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与欧洲,博弈规则已变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希腊似乎再一次踏入了金融圈套。借助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储备账户中的资金,它得以在最后一刻偿还7.5亿欧元—讽刺的是,它还钱的对象正是IMF本身。
  如此惊险一幕绝非巧合。自1月执政以来,由总理齐普拉斯的左翼联盟(Syriza)党领导的希腊政府认为,威胁要违约(其结果可能导致欧元区崩溃)这个行为,能够给希腊提供谈判筹码,抵消其在经济和政治实力上的弱势。几个月后,齐普拉斯和他的财政部长、博弈论专家瓦鲁法基斯(Yanis Varoufakis)似乎仍坚持这一观点,尽管根本没有证据可以支持这一看法。
  但他们的算计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齐普拉斯和瓦鲁法基斯认为,违约将迫使欧洲在两个选项中进行选择:将希腊逐出欧元区,或无条件债务减免。但事实上,如果希腊果然违约,欧洲当局还有第三条路。它可以不强迫“希腊退出”的发生,而是把希腊困在欧元区之内又不给它钱,然后坐视齐普拉斯政府国内支持率崩盘。
  如今,这一包围战略—等待希腊耗尽维持政府正常功能所需要的资金—或许是欧盟最有希望的让希腊就范的办法。它有成功的可能,因为希腊政府越来越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在每个月底支付工资和退休金。
  于是,瓦鲁法基斯开始采取越来越绝望的措施,如冻结市政和医院的银行账户。其影响是自1月选举以来税收工作因为经济混乱而大受冲击,以至于政府收入已不足以覆盖日常成本。果真如此的话—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因为希腊金融数据根本不靠谱(这是另一件深受欧盟当局诟病的事)—希腊政府的谈判战略必将破产。
  齐普拉斯-瓦鲁法基斯战略假设希腊可以提出可信的违约威胁,因为希腊政府如果被迫受到管制的话,仍有足够的钱支付工资、退休金和维持公共服务。如果时光倒流回到1月份,这是一个合理的假设。当时政府有一笔大额的基本预算盈余(不计算利息支付的话),预测达GDP的4%。
  如果希腊在1月份违约,这一基本预算盈余理论上将不再用于支付利息,而是为左翼联盟在选战中所承诺的提高工资、退休金和公共支出提供资金。基于这一可能性,瓦鲁法基斯也许认为,他提出的将基本预算盈余从GDP的4%削减到1%(而不是直接减到零)已是对其他欧盟财政部长的慷慨赏赐。如果欧盟拒绝,他的隐含威胁将是停止支付利息,把所有可动用的基本预算盈余用于扩大公共支出。
  但如果基本预算盈余—希腊政府在谈判战略冲突中的王牌——现在已经消失了该怎么办?这样的话,违约威胁就不再可信。没有了基本预算盈余,违约就不再可以让齐普拉斯实现左翼联盟的竞选承诺;相反,这只能进一步拉低工资、退休金和公共支出,比“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和IMF现在所要求的程度还要大。
  反之,对欧盟当局而言,如果希腊现在违约,问题会比此前认为的要小得多。它们不再需要威胁将希腊逐出欧元区来迫使它不违约。相反,现在欧盟可以让希腊政府自己去惩罚它的人民—无法再支付工资和退休金,也无法再兑现银行担保。
  齐普拉斯和瓦鲁法基斯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一可能,因为同样的事情两年前发生过—深陷银行危机的塞浦路斯试图挑战欧盟。塞浦路斯的经验表明,如果政府违约威胁不再可信,欧盟可能强迫希腊留在欧元区,然后让它经历美国式的市政破产—比如底特律。
  像市政破产那样对待希腊有着明确的法律和政治机制。欧洲条约明确指出,欧元成员资格是不可撤销的,除非一国在退出单一货币的同时也退出整个欧盟。这也是欧盟各政府希望给本国公民和金融投资者灌输的政治信息。
  在希腊违约事件中,欧盟具有法律正当性和政治动机来坚持欧元是其唯一法定货币。即使希腊政府决定用它自己的白条或“新德拉克马”支付工资和退休金,欧洲法院(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也将裁决所有本国债务和银行存款必须用欧元支付。这反过来将迫使希腊公民和外国债权人遭遇违约,因为希腊政府无法保证希腊银行存款的欧元价值。
  因此,留在欧元区内的希腊违约根本无法让左翼联盟兑现竞选承诺,反而会给希腊选民带来比“三驾马车”的计划更加大规模的紧缩。到那时,希腊政府的倒闭将是不可避免的。希腊不会退出欧元区,左翼联盟倒是会被赶出希腊政府。只要齐普拉斯认识到希腊和欧洲的博弈规则已经改变,他的投向将只是时间问题。
其他文献
有浪漫,小国才会产生大总统,心变大,国家就会变大。这是我对穆希卡的解释。南美洲的乌拉圭是个零星小国,面积只有十几万平方公里,人口则为300多万人。在这个大国时代,人们可能根本就不屑理会。但最近这几年,乌拉圭的新闻总是不断,而且主要的都是正面新闻。乌拉圭的总统何塞·穆希卡(Jose Mujica)14岁时就是个激进派,后来成为"图帕马罗斯国家解放运动"游击队的干部,他1970年被捕,后来越狱,197
