文质量。
  总之,乡村教学的特殊环境不应该被教育者所忽视,其实处于大自然中的农村学校,更像是一个百宝箱,到处蕴藏丰富的写作资源。教师自身要具备善于发现的眼睛,利用广阔的资源找寻适合的写作方法,同时也要积极引领学生们去寻求学问,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丰富写作素材,提高素材的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甘肃山丹县陈户镇新河小学。
其他文献
在目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的现象,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浅阅读”,生命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能更好地将新课程教学理念贯彻在教学中,力争突破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发育比较特殊,而心理水平尚处于幼稚向成熟时期的过渡阶段,初中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
[摘要]目的:总结腹股沟斜疝嵌顿疝疾病护理内容及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腹股沟斜疝嵌顿疝55例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股沟斜疝嵌顿疝患者55例,其中2例因未及时就诊病情危重入院后抢救2h死亡,其余的患者经我科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规范的围术期护理质量和健康教育是腹股沟斜疝嵌顿疝疾病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主要内容。  [关键词]腹股沟;疝;护理    腹股沟斜
构思是围绕写作目的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的构想。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谋篇布局:从确立主题,选择材料,到安排结构,考虑表达等等。在记叙文写作中,明确写作目的是第一位的,主题确定了,围绕主题,才来设置情节,选取材料,安排顺序。  构思手法运用有以下几种情况、几种类型:  一、在选取叙事内容时,不要作空泛的表达,如“我的母亲~我的老师”等等,而要从具体的角度切入,选取一些较能体现人物特征或文章主
議论文是高中阶段作文写作中占比例较大的文体形式,在教学中却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由于教师教学思路及当前整个高中学习情况的影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是要以原因的分析为基础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打破既有的教学规则,才能切实地推进议论文教学的发展。  一、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应具有现代教育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注学生的终身教育,发挥语文学科丰富多彩的人文内涵的优势。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正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途径,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自然状态下进入阅读境界,品读、领悟、欣赏、探索、创造,自主地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学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1例患者年龄21~40岁,孕周34+2~40+5周,孕次1~5次,产次0~2次,初产妇44例,经产妇17例,双胎3例。无临床症状56例,偶尔鼻出血、牙龈出血及皮肤淤点、淤斑5例,患者的凝血象提示纤维蛋白原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其中9例在孕中期产检时发现,3例合并中度贫血在当地医院输浓缩红细胞2~4u,其他6例
新课改要求教师重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现在很多教师也认识到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重要性,努力地进行高效课堂的营造,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出来,找到和学生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中心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时候,还存在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这对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使“教学”升华为“教育”,彰显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使之自觉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在中学诗歌教学中尤为突出,诗歌的美学教育、审美情趣、个性化的解读都对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大有裨益,有力促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品位、有情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