中国道路要想走稳,走出一条坦途,需要下的功夫还有很多。功夫何来?我的基本论断是,中国道路修补和完善需要强大的政治动能来推动,这个政治动能,只能来自于中国共产党。  国内外对中国过去30多年取得的成绩及其经验教训的重视由来已久,但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化的工作,思想界做得还不够。甚至在用哪一个术语来概括上面,也没有达成统一,有人主张用“中国模式”,有人倾向于用“中国道路”。  我以为,用中国道路来概括更
广西109个县(区、县级市)中,超过80个县种植甘蔗,其中50多个县里都布局有糖厂。如果这一产业被抛弃,连同被抛弃的,还有2600多万处于社会底层的蔗农,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蔗糖收入占到很大比重。  “号角”已经吹响,但前进还是后退的心结,依旧没能解开—这不只在学界,即便在官场,关于中国蔗糖行业,到底救不救,还是个问题。  争论还在进行,但凛冽的市场寒风,已刮了足足3年。中国的蔗糖业到了最危险时刻。
当所有人都陷在一攤烂泥里的时候,脚踏实地就是一种奢望。这“一摊烂泥”,是对持续低迷数年的实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真实写照。  “这两年,整个人完全陷入了疲劳、迷茫、痛苦的循环当中,感觉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丧失了意义。”  7月21日,东莞虎门,一家塑胶模具厂里,老板朱广宇神情黯然。35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三分之一,必须经常染发。  “说实话,真的不想干了,但找不到另外一条路,唯有死撑下去,我那些办企业的朋友
当“高山流水”的故事讲到伯牙一砸琴的时候,听众就知道一切都完了,此人從此不弹琴。  那时的人都对工具有一种饱蘸情绪的尊敬,这种感情甚至超越对使用这一工具所创造的作品的感情。  这组照片的摄影师古斯基,一定也是这样的人。而他的知音,沙皇尼古拉二世何尝不是,1909年,当他看过古斯基拍摄的托尔斯泰的彩色肖像之后,钦点古斯基用镜头去记录沙俄帝国,为此,还特意为他在一节火车车厢中建造了一间暗室。  那时候
执政党十八大后,人们对下一步的改革充满了期待。纵观近段时间的重要改革事件,有好消息,也有不那么好的消息。好消息,比如近日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要推动劳教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不那么好的消息,比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2012年底前出台的计划没有实现,地方版的异地高考方案仍不足以“回应人民的强烈期待”等。  对于改革,争论照旧异常激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十八大已经给出了这层楼的答案
中国的社保基金存在大缺口,这是一个官方承认的事实。那么,在重上5000点的“牛市”之中,用投资股票的办法捞回补上,不就行了?实际上,这不是开玩笑,而的确是不少人的真实愿望。  作为中央级的“社保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早已在“牛市”小赚一笔,其2014年的投资收益已超过千亿;而国家对其投资范围也一再放宽,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更同意,将其投资范围扩展到地方政府债券。  对比而言,数量更为巨大的地
减税是最近几年中央财政政策的基调。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由需求面转向供给面,结构性减税是其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广受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滑,财政收入增速下降,社会各界对政府性债务普遍担忧的情况下,结构性减税能否彻底执行下去,成为观察中国财政政策方向和执行力的重要切入点。  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请其解读政府方面主动减税的逻辑。作为接近政策部门的学者,刘尚
9月3日,中国在北京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这场盛大的阅兵,一方面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军力与意志力,另一方面也再次重申了中国作为二战后世界性大国的道义基础。在这样的氛围中,“大国如何炼成”这个经典之问再度启人深思。  大国之大,非国土、人口、经济、军事、科技等单一所指,而透着一种有容乃大的襟怀和垂范世界的气度。大国之大,更是责任之大,需要承担为世界立规则、守规则的
尽管预料到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可找工作过程的曲折还是超出了沈之嘉的想象。一年前,她投出了30多份求职信,绝大多数都石沉大海。可能是因为她的求职意向太不寻常了。沈之嘉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但她投简历的对象清一色是苏南一带的职业技术学校。  总算有一家位于南京郊区的技校通知她面试。她精心准备了PPT等授课课件,自我感觉试讲及随后的答辩也很成功。最后,面试官瞟了她一眼,问道:“你有教师资格证吗?”沈